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零读书网>武侠>病梅> 第136章 藏田案(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36章 藏田案(一)(1 / 2)

第136章藏田案(一)

出了武德殿,一切的纷扰悉数又拢在了外头。

跪于阶下的朝臣此刻仍是未离。

李知独立高台,垂眼望着下头分外惹眼的晶莹。

苏慧已经从门外跟来,见李知不动身,便也扭头问:“学士是要劝么?”

劝他们又有什么用?

“去吩咐人移几碗冰搁在他们左右,既然愿跪着,我也该有些表露才是。”李知收回眼,擡步离开。

苏慧一时心下叹气,只觉三娘颇为不易,“只怕过不了多久,坊间便又要拿学士说教。”

李知笑了笑,不言。

转过宫角,望及不远处有些熟悉的衣甲时,她才忽而忆起些旁的事。

恰逢此刻的苏慧,也正瞧见。

“中郎将又来替李总管奔走,倒是少见其入宫。”

李知盯着卫寂的背影,眼却微微一转,露出些疑色。

今日殿中之事,便愈想愈不对劲。徐柳所刺的那一刀,按理李由林该是心知肚明,卫寂可是亲自送她回去之人。

莫非是金吾卫又查到些什么,李由林是故意逼她说出徐柳同她的这一刀恩怨,又或者,卫寂当真未告诉李由林。

宫道之上的烈阳渐大,来往女婢内侍皆行路匆匆,唯有李知慢慢停在了阳下。

是卫寂,还是阴谋。

“三娘是要去哪儿?”前头正是分道之处,苏慧以为她停在这儿,是在思索去处。

光束一寸寸移转,檐下的阴影已无,那宫脊上,停了三两只被照得雪白的鸽鸟。

李知擡眼,被耳边的鸟叫所吸引,继而步子微动,迈去了左边,“我得出宫。”

苏慧一怔,“三娘不是将自宫外回来,怎的又要出去?”

李知未答,而是一路行至宫门外,扬马奔去大业坊。

她要去见张修。

当最后一丝夕色自张修的衣袍上消失时,他已经合上了门,继而转过身,对着木屏前的李知一揖。

“学士不是……”

李知将袖中的信条展出,擡臂递给他,淡声道:“我改主意了。”

话毕,她又极快地擡眼,审视张修,“宫中我的鸽奴,张郎君是从何人处得知?”

昨夜在宫收到那鸽奴脚边系着的纸文时,她最先注意的,是这鸽奴的真伪。至于信中内容,她倒只是略扫一眼。

鸽奴所飞路程,从前是安仁殿至李府,女学移殿后,便训练成了里殿至李府。家中除去父亲母亲,与一些贴身女婢小厮,再无旁人知晓。

张修弯唇,请李知入座,“学士既是信任我,便不该试探我。我有急事告女娘,只得逼问每三日一来的小鱼,行如此之法。”

见李知坐下不语,他便捏着这张信纸接着言:“当年的藏田案,我已经找到证据与证人。”

“大豫十二年,剑南东川的贪墨案相继牵连八名刺史、八名御史,三名判官。当年此案在剑南之地掀起大波,这样一个涉及众多官员且所贪银两巨大的贪腐案,在大豫年十二年的长安却草草了事,谁都知道那一年圣人正逢皇后与太子双双去世,一心唯在纳元坦上,由此李由林大掌宫中之权。”

李知轻靠椅背,牵连起一点久远的印象。

“我父曾在我耳边提过,剑南东川的贪墨案最终圣人以薛砺已死,无从追究为由平息,涉案官员各罚两月俸禄,考课为下考结束。”

张修点头一叹:“为官的谁人不叹一句大豫十二年的好年岁啊,天大的罪事,赶上圣人无心便逃过一劫。”

李知支起些身,问出正事,“此藏田案,你替李由林办了什么事?”

“薛砺之死。”

李知恍然擡头。

便见张修自袖间又抽出一碟书信,朝屏帘后唤道:“孙举,出来见过女学士。”

耳边响起一阵窸窣的脚步声,下一刻,只见张修口中的孙举正恭敬作揖。

“见过女学士。”

可座上之人,面色却已然沉下来。

“张修。”李知拍案,盯着身前这一站一弯的两人,冷声开口:“此地不是你张修的宅院,无我的准许,你敢私自带人进来!”

她今日进屋便取了帷帽,也未曾注意内里有人,更何况张修竟敢不待与她商议,便道出她的身份。

如今望见张修那张无畏的脸,李知便更加收束紧掌心。

她这是救了条,还留有余毒的蛇。

“女学士且放宽心,孙举当初在刑部当差,是我的部下,当初薛砺之死,他便是听从我的吩咐去做。”张修语气平缓,述道后处似掺杂了些愧意,“也是我害惨了他,李由林办事从不留把柄,剑川的一把火,让他没能活着回来,直到——”

李知落目到孙举直起身的脸上,才发觉,他的脸因烧伤,留下了一整片的凸起布满的疤,十分骇人,几乎难去辨别。

“直至前些时日,我去查那时藏田案遗留的书折,撞见了孙举。”

孙举再一次垂下头,“某回长安,便是为了揭露李由林当年行径,无奈某一介草民不敢寻官抱冤,听闻张大人死于饶州之时,我便知晓他与某是一样的结局。”

外头的烈日,纵使倾洒,也不是再照当世之身,作为无名无姓之徒,他二人早已死过一回了。

李知静默听着,倒是无言去驳。

劫后余生所滋生的疯狂,她太能体会。

堂中无阳,漏掉的时刻自一点点阒然的气氛中划过。张修心急,孙举亦是心急。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