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第101章
宋彦与吕秀才出城巡看本县水利情况,吕仁和被叫万事通不是白叫的,他几乎知晓吉宁县内所有水利工程,由他带着宋彦一日便把县内主要河道看了个遍。
看过之后宋彦心情沉重,河底淤泥堆积,清浅的河水里到处是树枝、庄稼稭秆,堤坡上的石块也所剩无几,县内主要河道几乎都是这个样子。来年若是遇上大雨连天,必然会造成水涝。宋彦沉着脸站在河边,心里把前任县令痛骂一顿。
“这两年吉宁县风调雨顺,春夏雨水都不大,随便通通就行了,所以都懈怠了。”吕秀才理解宋县令此刻的心情,前任县令把烂摊子扔给他,心情能好才怪。理解归理解,事情该做的还得做,有怨也得做。“大人可是要清理河道?”
宋彦点点头:“清淤一定得做,不然早晚得遭水灾,倒霉的是百姓。”他要在吉宁做三年县令,谁能保证这三年里还是风调雨顺?夏季少雨?天皇老子都保证不了,必须防患于未然,提前做好准备。
清理河道没有错,只是现在清淤时间上有些不太合适,壮劳力很快就要下田干活了。吕秀才犯了难:“苗都出了,过不了几天就要锄草,此时征力役怕是不合适啊。”兴修水利县衙可以按规定征徭役,让百姓无偿劳作,官府提供饭食即可,但此举定然是不得民心。
这点宋彦也知道,清河道是大工程,不是一天两天能完成的,清河道的劳力主要还是乡下农民,忙着种地的时间却让他们清理河道,怕会引起民怨。
“那便由县衙出资请人清淤。”宋彦道。发工钱与官府征派力役是两回事。有钱拿,相信很多人会合理安排好家里的农田,出来赚这份辛苦钱。
“嘶!”吕仁和撸了两下胡子皱眉,“如此花费不少啊。”
宋彦也发愁,县衙账上的银子并不多,也不知以前收的那半成税都进了谁的口袋?他完全可以等开春或是明年夏再办此事,但是如果老天不开眼明年开春就有大雨呢?本地气候温暖,天气转暖雨水就逐渐增多,那时再清理就来不及了。
他记得小的时候,曹兴镇有一年春天大雨连绵,那年所有庄稼都推迟了将近一个月才种到地里,秋收也受到了影响,所以他不想拖延,尽快把河道清了修了,他好安心。
缺钱缺人,宋彦一时间也想不出好办法。见天色不早了就和吕仁和往家走,到县城外远远看见有三个人蹲在林青的地头,宋彦下车悄悄走过去。
还没走近就听见有人说:“这才种上几天就出苗了?咋这快呢?县令夫人的种子跟咱们不一样?”
“那肯定不一样,人家种的是药材,你种的是麦子,哪能一样?”
“不是,不管种啥也没这么快出苗的啊,才三天吧。”
宋彦探身瞧了一眼,林青前日种的药有的已经破土了。“之所以出苗快,是因为先育了种、生了芽。”
“妈呀。”男人被身后突然出现的声音吓得趴在地上,他气得指着宋彦鼻子道:“你说你这人走路咋没个声?不知道在人身后说话能吓死人啊?”
宋彦:“对不住、对不住。”
“县、县令大人?”有人认出眼前的男人是刚来不久的新任县令。
训斥宋彦的男人噗通跪在地上磕头,“大、大人饶命。”
“起来。”宋彦把人拉起来,“不知者不怪,我未出言提醒也有错。”他走到地里,用手指轻轻拨了下刚刚露出芽的嫩绿秧苗。“我家夫人种的药材时间上比你们晚了很多,但长得一定不会差,不信你们就瞧着吧。”他对媳妇种地的手艺还是非常自信的。
“这就是夫人种的药材?”吕秀才一脸好奇,蹲下来仔细瞧,脸都快贴到地上了。“夫人竟然有这样的本事。”
“她以前在莱州府种过,如今莱州府巴云县大部分农户都有种药材,今年秋整个巴云县的税收将会有大幅提升。”
在税收比例不变的情况下,税收提升就意味着百姓的收入也会增加。吕秀才从地上爬起来,两眼放光:“夫人可愿意教旁人种药?”
吉宁县并不富裕,在南都府所有县中差不多是垫底的,宋县令和他夫人若是能把种药的事做起来,百姓也能富。身为土生土长的吉宁人,吕仁和也希望家乡的人们能过上好日子。他虽不是官,却有一颗替百姓操劳的心。
宋彦:“她不藏私,谁想学都会教。”
“太好了。”吕仁和大喜,“回去我就写个告示贴出去,想种的就来县衙报名。”
旁边的农家汉小声道:“我家麦子都长一掌高了,不能毁了种药吧,太可惜了。”
他们这边有山,也有进山采药的药农,药材值钱,谁都知道。之前不信县令夫人能种出药材,是因为有药农试着种过,不是不发芽就是长得不好。可现在县令夫人轻而易举就让种了发了芽,县令夫人若是真有种药的本事,他们也愿意试一试。
“不能毁。”宋彦坚决反对,“若想种就等明年春收之后吧。”
吕秀才也道:“对对,麦苗不能毁,种药的事来年春天再说。”敢毁苗毁田,被上头知道县令也得挨罚,搞不好得丢官。而且即便种也不能把农田都用来种药材,风险太大。得保证粮食果腹的情况下,再拿出多余的土地试种。“此事需要从长计议,不急不急,大人!时间不早了,我们回城吧。”
三个农家汉子站在地边看他二人走远,“新县令怪好嘞,指着鼻子骂,他都没发火。”
一上了年纪的男人道:“你也是,不看看是谁就张嘴,今日但凡换个官爷都饶不了你。”
汉子挠挠头:“我也是一时着急,县令不穿绫罗绸缎,咋穿棉布衣服?这谁看得出来他是官啊?”
如何清淤?宋彦一直在心里琢磨,见他吃饭都拧着眉,林青问他怎么了?这不是什么不可说的秘密,宋彦便把今日所见和他的担心说了。
林青:“你知今日我去了哪里?”
“你出门了?”他走时林青还在床上,回来时林青也在家,所以宋彦压根不知道林青今日出门赴了一场茶会。
今早上宋彦刚走没多久,林青就接到帖子,吉祥绸缎庄的曹夫人、满仓粮铺的谢夫人、平安当铺的刘夫人等人邀她喝茶。
自从他们来吉宁以后,夜里常有人敲门给宋彦送礼,都让大力客气地送走了,林青也常接到请她赏花喝茶的帖子,她都以种田忙为由推了,今日刚闲下来就又找上门。
苏桂娥:“我去给推了?”之前林青不想去,都是她出面的。
“我得去一趟,不能总避着不见,吉宁县有头有脸人物的家眷,我总要认识一下。”林青起来洗漱,简单吃了早饭,换上一身得体的衣服便要出门。
走到门口她突然回头问:“我是不是得带个丫鬟?”县令夫人出门见客,身边一个伺候的人都没有似乎不太像样。
苏桂娥见过那些富家女人出门时的样子,都有一两个年轻丫鬟在身边伺候,即便没事可做,也要站在自家主子身后,这叫派头。但家里没有年轻丫鬟啊。“我五大三粗的不合适吧?去了不是给你丢脸?”
家里做饭打扫的活都是苏桂娥在做,她要是跟去,活就没人干了,所以林青没打算带她去。她看了看苏桂娥腿边的小丫头:“喜丫跟我走。”
一听说带她出门,喜丫笑嘻嘻地跑到林青身边,把手递过去。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