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零读书网>都市>二臣贼子> 第032章 火候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032章 火候(1 / 2)

第032章火候

李爻回都城第一次上大朝。那股熟悉的乌烟瘴气顿时扑了他满头满脸。

朝上第一件大事,是三法司汇报爆炸案的调查进度。

刑部尚书和大理寺卿私下不大和,却因为延报十里亭被炸的消息,同被罚了三个月俸禄,面上的难兄难弟再大的别扭也得先放放。

他们夜询豫妃身边的人,让三司总捕顺着订购烟花的线索一路摸到了暗作坊,带人去查抄时,那地方早已人去楼空,地上留有湘妃怒的细末写的“哈哈”俩字。

三司总捕的鼻子当时气歪,皇上听完,鼻子当殿要歪。

他暴怒。倾注国库真金白银研究出来的新型炸/药,居然如此轻易流传出去!

此等恶徒还胆敢挑衅天威!

他当即下令把工部尚书霍庸和侍郎陆缓暂革职务,禁足府中待查。

事情果然向着李爻预料的走向发展。

这案子一日不查清,工部便不能再进行火器研制。

“陛下。”辰王赵晸出列行礼。他极少在朝上发言,多数时候是安静做个背景板的。

“辰王兄有话说吧,不必多礼。”皇上捏着眉心,一副焦头烂额的模样。

“此事明显有人蓄意为之,意在阻挠我朝军备叠更,若真将研发停滞,岂非正中对方毒计?眼下不如单辟一块密闭场所,令陆大人带人封闭其中,继续手上的工作,待三法司诸位大人将一切查得水落石出,便会好了。”

这是个妥善之策。

“皇兄,”嘉王也出列,他是平时上朝可以站着冲盹的人,今儿都说话了,“辰王兄办法虽好,却不万全,若这研究成果正是陆大人流出去的呢?岂不是怎么防都防不住。”

他说到这,看户部尚书看了一眼,嗤笑道:“前几日喝酒时,还听任大人抱怨没钱呢,怎能损耗国库的钱财给他人做嫁衣!”

辰王还想再辩,皇上截了他的话茬:“好了,二位的意思朕都明白,此事先搁置两天,待三司的诸位稍微捋清因果,再做安排吧。”

“晏初。”他突然叫李爻。

人前人后他总是极少称李爻的官职。

李爻出列行礼:“微臣在。”

“晏初五年前离朝,暗赴江南,一举破除胡哈人扰乱边防的不死野心,如今胡哈易主,边患暂平,晏初也终于能官复原职了。”

这套说辞大面上过得去,群臣听出皇上的表彰之意,纷纷转向李爻,行礼口称“恭贺李相凯旋还朝。”

皇上回手示意,樊星端了只玉盘子来,红缎子掀开——一枚系着绛紫色绶带的金色印章,周围放着九枚半片的兽象铸符。

“这是你右相的紫绶金印和九枚梼杌符。朕一直空悬着相位,等你回来,如今东西还你。”

樊星端着盘子到李爻面前,双手奉上。

皇上又道:“最近出了爆炸案,都城内外的军事巡防你也多看看,你虽居文职,却是难得的帅才,阵前韬略莫要放下了。”

晋朝没有太尉,也不设兵马大元帅,事由源于前朝。

前朝灭国,一半是国君作的,另一半则因为太尉为武官之首,军权独横,就连国君都左右不得。

几场战役中,前朝太尉决策失准,终至满盘皆输。

有了前车之鉴,南晋朝中左相司文,右相司武,为免右相换汤不换药,独大善专,先帝铸了一枚掌武令和一套梼杌符。梼杌符共九枚,全部一劈为二,一半皇上掌管,一半右相掌管。兵将依照四方四隅和中央禁卫分列九军,由各军将领带着。

寻常时期,九军将领自有兵符,做操练、防卫之用。

待到战时,哪位将军挂帅,便由皇上和丞相同时给予相应的梼杌符,军队才得以被彻底遣动。

但这样做,也自有弊端,便是大战来时,统帅略有势弱,便极易被架空,至使驻军各自为政。

而那枚掌武令则意在统天下军,由皇上私藏,非必要时绝不拿出来。

皇上见李爻把东西接了,被湘妃怒噎得不顺的气,顺下半口:“再无旁事,都散了吧,”他又想了想,“三法司的几位留下。”

李爻下朝,先去中央禁军衙门,跟几位将军喝茶唠了会嗑。告辞之后,琢磨着今日来不及去驻军营地,便转去了兵部。

兵部的值守衙役见丞相大人来,当即把一众官员全吆喝出来远接高迎。

李爻免去众人的虚礼,只拉着个书记,说想看近年四夷布军的变化,让人带着去了卷录室。

他醉翁之意不在酒。

这些年光凭花信风在他耳朵边念叨,四夷的布军变化他心里就有数。

他是惦记着信安城的旧事。

李爻细细回忆当年,信国公当时被羯人刺客打了个措手不及,可再如何狼狈,怎至于落得要夫人带着儿子逃命的地步?

而且当日他们逃命不往最近且城防完备的渝州去。

为什么?

李爻扬手从高架拿下“奉元五年”的《军更案录》,摸出帕子掸掉浮土,迎着光翻查,果然看到“信安城变”的字眼,由索引翻到正文时,眉头一收——

兵部的《军更案录》主要记录各地驻军的重要活动、更变日志,是有固定格式的,繁复具体至极。

可信安城易主这么大的事,记录不仅只字没提羯人刺客自戕,更连驻军的调配对策都没有。只简单一句话:信安城内无暴乱,信国公及夫人亡,世子贺泠不知所踪。

避重就轻,太明显了。

李爻坐在静室的微光里,合上眼睛,回忆救下景平之后……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