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零读书网>网游>穿成少帝后我靠物理登基> 第158章 细作潜入,反谍较量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58章 细作潜入,反谍较量(1 / 2)

兴元城的格物院近来怪事频发。先是新研制的佛郎机铳图纸在深夜不翼而飞,虽次日在废纸堆里被“意外”找回,却已沾染了不属于格物院的桐油味;接着,负责火药配比的工匠老李在酒馆喝得酩酊大醉,对着陌生酒客哭诉“最近硫磺消耗得格外快”;更蹊跷的是,三韩商队送来的铜矿,竟在入库时被掺入了大量废铁——这些事孤立来看似是意外,串联起来却透着一股诡异。

“是细作。”赵宸将一份截获的密信拍在案上,信纸用特殊药水浸泡后,显现出密密麻麻的小字,详细记录着兴元城的铁矿产量和军器监的作息规律。“曹操的人,高句丽的人,甚至可能还有袁绍的残部,都想在我们这儿插一脚。”

自裴潜使团离开后,兴元城的“外来者”便多了起来。他们或扮作流民,或混作商人,甚至有人削发为僧,在城外寺庙落脚。这些人看似安分守己,却总在不经意间打探军器监、格物院、粮仓的位置,对突火铳的声响和火药的气味格外敏感。

“必须建立专门的反谍机构。”赵宸在议事会上拍板,“就叫‘靖安司’,直属于我,不受其他部门节制。”

靖安司的选址颇为隐秘——位于兴元城中心的钟楼地下,通过密道与城主府、军器监、学宫相连。司内设有“问询室”(审讯)、“档案库”(记录可疑人员信息)、“密信房”(破译密信),甚至还有一间“格物室”,摆放着墨家弟子研制的“测谎器”(通过观察脉搏、呼吸变化判断谎言的简易装置)。

首任靖安司统领,是赵宸亲自挑选的陈默。此人看似温和,却心思缜密,早年在流民中推行户籍制度时,便展现出惊人的观察力——能从细微的言行举止中,分辨出谁在隐瞒身份。

“靖安司的首要任务,不是抓人,是‘识’人。”赵宸对首批招募的五十名靖安卫(多为孤儿,由兴元城抚养长大,忠诚度极高)训话,“记住,真正的细作,不会在街上东张西望,他们会像寻常百姓一样种地、做工、买卖,但他们的眼睛,总会不自觉地瞟向不该看的地方。”

陈默将靖安司的工作分为三步:

建档案:对城内所有居民(包括流民、商人)登记造册,记录其籍贯、职业、亲友关系,甚至饮食习惯(如是否吃辣、是否饮酒),外来者需由本地商户担保,否则不得入城。

布眼线:在酒馆、客栈、工坊、码头发展“线人”(多为掌柜、伙计、老工匠),约定暗号(如将特定瓷碗倒扣表示有可疑人员),定期汇报。

辨密信:请格物院的化学弟子研制“显影剂”“消字灵”,破解各种密写方式;同时模仿各势力的密信风格,传递假情报。

较量很快开始。

一日,码头线人传来暗号——有个自称“张木匠”的南方商人,虽谈吐流利,却在看到水车时,下意识地用手指比划齿轮的转动方向(这是军工匠人才有的习惯)。靖安卫不动声色地跟踪,发现此人深夜与一个高句丽商人在破庙接头,两人交换的竹筒里,装着军器监的布防图。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