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零读书网>言情>被内娱封杀后,我成了好莱坞大导> 第129章 《梵高之死》带来的震撼,何为艺术?(万字大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29章 《梵高之死》带来的震撼,何为艺术?(万字大章)(2 / 2)

包括天上的云,还有吹过来的风,都有明显的特效痕迹。

所以,到底见到梵高是赵小刚的幻觉,亦或者赵小刚是梵高的幻觉?

大家不得而知。

只觉得这种表现形式很新奇。

自此,影片开始第二幕。

……

“越来越有意思了,这种影像风格以前从未见过。”让-吕克·戈达尔眼中生出浓厚的兴趣。

不是因为方元独创的意识流影像风格。

关于风格的创新,让-吕克·戈达尔一生不知道见过多少次。

《梵高之死》第二幕“穿越”的影像风格变化,有种现实和抽象结合的美。

他欣赏的就是这点。

方元使用好莱坞最前沿的特效数字技术,用在了这么一部文艺片中,从而实现自已独特的艺术表达。

这种事在之前,还没有哪位导演做过。

因为文艺片导演,向来都比较排斥特效数字技术手段。

方元这算是开了一条先河,而且看起来效果还非常不错!

至少让-吕克·戈达尔很喜欢。

因为梵高的画作,就是这种感觉,充满了意识流。

方元用电影特效的形式,将其完全展现出来。

而且还不影响观看。

有种令人出乎意料和谐的美。

包括凯瑟琳·德纳芙也是如此,对于“穿越”桥段没有半点排斥,反而看到这种新奇的表现形式,感到非常惊喜。

而也就是在这时,整部影片的剧情,开始围绕梵高和赵小刚的接触进行。

梵高很快明白过来,赵小刚并不是自已的幻觉。

因为小镇里的其他人也能看见他。

所以,“向日葵”赵小刚是如何得到的?

旅馆里,赵小刚和梵高大眼瞪小眼,两人手中都有着一幅“向日葵”,而且一模一样!

只不过,赵小刚手中那幅,看起来要陈旧许多。

可两人之间,语言又不通。

赵小刚压根无法解释自已的来历,也无法说明自已手中的“向日葵”来自何处。

看着梵高狐疑的眼神,赵小刚脑海中忽然蹦出一个想法。

他借助梵高房间里的画笔、颜料等工具,当场以极快的速度绘制出幅一模一样的“向日葵”!

梵高当场就惊了,满眼不可思议地盯着这位外乡人。

赵小刚也有些小得意,心想自已还没使用绝招呢。

他甚至能闭眼绘制“向日葵”!

分毫不差的那种!

梵高开始变得异常激动,抓着赵小刚不断说着什么。

放映厅内的观众见此会心一笑。

他看懂了,梵高这是把赵小刚当成是自已的粉丝。

而且还是死忠粉。

不然怎么可能以如此快的速度临摹出自已的作品?

赵小刚很懵,完全不知道梵高在说什么。

这段剧情中通过语言不通的设定,制造出了很多小笑料,稍微缓解了一下观众之前压抑愤懑的心情。

但很快,意外发生。

一天晚上,梵高突然叫醒赵小刚,让他赶快跟自已跑,“怪物”出现了!

赵小刚满脸不解。

也就是这时,梵高突然冲了上来。

他要保护自已在这个世界上唯一的粉丝!

梵高勇敢地用画架击打“怪物”将其赶跑。

赵小刚心有余悸,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只觉得梵高的行为非常奇怪。

就……像个疯子一样。

最后还是梵高想出办法,两人开始通过绘画代替语言进行交流。

“妙啊!”放映厅内有位知名影评人激动起来,“语言有限制,但艺术没有限制!”

赵小刚因为梵高的画,从而认识到这位伟大的艺术家。

现在,梵高和他也是因为画,实现了交流。

或许两人语言不通,但他们的心在这一刻是相通的!

而且方元对“通过画来交流”这件事的展现,更是运用了一眼看上去就在经费燃烧的特效画面。

两人笔尖悬停的刹那,整个房间的空间开始扭曲,颜料从调色盘里自行浮起,像被某种引力牵引着,在空中拖曳出金黄的星轨。

画布突然爆发出漩涡状的钴蓝色,颜料颗粒如同活物般簌簌剥落,在空气中凝结成颤抖的麦田,每一道笔触都在燃烧,燃烧成流动的火焰。

两人的瞳孔里映着这些疯长的色彩,他们伸手搅动那片虚无,于是整个房间开始旋转。

天花板裂开成向日葵的放射状纹路,墙壁渗出柏树般扭曲的阴影。

他们下意识开口,却发现声带振动出的全是油彩,凝结在嘴边成了哑光的橙红。

画架在共振中解体成万千光点,两人就这样漂浮在满是色彩的奇幻世界中,心灵在这瞬间实现完美交融。

“好强的意识流表达!”

全场导演、影评人等业内专业人士,都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

方元这种影像的风格性太强了!

画面不再是画面,而是情绪的实体化。

每一帧都在撕扯观众的视网膜,却又让人无法移开视线。

有人甚至下意识死死攥住座椅扶手,仿佛稍一松手就会被卷进那片狂乱的色彩风暴。

有的影评人之前拿出笔记本,打算随时写下自已的观影感受,但此刻笔尖墨水已经晕染成一片混沌的黑,但他们却浑然不觉,只是呆呆盯着银幕里的画面。

真以为方元花了一年多制作的电影,有那么简单吗?

7000万美元制作成本,他可是一分不少,真真切切地花得一干二净!

此刻,方元回头看了看大厅里的观众。

“嗯?效果原来这么好吗?”方元不自觉摸摸下巴。

他还以为自已这次没机会拿奖了。

但现在看来,似乎还有希望?

至少无论是普通观众,还是现场的专业人士,都看得非常认真。

脸上震撼的表情绝对做不了假。

此时,赵小刚与梵高经过绘画交流,两人终于明白了对方的特殊。

梵高从小就能看见“幻觉”,同时也只有他能看见,而那个“怪物”时不时就会来袭击镇上的村民。

所以他才会住在这里,以便能随时发现“怪物”,保护大家。

但村民对他的行为无法理解,认为他是个疯子,精神出现了问题。

而赵小刚则是穿越到百年之前,梵高觉得他比自已更加特殊。

不过现在,梵高泪流满面,难以自已。

他看着赵小刚,用对方听不懂的话颤抖地问道:“我的画真的能给人带来快乐吗?”

赵小刚同样用听不懂的话坚定地回道:“是的,你的画让无数人看到世界的颜色,就像你看到的那样,你历史上最伟大的艺术家之一!”

两人都听不懂对方的话,但同时都能明白对方表达的意思。

“这……这比我梦想的还要多……”梵高崩溃大哭。

在这个世界,没人能理解他。

他的精神痛苦,还有他对艺术的执着。

他的画作,一文不值。

可在百年之后,他却能被世人敬仰。

赵小刚沉默不语。

因为他发现,真实的梵高和他印象中,完全不同。

他是痛苦的,不被当下的世人理解。

可他内心的恐惧与孤独,正是他艺术天赋的源泉。

所以,何为艺术?

赵小刚再一次陷入迷茫。

要知道,在当下这个时代,可没谁认为梵高是一个艺术家。

只觉得他是疯子、精神病。

但不等赵小刚多想,梵高突然紧张起来,表示那个看不见的“怪物”又回来了。

“我必须要去解决掉这个怪物,不然会有更多人受到伤害。”说着,梵高将唯一的手枪留给赵小刚,以免“怪物”会伤害到他。

很明显,梵高是想让赵小刚留在旅店,他自已则是去单独面对危险。

赵小刚当然没有答应,跟着梵高一起追逐“怪物”。

最终,两人来到一片麦田。

田野星空异常璀璨,梵高成功追上“怪物”,开始和空气撕扯扭打在一起。

就在这时,梵高大喊着让赵小刚开枪,他已经成功抓住了“怪物”。

“就往我胸口开!它就在这里!”

赵小刚什么都看不见,但他能懂梵高的意思,他选择相信梵高。

砰——

枪声划破寂静的田野,惊起几只夜鸟。

梵高踉跄后退两步,低头看着胸口晕开的血花,嘴角却扬起胜利的微笑。

“打中了……”他嘶哑地说,手指仍死死攥着空气,“它没能逃掉……”

赵小刚颤抖着跑上前,只见梵高缓缓跪倒在麦田里。

“你看……”梵高咳出一口血,指着正在褪色的星空,“星星……恢复正常了……”

然而,赵小刚什么也看不见,也不懂梵高在说什么。

星空在赵小刚眼中本来就是正常的,周围也没有死掉的“怪物。”

而他开出的那一枪,却正中梵高胸口!

……

此刻,放映厅里一片寂静。

大家都被惊到了。

因为方元对梵高之死的解构太过大胆。

历史中,梵高生前最后70天居住在奥维尔的拉武旅馆,并在附近的麦田中开枪自杀。

但梵高的死亡过程充满争议。

有人说梵高是用左轮手枪朝自已胸口开枪,随后踉跄返回旅馆,因伤势过重于两日后去世。

也有人说梵高可能是被当地少年误伤,或因与他人冲突中枪。

简而言之,就是“自杀说”和“误伤说”。

不过,梵高临终前并未明确指认凶手,仅说“我想自杀”。

现在《梵高之死》中这一幕是什么意思?

梵高是被“误伤”?

还是说他是故意的?

其实只是想要“自杀”?

因为从赵小刚那里,他知道了自已死后,是如何成为伟大的艺术家。

他的作品被无数人所憧憬和赞美。

以死亡成就自已的艺术,对梵高来说很容易做出选择。

但这里面还有一个问题。

那个只有梵高才能看到的“怪物”,究竟是真是假?

要知道,影片从头到尾,他人看不见的“怪物”从未真正伤害过赵小刚。

只有梵高坚定认为,确实有这么一个“怪物”存在。

但这个问题,就像赵小刚的“穿越”,究竟是真的穿越百年前,还是在火海中临死前产生的幻觉?

不过此时的梵高,还并没有死亡。

赵小刚无比慌乱,赶忙将梵高送回旅馆,然后出门想要去找医生来救治。

但梵高却阻止了他,从他那里夺过手枪,挥手让他赶快离开这里,不然可能会当成凶手。

梵高知道,自已已经活不久了。

但他很满足。

至少解决了“怪物”,小镇的居民以后不会再面临看不见的危险。

“这是你的画。”梵高踉跄着将“向日葵”塞进赵小刚的怀里。

旅店房间里一共有三幅“向日葵”,一个是梵高最近自已画的,一个是赵小刚现场临摹的,一个是赵小刚从后世带回来的。

现在,梵高将那幅后世的陈旧画作,放在了赵小刚手里。

赵小刚颤动着双手接过画框,大脑一片空白,我……杀了梵高?

赵小刚不知道自已应该如何面对他。

随后,赵小刚恍恍惚惚,不知不觉间再次来到那片麦田。

他疯狂地在这里找了很久很久。

但没能找到任何一丝一毫“怪物”存在的痕迹。

所以,梵高是故意让我开枪击中他的吗?

赵小刚感觉自已分不清,真的分不清。

就在这时,他手中的“向日葵”仿佛要燃烧起来,再次泛起奇异的光晕。

火海呼啸、人群的尖叫、警铃声……

赵小刚在梵高博物馆苏醒过来,手中依旧抱着“向日葵”的画框,一条手臂被压在等人高的雕像下。

“我……回来了?”不等他多想,火海已经越烧越猛。

求生的欲望让他用另一只手推开雕像,疯狂朝着大门口奔去。

然而一声清晰的猫叫,让他不自觉停下脚步。

循声望去,只见不远处倾斜的橱柜缝隙,一只小猫的尾巴被死死压住,橘色的毛发已被熏黑,正无助地哀鸣望着他。

救猫?还是救画?

……

“当然是救画,这可是不朽的艺术佳作!”现场观众心中理所当然地闪过一个念头。

不过也有的观众,觉得虽然是小猫,但至少是一条生命。

贾樟科却看出来这一幕的不一般。

这个场景下是一只小猫和艺术画作的抉择。

但,如果将猫换成人呢?

一个人不够,那十个人、一百人呢?

赵小刚显得有些犹豫。

但留给他的时间并不多。

也就是这一刻,他想起了梵高。

看不见的“怪物”是真是假?

梵高是否故意为了成就自已的艺术价值牺牲生命?

赵小刚不知道,他选择遵从自已内心。

当一个人犹豫的瞬间,其实已经有了答案。

他将“向日葵”放在橱柜里,然后把小猫救出来,抱着它冲出火海。

或许当他做出这个决定的时候,他无法再成为真正的艺术家。

但他接受了自已的平庸。

我是谁?

这件事并不重要。

而环保组织所呼吁的拯救地球母亲,本质上也并没有意义。

因为地球并不需要拯救,人类只是为了拯救自已。

甚至有时候,连自已都不愿拯救。

画面一转,影片最后。

一家小店里,大头电视中正播放着某个专门介绍艺术品故事的纪录片。

主持人说道,梵高一生画了很多“向日葵”,但有一副是留存于世争议最大的。

正坐在画架前单手紧握画笔的赵小刚微微侧头,看到那副熟悉的临摹作品,眼中闪过一丝怀念。

那一场旅途,就像一场孤独的朝圣。

赵小刚看清了现实,但心中那缕微弱的火苗并未熄灭。

尽管这条路,比继续临摹艰难百倍。

离开荷兰后,他选择回到老家开了一家小店。

一半卖仿作维生,一半坚持原创。

他尝试创作的原创油画,题材是农民工和乡村生活,但市场反响冷淡。

不过妻子倒是没再泼冷水,反而鼓励他尝试原创,尽管她知道这很难赚钱。

“梵高饿着肚子也要画,我现在懂了,有些东西比吃饭重要。”

“但,我得活着,才能继续画。”

“可能我一辈子都成不了梵高,但至少,我能成为我自已。”

“就像梵高说的那样,如果一个人真想画画,他一定能画下去。”

面对记者采访,赵小刚笑着说出了这些话。

而记者则是感到很疑惑,梵高有说过这样的话?

镜头上摇,一片太阳照耀下的明亮天空中,似乎有星星在闪烁。

影片结束,屏幕渐暗。

全场观众久久没能回过神。

他们脑海中生出许多想法,万千思绪涌上心头,却不知从何处开始理清。

直至第一道掌声响起,大家才回过神来。

紧接着,便是全场起立,热烈的掌声久久不绝。

艺术是人类对抗虚无的方式,是灵魂在物质世界的燃烧痕迹。

那么,何为艺术?

其实大家心里早有属于自已的答案。

“方导,您这部《梵高之死》,我愿意出价5000万美元买断全球发行权!”首映刚结束,就有一个大腹便便的片商找到方元,开口给出一个惊人的报价。

方元眼前一亮。

谁说文艺片赚不到钱?

这不就有人上门来送钱来了么!

果然,想搞大钱,还得靠艺术啊。

但……

“不好意思,我拒绝。”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