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零读书网>网游>逃离监狱岛[双向导]> 【重写】第一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重写】第一章(2 / 2)

【11】向导的命运

对于向导和哨兵来说,觉醒时的危险只是一个开始。熬过了这个开始,真正的苦难才会一点点地展现出来。

以向导为例。

向导自诞生之日起,就被当做哨兵的附庸看待,她们是哨塔用来控制哨兵的“剑鞘”、“扳机”;是哨塔养在畜栏中,用来生产向导素的奶牛。

在哨塔的描述与宣传中,这种生活是光荣且高尚的。但只有真实过上了这种生活的人才知道,这是何等黑暗的地狱。

向导们就像是没有独立人格的向导素生产机器,自能力觉醒开始,就需要被定期采集向导素,以供尚未完成结合的哨兵们使用。哨兵们就像永远喂不饱的无底洞,不论被采集走了多少向导素,都没法解决哨塔向导素紧缺的问题。

哨塔不会轻易让向导与哨兵完成生理意义上的结合,但到了必要的时候,他们也不会在这件事上留情。如果哨塔给一对向导和哨兵下达了结合的命令,而向导不愿意,那事情就会变得无比不堪且丑陋。

许晨音当年就是无法忍受这样的不堪,所以才会拼了命地想要脱离军队,想要弃军从研,想要找到让向导摆脱“奶牛”命运的办法。她那时候很天真,以为自己真的能实现这个理想。

她没有想到,在她重新选择的这条路上,她会看到比之前更加残酷的事情。这件事残酷到许晨音甚至不知道该如何组织语言,把它讲述给别人听。

【12】向导的诞生,向导的真实历史

任谁也想不到,一个被人类相信了两百多年的“真相”会是伪造的。两百多年来,人们一直相信着,向导是自然进化的完美“补丁”,她们的出现是自然界想要弥补了哨兵的不足。

可是,却有实实在在的证据证明,向导其实是人为制造出来的工具!向导是一次又一次基因实验的产物,向导从诞生之初就是被当作工具制造出来的!

起初得知这个真相的时候,许晨音是无法接受的。

试想一下,两百多年前,有一些人想要拯救自己的人类同胞,把人类同胞从基因变异的痛苦中解救出来。为此,她们牺牲了自己,把自己变成另外一种变异基因的载体。

结果,当她们的努力成功之后,她们所做的一切却被掩盖了过去。她们自己,她们的后代,不仅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还沦为了最底层、最彻底的工具。牺牲自己,来替人类弥补自然进化的缺陷,但是人类却反过来将向导当作家畜一般蓄养。某种程度上,向导甚至不如家畜,农场里的动物生病了,它们的主人会请兽医给它们看病,而向导如果病了,那么只会被迅速榨干剩余价值,然后被抛弃。

这种程度上的忘恩负义,身为向导的许晨音该如何接受呢?

第一次从老师口中听到真相时,许晨音如遭雷劈,四肢都是僵硬而麻木的,大脑也不知道该做出什么反应,整个人连动都动不了。

等她消化完这件事,已经是一个星期之后了。

整理好自己的情绪之后,许晨音找了个和老师独处的机会,问她的老师为什么要把这件事告诉她。然而老师仿佛早就预料到了许晨音会去找他,早早地准备好了一份更加完善详尽的资料,与“制造向导”有关的一切信息全都在那份资料里面。

【13】被选择的原因

“我一开始选择你的时候,就是为了这一刻。你的经历让我更能信任你,信任你是真的想要为向导做些什么。”导师把资料交到她手上的时候是这么说的。

许晨音的导师一直都有在坚持做“人工向导素”的研究,这是许晨音当初选择他的理由。

但是,向导素研究并非是什么有回报的研究,实验室中的绝大部分资源都被分配到了其他课题上。只有许晨音一个人日复一日地像个苦行僧一样,躲在最僻静的位置上,做着最没有回报的实验。

许晨音对老师手底下的其他课题并非全都了解,但是,即便如此,当她看到对方拿出那么陌生的资料的时候,她还是很吃惊。

和向导基因实验有关的资料早在两百多年前就几乎全部都被销毁了,只有一小部分纸质存档被保留了下来。经过两百多年的各种转手与遗失,等它到了许晨音手上,已经只剩下微不足道的一点儿了。

“我想你也清楚,和人工向导素有关的研究根本不会有什么未来。人工向导素一旦问世,那就势必会影响到哨塔对哨兵和向导的控制力,没有哪个星球的哨塔会愿意看到这样的事情发生。你能从哨塔脱离出来,只是因为你足够幸运,也足够坚韧。”她的导师对她说,“所以,我们不如做点更有意义的。”

许晨音知道导师的话是对的。于是,她亲自定下的目标,又一次地被改变了。

导师说的“更有意义”的事情,就是救治那些已经患病的、已经被哨塔抛弃的向导们。

【14】更有意义的事(1)

尽管有违本心,但许晨音也明白,导师说得没有错,比起“人工向导素”,救治已经患病的向导更有现实意义。

这并非是说世界不需要人工向导素。世界是需要人工向导素的,只是,哨塔不需要。

对于哨塔而言,向导本身也是一种不可多得的资源。对待资源,最好的办法当然是尽可能地将其置于自己的控制之内。

控制向导,这件事与控制哨兵完全不一样。

哨塔控制哨兵的手段相当简单粗暴,就是直接关起来,需要他们出任务的时候再把他们放出去,等任务结束了,哨塔再在第一时间把这些放出去的哨兵收回。

关押哨兵的笼子是有形的,但是关押向导的笼子则是无形的。

在哨塔中,向导其实拥有一定程度上的自由,她们可以在哨塔内自由走动,甚至还可以随时离开哨塔,只要提前打了报告。

也许就是这些片段式的、虚假的自由麻痹了向导的神经,向导对哨塔的忠诚度反而比哨兵高。

许多向导对哨塔都持有一种感恩戴德的态度。哨塔为她们提供丰厚的待遇,她们为哨塔工作,这看起来是一桩极其公平,甚至很赚的交易。当然,这需要忽略那接近100%的职业致死率,以及低于所有群体的平均寿命。

但是,也不知道是基因的原因,还是后天教育的原因,向导似乎拥有比其他人更高的道德底线。许多向导之所以会一直留在哨塔,原因就是她们无法抛下那些一起战斗过的哨兵战友,她们觉得自己对哨兵负有义务。

用物理的办法控制哨兵,再用道德和义务控制向导,这么多年以来,这早就形成了一种平衡。人工向导素无疑会动摇这种平衡。

也许,去掉“义务”这一环,原有的平衡也不会被破坏。哨塔能找到别的办法去稳固自己对向导的控制,但是以许晨音对那些人的了解,那些人是不会这么做的。

人工向导素确实是有用的,但是它的用处再大,也得先投入使用才能发挥出来。注定不会被投入使用的东西,研究它自然是没有意义的。

【15】更有意义的事情(2)

各个星球,凡是给军队服役的向导,都会有百分之八十的概率患上一种名字叫“圣子病”的不治之症。

圣子病,即星航综合征。虽然它发病率很高,但是公众对这种病症了解很少。即便是在向导之中,也有很多人完全不了解这种病。

向导的五感没有那么哨兵敏锐,不用受“感知过载”的折磨。但是,向导极强的共情能力会使她们在另外一个方面受累。

哨兵在执行任务的时候,总是会让自己陷入危险。哨兵们的五感极其敏锐,外界的一切声、色、形、味、力,在他们的感知中都是被放大了几十甚至几百倍的。人类的大脑往往无法承受如此繁杂的信息量,受到各种信息侵扰的哨兵很容易因为精神力不稳定而陷入狂躁状态。

向导的敏锐在于情绪与精神力感知。向导感知到哨兵精神力不稳定以后,可以及时的用自己的精神力去安抚哨兵,让哨兵们不必陷入狂躁失控的状态。

然而,向导们是依靠自己的共感能力做到这一切的。也就是说,在安抚哨兵的同时,向导们是完全与哨兵感同身受的。在使用共感力的时候,向导会面对和哨兵一样的风险,有的时候,能力弱的向导甚至还会反过来被能力强的哨兵影响,被哨兵摧毁精神力的也有。

用自己的大脑去承受别人的情绪,这是一种很危险的行为,它会造成自我情绪调节的失灵。得了星航综合征的向导们就是如此,她们的大脑对自我情绪的感知会逐渐变弱,到最后会彻底变成一个没有自我情绪、不会对外界做出情绪反馈的人。

星航综合征之所以会叫圣子病,也是因为得了这个病的人到最后会变成早期的宗教画作中的圣子一样,无喜无悲,没有表情。

得了星航综合征的向导虽然会失去对自己的情绪的感知能力,但是这却不会影响她们感知别人的能力,更不会影响她们继续分泌向导素。而且,由于对自己情绪失去了感知,患了病的向导反而会有比一般向导更加稳定的精神力。

换句话说,患上了星航综合征之后,向导反而会变成更加合格好用的“工具”,并且病情越严重的越好用。

一种不会迅速致命的病,早期不会给向导带来什么痛苦,甚至还能提高向导的能力。对哨塔来说,这个“圣子病”堪称一种“上天的馈赠”。但是,对于向导来说,一旦得了这个病,就意味着她的生命将被加速燃烧。

患病的向导会被榨干最后一丝价值,然后,幸运一点的向导可以得到一个去疗养院的资格,倒霉一点的就直接拖着病体重新回归原本的困顿生活。

治疗星航综合征的药物难得且昂贵,一般人吃不到也负担不起。许晨音的导师有自己的门路,可以弄到治疗药物。从很久之前开始,他就开始给那些穷困的星航综合征患者们提供药物了。在他把关于向导的秘密告诉许晨音之后,许晨音就成了他的帮手。

【16】更有意义的事情(3)

许晨音第一次亲眼见到圣子病重症患者还是两年前。在一家黑诊所里。

那家黑诊所藏在一栋民居之中,里面只有一位满头白发的老医生。老医生曾是许晨音导师的老师,许晨音第一次见她时,她已经快要九十岁了,但仍旧精神矍铄,甚至还有力气帮助病人翻身做检查。

老医生和导师之间有很默契的分工,导师把药给医生,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酌情用药,然后后老医生再将治疗记录交给导师,方便导师做进一步研究。

那家黑诊所里有六位常住的病人,她们都是星航综合征重症患者,人已经变得和植物人无异,但是共感能力却维持在一个高度活跃的状态。

身为S级向导,许晨音还没有被其他人精神力影响的经历,一般向导遇到她都会避免与她正面交锋的可能性。

可是,当她踏入那间黑诊所的时候,她却非常清楚地察觉到了有陌生的精神力在企图对自己进行共感。那几股精神力的主人仿佛根本不知道害怕,对许晨音进行共感的时候,她们一点退缩的意思都没有。

老医生告诉她,病人们没有办法控制自己,她们一旦意识到周围有新的精神力出现,就会去与之共感。不过这些共感是无害的,她们只是在窥探情绪,除此之外她们不会做任何事。

许晨音每次都开着精神屏障去见那些病人。她的导师曾劝过她,要她和那些人用精神力交流,用精神力去了解一下她们的状况。

许晨音拒绝了这个要求,她担心自己会在无意间伤害到这些人。军队的高压生活,让许晨音养成了高度警惕的性格。有时候,她的反应会比思维还快,反击与防御对她来说已经变成了一种下意识行为。她担心哪天自己一个没留神,伤害到那些人。

而且,许晨音也不是没有尝试过精神交流,但试过一次之后她就不敢再那么做了。那些人的精神力如同纸做的墙,稳定却脆弱,经不起一点打击。精神力交流是会互相影响的,对方的精神力太脆弱的话,根本承受不住来自许晨音的共感。

【17】被捕的理由

和导师相处的过程中,许晨音还发现,导师也没有那么无私。他给那些病人送的药中,有很多还处于试验阶段,那些病人其实都是他的实验对象。

一开始许晨音还不知道试药这件事,她以为导师提供的药都是有资质的。某一次,她心血来潮仔细检查了那些药,结果就发现了端倪。

但是,她知道这件事之后并没有生气,也没有去找导师对峙。她装作无事人的样子,把那些药送了出去。

见过太多病人,她的心已经有些麻木了。那些病人即便不去当实验品,也不会有更好的结局,有试药的机会对于她们来说反而是好事。再者说,如果药物作用最后表现良好,也能造福更多的患病向导。

没有许可就拿人类试药,这就是许晨音被捕的直接原因。

被抓之后,许晨音表现得十分坦然,自愿地交代了一切。可这份坦然却又给她带来了麻烦。重病的人本来就够可怜了,她和导师居然还拿她们做试验!一般人的道德观念根本接受不了这件事。愤怒的人们,看到许晨音交代犯罪事实的时候面色坦然,不免变得更加愤怒起来。

许晨音在做完这些事之后还能心平气和地把一切说出来,这在其他人看来是相当诡异的。起初,许晨音甚至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反应有什么不对,直到后换了其他人审问她,被那个人痛骂了一顿之后,她才如梦初醒,才意识到自己的冷漠。

意识到这一点的许晨音是震惊而痛苦的,她是怎么说服自己接受“试药是为她们好”这种观点的呢?

【18】她已悄然改变

曾经的许晨音是一个极其守规则的人。

在她的母星,如果要离开脱离精英计划、离开军队,那就需要走一个极其复杂的程序,还需要付出相当大的代价。很多人都会想要钻空子,也的确有人钻空子成功了,但是她却从未动过那样的念头。即便她作为难得的S级向导,离开时受到的阻力会比其他人大得多,她也咬着牙坚持过来了。

她是怎么变成这样的呢?

人命难道不比那一套解约规则更不容践踏吗?她为什么会把那些药拿给那些人吃?并且心里毫无愧疚和不安。

因为除了试药之外,那些人没有别的出路了吗?可是她也清楚,那些药不一定有用,甚至还有可能有害。这些她都知道,可她还是那么做了。她甚至没有犹豫,没有想过要去进一步确认那些药的作用,就那么随随便便地就把药给那些人吃了。

到底是为什么呢?她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改变的?这种事,真的是她能做得出来的吗?许晨音想不出这个问题的答案。

不过,她困惑归困惑,脑子还是维持住了基本的清醒。

她许晨音有可能已经变成了一个道德沦丧的坏人,但这也不意味着其他人就有资格用高高在上的态度审判她。

她拿那些人试药是泯灭良心,那其他人对那些人见死不救又何尝不是一种冷漠残忍呢?

被关押之后,许晨音觉得自己眼中的世界都变得和以前完全不一样了。世界在她眼中一点点变得扭曲,连同身处世界中的人也跟着变得面目可憎。

为什么?为什么没人管那些生了重病却无处可去的向导?为什么有人愿意给那些向导一丝希望的时候,就又有人跳出来主持正义了?这个世界到底有没有正义?向导对于这个世界来说到底是什么?是可以随意抛弃的廉价耗材吗?

许晨音觉得自己也随着世界变得扭曲了,心变得有些麻木,甚至已经不那么为自己的所作所为而愧疚自责了。

她甚至还怪起了她的同类——向导。为什么都被当作低值易耗品看待了,却依然一个接一个地、自愿地投入火坑呢?甚至于,自愿当低值易耗品还不够,还带头反对人工向导素。很多向导生了病之后也不会想着自救,而是想着趁着生病多出任务,多赚一些钱……

当许晨音想到这里的时候,她的情绪就会开启轮回,从怨恨转回起初的愧疚和自责:她为什么要恨自己的同类?这一切难道是她们想要的吗?她们又怎么会想要过这种日子?她们已经很努力,很拼命了,现实变成这样根本就不是她们的错啊。她怎么能那样想她们?

每当许晨音的思路陷入死胡同,她都会在心里把矛头指向哨塔。不论悲剧的根源是什么,哨塔都是将悲剧变成现实的推动者。

【19】被当作武器的她们

哨塔对向导的管理相对宽松,但那是针对普通向导来说的。

对于许晨音这种“S级”来说,情况完全不一样。

在刚进入哨塔的时候,由于S级向导的实例太少,哨塔对这个级别的还不够了解。所以他们对许晨音相当不够放心。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许晨音都是被当做危险人物对待的。哨塔对她的监管极其严格,平时基本上都是被“单独关押”的。

可即便是这样,那时候的她也没有觉得哨塔的行为有什么不合理之处。因为她是一个S级的向导,只要她想,她可以直接用精神力杀人。她是危险的,所以被限制,她自己都觉得这合情合理。

但是,和那些普通向导接触之后,她才意识到,向导的痛苦其实和危险等级无关。只要是一个向导,就会痛苦。这无关于能力的高低,一切都只因为她生来是个向导。

高级别的向导被当作威胁,被严密地囚禁着。低级别的向导被当作耗材,“报废”之后,就就会被毫不珍惜地抛弃。

那些星航综合征患者曾和许晨音讲述过她们的军队生活。普通向导经常需要接受远超自己能力之外的的任务。超负荷的工作让这些人更容易患病,而不超负荷工作又很难争取到足够的退役后待遇。

虽然也有“不进入哨塔”的这个选项,但是对于很多普通人来说,为了谋生、为了名誉、为了不被别人戳脊梁骨,她们有太多不得不进入哨塔的理由。这个选择,并不是自由的。

“得了星航综合征之后,反倒变得好过了一点。”一位重症患者在清醒的时候和许晨音讲过这样的话。

说这话的那个向导曾连续三个月超负荷工作,并且由于她和她的哨兵契合度不高,两人在执行任务的时候默契度也不高,哨兵无法在执行任务时保护好她,她也很难稳定哨兵的精神力。两人都经常在任务中受伤,后来双方都早早退役,并且一起陷入了困顿。

许晨音见到那个人的时候,她的身体和精神几乎都走到了极限。药物对她不再有用,她自己也没有什么求生的欲望。在生命最后的一段时间里,她把自己的日记交给了许晨音。那日记不是在哨塔时写的,离开哨塔时,她什么都没能带出来,日记上的内容都是她出来之后依靠回忆,在病中断断续续记下来的,有些地方甚至不成句子,但许晨音却从头到尾看了好多遍。

认识了那些人,看了那样的日记,许晨音便无法再苛责向导什么。向导们怎么会真的喜欢那种做“附庸”和“易耗品”的生活,她们不过是被现实折磨得放弃了思考,对其他可能性失去了想象。

如今那本日记也不知道去了哪儿,被捕前,许晨音的私人物品就已经被全部收走了,其中就包括那本日记。许晨音不知道那本日记会被谁看到,也不清楚看了那本日记的人会有什么样的感受。但是,她心里隐隐有一种期待,期待看了日记的人会有和自己一样的感受。如果有人看完那字字泣血的手写字之后内心毫无波澜,那对于向导来说实在是太可悲,也太残忍了。

【20】义务

可是,就算时把责任全都算在哨塔头上,许晨音依然无法从那死胡同里走出来。

知道哨塔的暴戾手段是问题所在,然后呢?让哨塔彻底消失?那谁来约束那些真有危险性的向导和哨兵?需要依靠哨塔才能稳定精神力的哨兵又要怎么办?还有那些只能通过进哨塔才能养活一家人的底层人,她们又要去哪儿找新的出路?

许晨音见过很多、很多因为分化为向导,而摆脱困顿生活的人。她知道,向导能力对于很多人来说是立命之本。那条属于向导的,令人窒息的道路,对于很多人来说却是唯一的上升通道。

而且,即便撇开这些现实问题,让向导远离哨塔也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这么多年以来,向导早已把“进入哨塔,为星球奉献牺牲”当成了自己的义务。很多人为此感到自豪,即便后来生病、陷入困顿,也根本不后悔。思想是烙印在灵魂深处的枷锁,向导的灵魂早已被枷锁困住。她们自愿放弃自由,不接受人工向导素的原因也在于此——她们的灵魂早已被名为“向导的义务”的枷锁给拴住了。

若是非得给这种怪异的“以‘义务’为枷锁”的逻辑打个比方的话,那大概就是:

控制一个自由的小姑娘的最好办法就是让她生个孩子,用被赋予神圣意义的母爱、感情和责任来困住她。最好还要让这个小姑娘坚信生孩子的人生才是完整的,不生孩子不仅是对自己不负责,也是对家庭社会甚至是人类不负责。只要让她们接受这样的想法,她们就会忘掉自己可以选择生孩子也可以选择不生孩子的客观事实,进而将繁衍变成义务与责任。

只要这样想法根植于人的思想深处,牺牲了选择权的小姑娘会反过来剥夺其她人自由选择的权力,阻碍更多的人放弃“自己可以选择不生孩子”的想法。

向导被发现到现在有210年的历史,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反正足够在向导的灵魂深处建立起一座牢笼。

所以,即便吃够了超负荷工作的苦头,向导之中也会有很多人反对人工向导素的研究。

因为她们把自己的价值建立在“提供向导素”之上,认为人工向导素会让她们不再有存在的价值。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