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剧情第一阶段,第1至25章,战争爆发至联军轰炸医院达成临时停战协议
设计剧情的时候先定了几个战争的重要节点,然后打算详细写阿佧和西耶那、亚洛打战,同时写最初的强制爱小黑屋脑洞、东边三个能源矿的故事。结果我看了很多战争电影,去B站研究了好几天俄乌战争、俄乌战争用的武器后,发现自己真不是写战争剧情这块料,就放弃了详细写打战。但是情节只有几个不连续的战争节点怎么办,于是第一章我从安德鲁和飞机上的伤员开始写起,边写勒罗伊如何在医院工作时慢慢恢复心理健康的,同时通过对话穿插战争节点。勒罗伊回到现实的同时,阿佧的战争也拨开云雾迎来曙光,达成临时停战协议了。
(2)剧情第二阶段,第26章至77章,芬戈尔和勒罗伊一起解锁哈素海新城、塞尔泽尼亚、王宫(曼丹)、北极国四个新地点,共同经历事情,感情升温。
这部分大纲是连续的,所以就按时间顺序来。在写《无言之灾》的时候,两个主角,对于芬戈尔我重在练习塑造一个立体饱满的人物:少年时期易怒暴躁,青年时期挑起国家重担后变得稳重;对外展现的是很有能力的一面,可是内心的缺爱、敏感只向勒罗伊展露。
对于勒罗伊,我重在描写他的阶段性变化:认识芬戈尔前开朗-被囚禁后沉默麻木-在芬戈尔和勒罗伊的朋友们(赫维、尼柯、奥斯本、米哈伊尔)的帮助下慢慢打开自己,恢复心理健康。
以及他探寻自己对芬戈尔感情时的纠结:对芬戈尔完全没感觉-没意识到自己对芬戈尔有好感(30、31、42)-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烦躁(46)-意识到自己对芬戈尔有一点点喜欢,纠结自己和芬戈尔未来怎么办(58、59)-意识到决定权不在他,没信心和芬戈尔一起走下去(63)-觉得可以一起携手面对困难(64-73)-决定好好和芬戈尔在一起(78)
(3)剧情第三阶段,第78章至82章,五年后的剧情。
芬戈尔成为王储后的重整内阁、调整军队,勒罗伊在塞尔泽尼亚的羊影菌项目、哈素海新城的建设均需要时间,所以时间跳到五年后。五年间的剧情也同战争一样是节点的,所以刚开始通过科林和学生们的对话介绍勒罗伊这五年发生的事,然后通过芬戈尔和勒罗伊的对话介绍其他人物这五年的经历。
写到剧情第三阶段的时候,正好看完余华老师的《在细雨中呼喊》,很喜欢先告诉读者结果、再讲中间发生事情的写作手法,所以先写了昆娜去世、勒罗伊获得博士学位、芬戈尔受封王储的结果,再写中间发生的事情。
(4)关于微博上说的写大纲时用doi姿势划分剧情:剧情第一阶段是后入的姿势,芬戈尔只顾自己爽,没考虑勒罗伊的感觉;剧情第二阶段是面对面,芬戈尔意识到勒罗伊对后入的姿势有阴影,开始逐渐注意勒罗伊的感受和体验,勒罗伊被动承受;剧情第三阶段做得很激烈~
7、写《无言之灾》较前两本的进步之处
《楚汶的世界》最开始的设定是我自己想的,可是过了四年回头看,那时我被海棠打开新世界,写的过程中逐渐被当时看的文影响了,而且大纲一开始设定是BE,写作过程中评论区对HE呼喊声很大(没有甩锅给任何人的意思,是我意志不坚定),所以我自己感觉《楚汶》后面有点烂尾了,这本结局被骂的很惨。
写《矫枉过正》的时候,当时下定决心一定要跟着大纲走。很多地方我觉得我铺垫了,但是写的不够明显,毕竟我自己看文的时候也是一目十行,哪里会注意到那么隐晦的伏笔呢,所以《矫枉过正》中间剧情跳的那两年也被骂太突兀。
总结过去两本书的不足,写《无言之灾》的时候,一是坚定按自己大纲走,二是在伏笔和剧情转折时努力不显得太突兀。《无言之灾》人物性格、心理状态和两个主角之间的关系有好多个阶段,我经常是先写好n-1、n、n+1阶段的章节,然后放个几天再回头从n-1看到n+1阶段,看看会不会突兀,希望能让读者们感受到书里人物的变化。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