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零读书网>武侠>山有嘉卉> 第 75 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75 章(1 / 2)

第75章

紫极殿内,听到皇帝赐座,镇国公连忙站到中间拱手道:“陛下,臣已带李胤入宫,李胤有要t事回禀,不若臣先行退下吧。”

皇帝淡淡道:“安心坐下便是。”

不料镇国公竟然跪下叩首,恳求道:“还请陛下准臣先行告退。”

隆佑帝脸上依旧没什么表情,但镇国公不用擡头就知道他定然已对自己心存不满。然而他深知若是自己留下来,才是把自己陷入一个两难的境地。

虽然李胤已承诺过绝不会对皇帝不利,紫极殿更是禁止携带任何兵器入内。但二人若是起了争执,他理应站在皇帝那边。然而心中镇国公亦是隐隐觉得皇帝强占一个为国捐躯将士的遗孀很是不妥,且他若是不帮着李胤,回家后夫人得知必然大发雷霆。

只好恳求先行退下,走为上计。

李胤突然出声道:“让他先走吧。”

闻言,皇帝忽而嘴角抽搐了一下,摆手道:“那镇国公就先退下。”

卫道成立即起身,躬身告退,又想到什么,对李胤道:“李兄,我在殿门外候着。”

李胤点头,看起来比在场另外两个男人都要来得镇静从容。

等镇国公退下后,皇帝眼神示意,大内监肖公公又令所有殿内的宫人都退了出去,自己则站在皇帝身后。

一时间无人说话,皇帝沉吟道:“你的事,朕都听镇国公说了一回。你既然已于一年前找回记忆,且已经上京,为何当时不来见朕?”

“臣年老体衰,已不能为陛下效力。且臣一心寻仇,回京后立即就南下了。”李胤一板一眼道。

皇帝听他说寻仇,肯定的语气说道:“那你如今是寻到当年意图杀害你的人了。”

“正是。”

“是谁?”皇帝立刻起身,看向李胤。

自李胤死后,皇帝除了有一丝窃喜,更多的是失去一员大将的沉痛惋惜。原本边境已通商市,汉胡混居,安居乐业。他的死讯传到漠北边庭后,立即骚乱又起。他只好派了卫道成去平乱。

骚乱虽然压了下去,但所损失的兵力军费都远超先前。皇帝愈发可惜,像李胤这样能用极少兵士战无不胜的,实在是可遇不可求的。

他嘉奖了临危受命的镇国公,但始终盼着上天能再赐一个如李胤这样的人。既能带兵打仗,又无大族根基。虽说做了英国公的女婿,也不曾和岳家来往过密。

每每想到此人,皇帝都深深懊悔起为何要把他派到水军中。

早知如此,就该直接让皇弟接手。

是以李胤一说他找到了谋害他的人,皇帝瞬间就有了定论,不论是谁,都处以极刑。

“给我下药的人是我曾经一个亲兵孙小忠,指使他的人是江南王梁衡。”

隆佑帝闻言怔了一怔,道:“不可能。”

又问:“你可有什么证据能证明?那个孙小忠,可还活着?”

李胤道:“孙小忠早就死了。”

“既然如此,何以你如今还能查到是江南王做的?”隆佑帝面色凝重,“我知镇海军现下在江南王手上,你或许对他不满。然而他是朕之亲弟,南地藩王,任谁也不能轻易诬陷了去。”

这般反应,在他意料之中。李胤淡淡道:“无论镇海军在谁手上,都不能在梁衡手上。臣既然来御前状告,自然已有证据。”

“什么证据?”皇帝问道,又笑了。

他道:“前阵日子,卫歧千里迢迢给朕送了一个目盲人证,状告梁衡抓捕普通百姓,命大昭军民自相残杀,以此冒充倭寇来犯景象。口说无凭,你若也只有几句毫无根据的话,就不必再说了。”

人一心虚,说话声音就会飘忽。皇帝提及卫歧二字时,声音略微轻了一些。说完后,面上还闪过一丝不自然。

李胤看出他有些后悔提到卫歧,问道:“为何不认回他?”

隆佑帝没想到他竟然会问这么一桩事!他不由得睁大了眼睛,呼吸陡然急促起来。然而他撞到李胤平静的视线后,很快冷静了下来。

他如何做,没必要和臣下解释。隆佑帝避而不答,问道:“你有何证据?”

李胤从袖中掏出一个锦囊,肖乐水立即走了下来,双手接过献给皇帝。

紫色香绸锦囊,花纹繁复,看起来很新。皇帝接过,没着急打开,问道:“这个锦囊是你的私物?”

“不是,是旁人怕臣弄丢了其中之物,是以才让臣用锦囊装之。”

这样的心思,只有女子才有。皇帝擡眼问道:“你续娶了?”

“不曾,这只是小辈用心。”李胤道。

当日他赶到休宁汇合,向卫歧和阿卉展示了他意外得到的这枚证物。因是小物,阿卉唯恐他会不甚弄丢,立即拿出了一个新买的锦囊让他装着。

而卫歧在一旁确认再三这不是她自己做的,才肯给他。

之后,他就独自先行北上了。

隆佑帝没有再多问,据他所知,李胤应当是没有小辈的。他解开锦囊,看着里面的东西。

是一枚光泽润皎的珍珠赤金耳坠。

做工上明显有些年头了,人小指头那么大的珍珠依旧熠熠生辉。

皇帝立即变了脸色,问:“这是从哪里来的?”

李胤这下确认了,道:“这是内造之物。”

隆佑帝不语,面色难看。

“卫歧和周氏夫妇曾救下一个女子崔氏,前月江南王府的一个侧妃派人火烧宅院。事情紧急,那女子不便再跟着我们。是以,臣带着她出去,想为她寻一个安身立命之地。不巧崔氏当日腿伤,撞到一个老妇,只好先行送老妇归家。那老妇自称孙大娘,而崔氏已和孙氏攀谈起来,得知她有一个独子,已经死了二十年。”李胤简略说道。

皇帝示意他说下去。

说了前因,李胤继续道:“此人正是孙小忠之母,提及早逝独子,不由伤心大哭。崔氏柔声安慰,那孙氏便一直在说自己的儿子如何。臣已听出她儿子是谁,又听她说儿子曾拿过一些金银绸缎归家,之后不久就在战场上壮烈了。臣让崔氏暂时留在孙家,又托付了邻里照顾二人。当夜,臣再次进入孙家搜寻。金银财宝,这二十年,孙氏约摸是都花用完了。”

“而这枚珍珠耳坠子,想必是孙氏也看出不凡,一直收着。臣从前也接过宫中赏赐,看出来应是内造之物。臣直接唤起孙氏,问她这是何物?”李胤顿了顿,“孙氏起先不愿说,臣拔刀相胁后,孙氏告诉臣,这枚是儿子嘱咐她一定要在家中好好看管的。那孙小忠说他为贵人做了一件大事,一人各留了一个,事成后以此为证,将会赏他金银宅院。”

李胤略笑了笑,道:“能在江南拿出内造之物随意给人,也只有梁衡了。”

当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他早前就有猜测孙小忠在暗害自己后,也是活不成的。谁能料到居然能意外找到他家,找到证物。

皇帝神色变了又变,闭目沉思。他心中已是大骇,这枚耳坠何止是内造之物,还是他们二人生母的私物。他至今还记得,胞弟去江南之前,跪在母后面前,请她赐下自己的一些私物,好做个念想。母后当时给的,就有这对耳坠。

他不会认错的。皇帝恍神片刻,胞弟居然会拿这样意义不凡的东西拿去给兵卒当信物......

心里已经信了几分,忽然又想到他开头那句,问道:“你一直和卫歧他们在一道?”

李胤答是。

隆佑帝一时不知该说什么是好。此时此刻,又能说什么才好?片刻后,才开口道:“他给朕写过一回信,倒是没提到你。”

“没必要提。”李胤简洁道。

殿内又沉默了。皇帝缓缓道:“这枚耳坠子,朕会命人去查。若当真如此,朕会给你一个交代。”

李胤谢恩。

皇帝思索片刻,问:“你如今可是还住在镇国公府?”

“是。”李胤道,解释几句,“臣在京中没有什么亲眷。只有文颐方颐姐弟算得上相熟,是以住在了文颐夫家。”

他说的如此坦然,皇帝面露讪色,道:“既如此,朕会为你安置一处宅院。还有为你送上锦囊的女子,你说是个小辈,只要不是李氏族亲,朕可为你赐婚。另外,先前朕说过等海事平息,就封你为国公。你大难不死,朕仍愿封你为公。往后,就在京中安享晚年吧。”

李胤听他说完,道:“多谢陛下隆恩。赐婚一事,臣无意再娶。且那女子便是周氏,是臣救命恩人,已经成婚。t封侯拜相,臣曾也有此宏愿,如今早已停歇此意。一个被下属背叛,护不住妻子的人,实在是耻于封爵。至于宅院,臣尚有私产,如今只是暂住镇国公府。您不欲臣居住卫府,臣即刻可以搬出。”

“你.......”皇帝额头隐有青筋绷起,“你是在怨恨朕了。”

闻言,李胤笑了笑,道:“陛下若是觉得臣能当做什么都没有发生过,回到过往君臣相得,那实属是不可能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