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零读书网>网游>秀才娘子养家日常> 第051章 第 51 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051章 第 51 章(1 / 2)

第051章第51章

宋彦在家住了一晚,第二天便要赶回府城。没办法,书院每半个月才放两天假,旺山村离府城那么远,大部分时间都浪费在路上了。林青心疼他,让宋彦两三个月回来一次就行。

起初宋彦不愿意,林青就劝:“把路上的时间用来学习,明年八月一举中第,我跟你去京城,到那时咱们就不用分开了。现在来回奔波浪费时间也消耗精力。”这两次回来宋彦眼睛都是红的,看上去很疲惫。

“万一考试不顺,我说万一啊,你还得在府城待三年,我们就得再分开三年。忍一年?还是要忍四年?自己算。”

道理宋彦都懂,只是刚确立关系,他就想多见见人,有时候行动不受控制。是他自制力太差,竟不如林青意志坚定。“好吧,月底我不回了,但你要给我写信。”

“没问题,只要你不嫌我字丑,写多少都没问题。”

“反正只有我一个人看,丑就丑吧。”林青的字宋彦已经没辙了,他倒是想手把手教,但现在两人见一次都难,哪里还有时间练字。

宋彦走后,林青失落了两天,很快就没空想他了,因为到了秋收时节。八月下旬开始庄稼的叶子慢慢变黄、逐渐趋于成熟,到九月中粟和豆子都可以收割了。

原本林青家就种了三亩多粟,不用费什么功夫,但林老大赔给她的十亩地有八亩地粟、二亩豆子。都得用镰刀一棵一棵割下来,运回家。

自己累半死也干不完,还是老办法,林青花银子请人。只不过这次没人要她的钱,而且由里正号召全村每家出一人帮林青收地。

人多力量大,林青的十三亩粟和豆一天就都收回来了。村民们帮她运回家,才去收自家地。

这个情林青记在心里,等徐茂春完成了县令那边的针灸,她专程去了一趟县城保和堂。黄芪种子药铺没多少,她托刘丰给买,全村三十二户人家,每家种二亩,光种子就得要一百二三十斤。只要种子到位,教村民们的事就可以提上日程了。

九月底,旺山村的庄稼基本收完。大家好不容易能歇息睡个懒觉,里正兴匆匆地把人召到一起。

“里正,大早上的您找我们来啥事?好不容易歇口气,我还没睡够呢。”一村民打着哈气抱怨。

“睡什么睡,看别人赚钱你还睡得着?谁家想种药材,赶紧去县里买种子,青丫头都给你们联系好了,你们只管拿银子买就是,就是刘二岳父家的那个药铺。”

“啥?”哈气打一半的男人,张大嘴巴楞在当场。“这都秋天了还能种?冬天不得全冻死?”

“能种。”林青道,“但也有风险,按照往年的天气没有问题,怕就怕天不遂人愿,遇上极其冷的严寒天气,那就没有办法了。”

据林青了解,曹兴镇这一带入冬晚,冬天一般不会太冷,也就十二月一月能冷两个月,除非遇到极端天气,但那个几率不大,里正说几十年了都没有那么冷过。

秋季八九月份很适合黄芪的种植,现在是九月末马上要进十月,时间赶了点但也不算晚。

“万一冬天冻死了咋办,银子不是白花了?”有人不放心。他们这也就秋后种点菜,天冷前吃完,秋后种庄稼的没有。

“都别吵。”里正拍桌子,“我听说富源县种麦子的都两茬,富源离咱们才多远,那边能种两茬麦子,咱这的药材咋就不行?一个个见识短的。”

富源县在巴云县南,那边地势平坦,种麦子的多,而且一年能种两茬。林青大概能猜到莱州府大概处于暖温带过度地带,往南可以种一茬或是两茬庄稼,靠近北部就种一茬。旺山村一带种小麦或许也能种两茬,只不过这边习惯种粟和豆,且山地多就一茬。

村民们开始小声嘀咕,因为以前都没这么做过,所以谁心里都没有底,毕竟是要往外拿银子,还不少,大家都拿不定主意。

“这事不强求,不放心的就等明年开春种,谁想种就去县城保和堂买种子,别家药铺也行,只要你买得到。每家也不要多,最多二亩地,当练手了,等二亩地卖了银子,你们也算把种药材的手艺学到手了,到那时你们自己爱种多少种多少。”

昨晚林青找到里正,两人商议了一个多时辰,保险起见每家最多种二亩地黄芪。

“那万一冬天冻死咋办?银子不是没了,谁赔啊?”有个妇人不太情愿地说道。

里正眼睛一瞪,“咋地?不收你学费教你种,你还想让人给你担风险?做梦回家去做。我告诉你们,别说种药了,就是种粟种豆遇到灾年头都可能颗粒无收。我今儿就把话撂这,想种的自己掏钱自己担着后果,不想种就不种没人逼你,种瞎了自己承担。青丫头只管教,谁要是瞎叨叨,给我滚出旺山村。”

里正也是气,他豁出去老脸让林青教村里所有人种药材,现在动真格的了又怕这怕那,哪有那么多万一,靠天吃饭就得等老天赏脸,老天不给活路,种啥都白扯。

里正一番敲打,众人都住了嘴。

见大家都不做声,刘大率先道:“左右不过二亩地,就是全死了能咋地,也不耽搁明年种粮食,这点风险都不敢担,干脆老老实实种豆子算了,我种。”

林青是个有本事的,他从二弟那知道林青做的膏药在县城卖得有多好,如果怕损失银子就畏手畏脚,回去他娘都得骂他。

“对,我也种,瞎了也不怕,左右不过二亩地几两银子。”赵康平道。“青丫头你不用有顾虑,我们自己想种跟你没有关系,好了坏了我们自己担着,你只管把你会的教给我们就行。”

有人起了头,其他人纷纷附和,仔细想想二亩地也不算多。也就四五银子,大不了苦半年,赌一把。

大家一副决绝的样子,林青没说话,其实这些人的担心是多余的,黄芪是多年生耐旱耐寒。根埋在地下,冬天零下三四十度都不会冻死。

旺山村冬天没那么冷,自然也就冻不死,看山里的黄芪都能安然过冬就该清楚。但林青没有说出来,得让村民们自己做选择,她能做的是教他们技术,而不是替他们做决定。

里正:“决定种的留下,不想种的可以走了,这事跟你们没关系了。”

里正这么说但却没人走,这么好的事早就惦记了,怎么能说走就走。一亩地二斤种,林青说一斤种子一两银子左右,每家投入四五两,紧紧裤腰带也就出来了,都能接受。

里正看一眼没人走,点了下头:“行,既然都种,那就都听青丫头的,谁有疑问过来找我,敢找青丫头的麻烦,可别怪我不客气。”

“里正您想多了,我们哪能找青丫头的麻烦,谢她还来不及呢。”

“我们这都是穷惯了,往外拿银子加倍小心,这才多问了几句,青丫头你别放在心上,我们都想跟你种药材。”

“对对,别放心上啊。”

大家七嘴八舌地向林青赔不是。

林青笑笑:“大家的顾虑我理解,我也是有一定把握才提的,我不信老天不给咱们活路,今年如果冻死人的冷,我家那八亩也完了,我比你们损失更大。”

“对啊,青丫头还有八亩地药材在地里长着呢。”

有人问:“不收吗?我看也长挺大了。”

林青:“不收,明年秋天再收。”价钱能高很多。

“好,我们跟着你林青,你说干什么我们就干什么,绝无二话。”

因为有林青在前,大家都坚定了信心。里正提了醒:“这是咱们旺山村的发财路,都不许外传,尤其是嫁进咱村的媳妇,别总想着娘家,先让自家赚了银子再想旁的。”

有人附和:“对对,绝对不能外传,咱们闷声发财。”

一群人闹哄了半上午,旺山村集体种药材的事就这么定了。

林青说了选地的要求,让各家自己挑合适的地,“黄芪要选疏松、肥沃的地,土要深耕细作,把深层的土翻上来,肥够了苗才能长得好。”林青再三强调深耕细作。这个时代没有化肥,只能寄希望于农家肥和土壤本身的肥力。

“这个我们都知道,春天你家翻了好几遍呢。”

“三遍。”林青竖起三根手指,自嘲道:“多花了不少银子呢。”

“花的值,就看你家那三亩粟都比我家穗子大,听林青的,不会有错。”

林青当时把十一亩地全翻了,种粟那三亩多也不例外,前几天村里人给她收地,那大谷穗又长又沉,全村人都看见了的。所以别看林青没种过几年地,但她用事实说话。

里正:“这两天就去把种子买回来,林青跟刘家老二打了招呼,等买回来,青丫头教大家催芽。时间紧迫,回去都抓紧翻地,别总喊累,谁不累,这要种好了,累也值得,等把种子撒地里一起歇。”刘二就是刘丰,村里人都知道他在县城药铺。

有人提出异议,“里正,我们一家一家去买种子太费事了吧,不如您一起买回来,我们拿银子不就得了,省事儿。”

“你想得可真美。”里正哼道:“我给你们张罗,还得帮你们买种子,你们倒是省事了,我就不麻烦了?我再给你把地种了你看行不行?”

“您老要是愿意也不是不行,那我可是省心了。”那人开玩笑道。

“生孩子都不想出力,瞧你那出息。”里正笑骂道,“我买也成,谁叫我是你们的里正呢,要种子的都来我这报名,一家一二亩,多了没有,等种子运回来,一手给钱一手给种,不给我钱别想要种子。”

“行行,里正放心,银子差不了,您受累。”不用自己跑一趟县城,在家就能领种植,谁不愿意,纷纷夸里正。

有人问道:“明年是不是林青家地里的种子就能用了?”

“最好用生了三年以上结出的种子……”林青趁机给他们讲如何选种。“种子选得好,苗才长得好。”

“对对,林青说的对,你看她家苗比咱们都好。”

里正:“青丫头说的话都记着点,她只教一遍,她家里那么多事,老人孩子都指她一个人,可没时间总跟我们耗着。”

等人都散了,里正对林青道:“青丫头,要不你随我走一趟?保和堂你比我熟。”

“成。”林青没有拒绝,既然决定帮那就帮到底吧,她去县城也有事。

“要不要叫上刘老大或是刘氏?”

林青摇了摇头,“还是不要了。”正常买卖,叫刘丰家里人去不太合适。

“好,那我们自己去。”里正的长子王鸿远套上牛车,拉上他爹和林青一起去县城。路上里正问:“种子要这么多,那边价钱能不能便宜点?”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