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零读书网>言情>被内娱封杀后,我成了好莱坞大导> 第86章 《梵高之死》立项,目标威尼斯!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86章 《梵高之死》立项,目标威尼斯!(2 / 2)

所以,方元让爱丽丝把《寂静岭》项目丢给霓虹那边。

反正《寂静岭》也是霓虹游戏改编IP作品,正好可以用来跟霓虹的影视公司合作。

要知道,霓虹可是全球排名前三的核心票仓。

另外方元还着重提醒,千万不要对小日子太过客气,能敲出多少就敲多少,现在他们聚光灯影业正缺钱呢。

小日子近年来过得很不错,每年票房节节攀高,必须得给他们上上压力。

……

接下来的几天,方元闭关埋头创作合拍片剧本。

现在剧本对他来说才是大难关。

这还是第一次他写剧本感到如此艰难。

毕竟他无法再像以前那样直接借鉴。

因为这个合拍片项目,肯定要有华人演员吧。

另外要照顾到全球市场观众的接受度。

8000万美元预算,如果不全球发行,肯定亏得妈都不认识。

同时,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也需要照顾到。

作为世界上诞生的第一个电影节。

威尼斯电影节一直以“电影为严肃的艺术服务”为宗旨。

评判标准高度强调艺术性,而非商业价值或票房。

特别是鼓励有实验性、创新性的电影作品。

即使存在技术或叙事上的缺陷,只要具有独特的艺术表达,仍有很大概率获奖。

像是几十年前,亚洲电影大师黑泽明的《罗生门》,通过多重视角叙事和精湛的视听语言,还有黑白墨水渲染雨景等创新手法,轻松取得金狮奖最佳影片。

包括张一谋的《英雄》,其实就借鉴了《罗生门》的多视角叙事结构。

并且后来,“罗生门”三个字,甚至成为多个领域的专业术语。

这就是电影的文化属性,不可忽略。

方元不求自已能达到这种境界。

但至少要拍出只比《罗生门》差一点点的艺术作品吧?

你别说,他脑海中还真有个合适的创意。

“梵高,他的死亡,在历史中充斥着迷雾……”方元集中精神,敲击键盘啪啪啪,仿佛一曲悠扬的乐曲。

文森特·梵高,他的死亡是艺术史上最富悲剧性的谜团之一,其细节至今仍引发争议。

梵高一生仅售出过少量画作,经济完全依赖弟弟提奥。

艺术上的不被认可,加剧了他的绝望。

生前最后70天,他居住在奥维尔的拉武旅馆,并在附近的麦田开枪自杀。

据传,他用左轮手枪朝自已胸口开枪,随后踉跄返回旅馆,因伤势过重于两日后去世。

结果,在他死后的几年,他的作品突然被外界广泛认可,成为表现主义的先驱者。

但方元并不想直接拍一个讲述梵高悲剧人生的故事。

他打算从老家一个偏远乡村农民工的视角出发。

这位农民画工,不远万里飞往荷兰,只为看一眼梵高的真迹。

在过去的十几年里,他已经临摹了10万张梵高的画作。

从《星月夜》到向日葵,他的临摹之作被销往全世界各地旅游景点。

故事便是他身处的“世界油画复制工厂”开始,全球70%的油画都产自这里。

1989年,香江画商来到深城创业,吸引数千农民画工通过临摹西方名画谋生。

其中的赵小刚,初中辍学后辗转打工,就是其中一员,专攻梵高仿画。

直至现在,他已经可以在28分钟内完成一幅《向日葵》。

其优秀精妙的技艺,被大家称为“华夏梵高”。

但,他画的画,依旧不是他……

卧室里,键盘声噼啪作响。

方元灵感如尿崩。

就这样持续了几天几夜,睡眠不足六个小时。

今日他通红着眼,终于完成《梵高之死》的剧本。

“结合环保组织冲进艺术馆焚烧文明史上的经典画作,还有赵小刚深陷火海与梵高跨越百年时空的相遇,以及梵高眼中和常人不同的奇异世界……”

方元满意地看着自已的成果,愿称其为新时代魔幻现实主义。

并且关于拍摄手法,他也已经想清楚了,

就用意识流来进行拍摄!

正好符合《梵高之死》的故事和主题。

“两个相隔最远的人,分处不同时代,身份大相径庭,却是最能理解对方的人,心靠得最近……”方元不禁感叹一声。

《梵高之死》的主角有两人,一个是“华夏梵高”,一个是梵高本人。

而赵小刚这个“华夏梵高”,其实在现实中存在原型。

“世界油画复制工厂”这个地方,同样存在,就在深城附近的一座村庄。

方元根据自已前世看过的一部纪录片,想到可以从这个角度来切入。

两个主角,互相对应。

一个生活在百年前,籍籍无名的艺术家。

一个生活在百年后,籍籍无名的代画工。

一个靠临摹《星月夜》养家糊口。

一个画出《星月夜》却难以生存。

剧本里的最后一刻,赵小刚和梵高在麦田深处共同历经生死。

他知道他来自后世,他知道他就是梵高。

只是之前的危机太过突然,让两人都没能好好了解对方。

因此在当下,即将分别之时。

他们相对而视,异口同声,都纷纷问出自已心中最想知道的那件事,并且出奇相似。

这句话就是——我,有没有值得欣赏的东西?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