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零读书网>言情>被内娱封杀后,我成了好莱坞大导> 第138章 方导,我们顶峰相见!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38章 方导,我们顶峰相见!(1 / 2)

“我听说在威尼斯电影节上,这部片子口碑很不错。”史杭走在人群中间说道。

周围其余同伴点点头,表示自已也听说过。

他们这些人,都是一个圈子里的,俗称学院派。

平时很喜欢点评国内外影片。

今天来到电影院,就是想看看方导新片《梵高之死》究竟如何。

“网上那些叫衰方导的人,真是没什么见识,金狮奖足以说明一切。”张小贝愤愤不平地说道。

他毕业于燕京广播学院,曾涉足导演、美术、录音等多个电影岗位。

2004年,他开创《第十放映室》这个节目,以专业视角解读电影。

算在圈子里小有名气,很多影迷对他非常熟悉。

“现在的观众就知道看票房,殊不知一部电影最重要的,应该是艺术性和先锋性。”毕志非接话道,看上去对方导的新片很是期待。

去年他刚从燕影表演系硕士毕业,如今正在全力备考电影学博士。

同时,他心中还萌生出拍摄一部电影的想法,用来反映国内演艺圈的“潜规则”。

“志非,商业片也是不可或缺的。”史杭劝解道,“市场需要平衡发展,没有商业片的支撑,艺术片连生存都成问题。”

“但艺术片才是电影的灵魂啊!你看那些获奖影片,哪个不是靠深刻内涵打动评委?”毕志非激动道。

“确实,国内商业片导演就没几个能懂电影美学。”张小贝开口道,“他们就知道迎合市场,好看的片子越来越少了。”

毕志飞赞同地点点头,他痴迷于费里尼、塔科夫斯基等大师作品。

不仅仅是国内商业片,他对好莱坞商业片同样持批判态度,认为其“缺乏艺术性”。

史杭摇摇头,不愿再跟他们争辩。

身为《铁齿铜牙纪晓岚》系列的核心编剧,史杭很看重一部影视作品的商业元素。

当然,艺术性他也不排斥。

只是比较烦那种二极管。

……

大家共同走进影院,找到各自的位置坐下。

“看上去方导新片首映很火爆啊。”史杭环顾四周,发现几乎是座无虚席。

他心中若有所悟,这就是口碑的效果。

即便是无聊的文艺片,还是有很多人感兴趣。

“开始了。”史杭回过神,看向大银幕。

影厅内灯光熄灭,聚光灯影业动画LOGO映照在大家眼中。

《梵高之死》是标准片长,90分钟。

第一幕主要讲述主角赵小刚的故事,出身低微,没什么学历,但明显有极强的绘画天赋,以及坚定的内心。

第二幕则是穿梭百年时空,赵小刚与梵高相遇,发现这位人类艺术史上的瑰宝,跟自已想象中完全不同。

第三幕赵小刚“醒来”发现自已身处火海之中,面对艺术和生命的抉择,他选择跟随自已内心……

影厅灯光亮起,没有熟悉的片尾彩蛋,但观众的讨论声不绝于耳。

“好精彩啊,感觉一点都不无聊。”

“这就是文艺片吗?怎么比大部分商业片还要好看?”

“方导的文艺片,自然跟其他人不一样。”

“我发现自已好像看懂了,又似乎没有完全看懂,真有意思啊。”

大家三五成群,一边兴奋地讨论着,一边朝着影厅外走去。

史杭、张小贝、毕志非等人自然同样在人群中。

不过与其他人不同,他们眼中带着极其震惊的神色。

意识流,魔幻现实主义!

“太厉害了。”张小贝无比惊叹,“梵高之死,精妙的双重指涉,表层是赵小刚对艺术神话的‘弑父’,深层则是艺术家必须经历的象征性死亡,摒弃对永恒、名声的执念,回归创作本身的神圣性。”

特别是叙事在第二幕跃入超现实维度,展现出导演极其精妙的构思。

毕志非同样惊喜道:“还有那一场火海,我觉得这才是《梵高之死》的核心意象,恰如一面烧红的镜子,照出每个创作者内心的矛盾与渴望,提醒我们真正的艺术永远介于执念与疯癫之间,而伟大的创作者,必须时刻准备在火焰中检验自已的真诚!”

不得不说,这些学院派确实很懂阅读理解。

其他人还在讨论剧情本身,他们已经开始深究影片的意象与内涵。

就连史杭都忍不住开口:“你们说,梵高看到的那个‘怪物’,究竟是真的,还是他自已幻想出来的?”

史杭记得很清楚,杀死看不见的“怪物”之后,梵高咳血指着正在褪色的星空,说:“星星……恢复正常了……”

当时给的画面,非常直接,确实是一片褪色的星空。

从极其抽象的超现实特效渲染,转变成正常人眼中的星空。

史杭总感觉,这里面似乎有什么深意。

不是艺术层面上,而是他想起了方导构建的SCU,基金会电影宇宙。

按照他对方导的了解,方导向来很喜欢对不同电影进行串联。

可这部影片,没有片尾彩蛋,让他有些不太确定。

“我觉得是幻想。”张小贝肯定道,“麦田里那一枪,明确击中了梵高的胸口,他应该是想通过死亡成就自已的艺术价值!”

真的吗?

史杭面露狐疑。

毕志非有不同意见:“其实真假并不重要,因为在梵高眼中,那个‘怪物’就是真实存在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