强化正面引导,树立多元化榜样:不仅表扬鲍玉佳式的勇敢,也大力表彰踏实劳动、认真学习、积极配合矫治的各类犯人,传递“成功改造的路径不止一条”的信号,瓦解“非黑即白”的小团体逻辑。
畅通并绝对保护举报渠道:反复向犯人强调,遭受“软暴力”或“软孤立”同样可以且应该通过匿名信箱、信任的管教干部等渠道反映,承诺并将做到绝对保密和坚决干预。
引入更丰富的团体活动:组织需要协作才能完成的技能竞赛、文体活动,随机分组,打破固有的人际圈子,创造更多跨群体交流的机会,让“合作”取代“站队”成为人际互动的主旋律。
个别深度谈话:管教干部对那几个“软势力”核心成员进行重点谈话,不直接指责,而是通过提问引导其反思:“你们想要的是什么?”“现在的做法真能赢得尊重吗?”“有没有想过换一种方式实现价值?”同时,也对被孤立者给予更多关注和支持。
魏超在这种环境下,反而获得了一种奇特的“保护”。由于鲍玉佳的庇护和那股“软势力”刻意的拉拢表现,他暂时远离了直接伤害。他甚至能稍微参与到一些集体活动中,虽然依旧边缘,但那种被完全排斥的恐惧感减轻了。他的状态成了监区风气的一个微妙晴雨表。
林建奇在审阅近期报告时,批示道:“与‘软性控制’的斗争,是矫治工作进入深水区的标志。这要求我们的管理更加精细化、人性化,要从关注外部行为,深入到关注人际动态和心理氛围。这是一场争夺人心、塑造文化的持久战。”
高墙之内,放风场的阳光依旧。
鲍玉佳依旧沉默地劳作,但眼神更加沉稳,他守护着魏超,也守护着自己内心的准则。
那股“软势力”在管理层的持续关注和策略应对下,其影响力并未能如预期般扩张,行动变得更加谨慎和隐蔽。
大多数犯人在享受没有肉体暴力的同时,也在学习和适应着这种更复杂的人际环境。
第五百零五章展现的,是一场无声的、却更为深刻的较量。
它不再是善与恶的简单对决,而是进入了塑造环境、定义规则、争夺文化主导权的更深层次。
真正的救赎,不仅是个体的向善,更是要创建一个能够抑制人性之恶、激发人性之善的微型生态系统。
这座监狱,正在尝试做的,正是这样一项艰难而伟大的工程。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