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青不懂品酒,只知道入口辛辣,徐外公却道:“好酒,够劲。”她只喝了一口便把剩下的倒给宋彦,喝一口就晕乎乎,她怕再喝两口饭没吃完就直接睡了。
林峥看着眼馋,很想尝尝,宋彦用干净的筷子沾了点让他舔,把小孩儿辣的五官皱在一起,估计长大之前他都不会馋酒了。
今日做的菜多,柴就烧得多,屋里热烘烘的,一家人都脱了棉衣换上单衣围坐在桌旁,边吃边聊。一顿饭吃了快半个时辰。午饭后歇了会儿就又开始和面和馅、包饺子准备晚上的年夜饭。
“过年好累哦。”林冬捶捶自己的小腰。过年又高兴又累。
“辛苦冬儿了。”徐茂春从怀里拿出两个用红纸做的红包,“外公给压岁钱。”
林冬眼睛一亮,然后看她大姐,见林青点头,小丫头接过红包给徐茂春鞠了一躬,“谢谢外公!”
“我的我的呢?”见二姐有红包,林峥赶紧凑过来。
“少不了你的。”徐茂春把另一个给了林峥。
林青还真忘了给弟妹准备红包。小孩子过年最开心的除了吃,大概就是能从自家长辈哪里拿红包了,不管多少,哪怕一文也会很高兴。
林青正想着要不要直接抓一把铜板给他俩?就见宋彦手里拿着两个红包从西屋出来。一个给林冬一个给林峥。“这是我和你大姐给的,愿你俩这一年健康平安。”
“谢谢姐夫!”俩小的异口同声道谢。今年过年收到两个红包,鼓囊囊的好多铜板啊,林峥高兴的在屋里蹦蹦跳跳。惹得小黑和豆包直看林青,估计以为是什么好吃的呢。
一家人在屋里热热闹闹边吃瓜子果脯边聊天。等村里有人开始放爆竹,林青和宋彦去厨房煮饺子热菜,徐茂春带两个小的放爆竹。
过年小孩子都期待放爆竹,林峥也不例外,又怕又想玩,还是他二姐看不过去,攥着他胳膊把爆竹点燃,然后拎着他跑远。
自家放完还跑出去外面看了一会儿才回来,半个时辰后年夜饭上桌。菜大多是中午那顿剩下的,饺子是新的。
吃了年夜饭,村里基本没什么动静了。往常天黑就睡觉,今日却要熬到午夜,也没什么可玩的,大人还好,小孩子实在是有些难。
饭后没多久林峥就困得小鸡啄米,林青让他俩睡觉,三个大人在堂屋说了会话,等到午夜,算是守了岁,然后各自回房睡觉。
第二天起得都很迟,林青还没起床就听见林峥的声音从院外传来。“雪雪,下雪了啊。”
下雪了?林青起床穿衣服,这一带不常下雪,听里正说有的年头一场雪都没有。过年之前一直没有下雪。以为这个冬天见不到雪了呢,没想到大年初一下雪了。
“昨儿天就阴沉沉的,还真下了。”徐茂春在摇椅上坐着。京城冬天常下雪,老爷子对雪并不感兴趣。
林青裹了棉衣去外面看雪,雪不大但还在下,地上已有薄薄一层。宋彦正在院子里扫,两个小的穿得跟球似的在雪里跑。
“还下呢,别扫了吧。”林青觉得宋彦白费功夫,过不了多长时间地上又落一层,到那时还得扫,费二遍工。
林冬:“林峥要堆雪人,让姐夫给他扫雪。”雪就薄薄一层,不扫一起根本就堆不起雪人。
“你不是也想堆?还说我。”林峥不满二姐把锅都推给他。
“过年了,想玩就玩吧,不费事。”宋彦倒是好脾气,让扫雪就给扫雪。
等院中扫了一小堆,林青也加入到堆雪人的队伍,后来宋彦也帮忙,四个人玩的不亦乐乎。徐茂春在屋里摇头,这么点雪有什么好玩的,等去了京城有你们玩够的时候。
这场雪并没有下很久,下午便停了,地上有半个手掌厚,村里的孩子都乐坏了,满村子疯跑。
过年乡下人不讲究邻里间拜年那一套,只有初二以后外嫁的姑娘回来,或是自家媳妇拿上一刀肉或是一只鸡回娘家看看,尽到礼数就行。
林家没亲戚,就林青一个出嫁姑娘也没有娘家可回,倒也清净,大门一关不管家外事,吃吃喝喝转眼就过了初五。
初六两个小的恢复每日上午的学习,还是由徐外公教,老爷子闲着没事倒是把教他们读书写字当成了消遣。宋彦大多时间待在西屋看书。回家这么长时间,也就刚回来那几天家里乱,他没看书,其他日子宋秀才每日都要温书,除夕都没休息。
初十这天下午,弟弟妹妹去村里玩,徐外公在院外溜达。林青悄咪咪来到西屋。宋秀才看书看得认真,并不知道媳妇已经到他身边。
林青左右晃了晃都没引起宋秀才的注意,她嘟囔道:“你怎么都不理我了呀?”不知是不是错觉,她觉得宋彦神经绷得很紧,一得空就读书,都很少在她身边转悠了。
宋彦听听屋里似乎没人,快速在媳妇嘴上亲了一下,然后把人拦在怀里,让她坐在自己的腿上。“不是不理你,我得抓紧时间读书。”他今年一定要考中,带全家去京城。
旺山村太危险了,野猪下山这种事如果再发生怎么办?一家老小继续留在这里他不放心。尤其是林青,她总把养家当做她的责任,凡事都要在前面顶着,十五过后他就要去府城书院了,他不在家林青再遇到危险该如何是好?
虽然他在家也顶不了多大用,这才是让宋彦心里堵的地方。他除了读书行,其他的似乎处处不如林青。身为一个男人总是让媳妇护着,自己很没用啊。
林青不知道宋彦的想法,只当他担心八月的考试,便也不闹他。“好吧,学习也要注意身体,年前那场病你能摊上,很大原因是身体太差,去府城要记得多吃饭,每天都要吃肉和鸡蛋,早晚最好能跑跑步,增强体魄,不然考场你都下不来……”
府城那边没有传来不好的消息,过了十五宋彦就要去书院了,林青絮絮叨叨说了很多。直到外面的人回来,两人才若无其事地分开。
宋彦马上要走,林青琢磨给他做些能存住的吃食。除了肉松,她还想到了肉脯。做得稍微咸一点放十天半个月都没有问题。宋彦夜里饿了或是饭菜难吃,嚼一点顶饿。读书费脑子,营养跟不上去,身体好不了。
她胳膊前几天拆了木条,如今轻微活动没有问题,但剁肉还是不行,林青请隔壁刘氏的儿媳妇李桂花帮忙剁肉。
两家处的好,过年都互相送了吃食,帮着剁几板肉,李氏自然没意见,她还把儿子刘立也带过来。林家就姐弟三个,平时要避嫌,刘立轻易不往林家来。
现在宋彦在家,张氏就把儿子拉过来帮忙。十四岁的少年,长得跟他爹一样高高壮壮,抡菜刀跟玩似的。母子俩合力很快就剁了一盆肉泥。
听说谁家有蜂蜜,林青去买了点,猪肉脯做成原味和蜜汁的,没有烤炉,就用铁锅一点一点烘烤。两天时间也做了不少肉脯。
家里人过过嘴瘾,剩下的林青都打包给宋彦留着。丘家那边来人说十六走,宋彦能在家过元宵节。
十四那天林青去县城取了熊皮衣服回来。
正月十五,林家来了一位意想不到的客人——杜尚杜通判。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