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38 章(1 / 2)

第38章

第36章

第二天起来时姜云瑶和顾明月默契地没有提起昨晚的任何事情。

顾明月一般起得比姜云瑶要早一些,她早上要做的事情比较多,也习惯了早起,院子里的热水基本都是她去大厨房要的,也能借着这个机会去和方中意说上两句话。

一大早起来以后从主院到大厨房的路上她就碰到了一行人,形色匆匆的。

她起先没细看,但看服饰都是姜府的家丁,还以为是府里临时又出了什么事情,只是等那行人从她面前过去了,她的鼻尖才隐约闻到了一丝血腥味。

她越想越觉得不对劲,等回了院子里姜云瑶醒了以后她连忙把这事儿告诉了她。

姜云瑶一边洗手一边一愣:“你是说,你觉得那些人不像是咱们府里的人?”

顾明月点头:“是呀,虽然我没见过旁的人是什么样,府里的人是什么样我还是知道的。”

姜府虽是大户人家,却也不过是普通人户,安氏管下人是用的侯府规矩,但她也知道普通人家是什么样子,并不会过分苛责下人,姜家的下人有规矩,但称不上训练有素,甚至有几分松弛有度的意思。

早上她碰见的那些人可不是如此。

姜云瑶可不会觉得顾明月是无的放矢:“那你瞧见他们往哪儿去了没有?”

顾明月细想了一下,主院在北,大厨房在东,那些人应该是到东北角上去:“倒像是要去谭姨娘院子里的方向。”

姜云瑶蹙眉:“外男可不会进内院,谭姨娘住的地方离父亲那里近,不会是父亲回来了吧?”

她顾不上梳妆,连忙去了安氏那里。

安氏也已经起了,她起得更早,这两日心中忧虑,几乎没有怎么睡觉,猛不丁听见姜云瑶说有陌生人进了庄子,吓得脸色惨白,转瞬又只剩怒意:“真是反了天了,府里头进了人竟也没人来通报!”

她正要叫吴妈妈去拿人,却听见姜云瑶平和的声音:“母亲别急,庄子上头的人都是自己人,还有门房,若真是来了陌生人,那些人早就来报了,更何况明月说那些人看着都有些功夫在身上,身上又带着伤,总不能个个都是跳墙进来的,若是跳墙进来,又何必穿着咱们家下人的衣服,又不避着人还能让明月当头撞见?”

她说话一向便像是白开水一般,很轻易能抚平人的情绪,安氏理智回笼,也觉出了不对。

她叫顾明月到跟前仔细回忆一番那些人有个什么特征。

顾明月也算能经住事情了,若是换做从前只怕连擡头都不敢,这回却相当稳重,闻到血腥味以后就察觉到了不对,等人从她面前走过去了她就擡起头把那些人仔仔细细看了几遍,这会儿安氏问,她也能说出个一二三来。

“回太太的话,那些人身上都没带着利器,手里也没提任何东西。”就是这样她才觉得奇怪的,一大早府里来往的家丁多很正常,但大多数手里都拿着东西,簸箕笤帚,或者是提着热水,“他们人是聚在一块儿的,很紧密。”

顾明月的思维让她只能从下人的角度去思考:“但若是府里的仆人,大家都应该分开走才对。”

他们府里各院的丫头们是跟着太太、姨娘和姑娘们住一个院子里的,因为有时候要值夜,或者是主子们有什么事情要交代,除了这些人以外,那些洒扫小丫头还有家丁,比如从前的顾明月就是住的大通铺,五六个人住一间房,早起的时候统一出门,然后再分散了去做自己的事情。

家丁也是如此,早上的时间紧,绝不会出现好几个人聚在一起的情况。

她只能说出这么多东西来,安氏和姜云瑶对视一眼,彼此都察觉出了另外的东西,安氏问:“他们中间可有人和他们不一样?”

顾明月倒是愣了一下:“好像是有一个人不一样,他格外矮一些,嗯……和大少爷差不多高。”

她没看清脸,但一眼瞟过去的身高还是能看清的。

其余人都差不多高,唯有走在最中间的那个人矮一些,只到别人肩膀那里。

安氏头一个反应是姜玉琅回来了。

姜逢年走的时候不仅带走了一半的家丁,还带走了姜玉琅,若是姜玉琅在外头受了伤,姜逢年确实会把姜玉琅送回来才对。

可转瞬间她又觉得不对,姜玉琅再怎么样都是自家人,就算受了伤回来,也会到她这个嫡母这里来一趟,再说说外头的情况,而不是就这样闷声不吭。

姜云瑶看见她眉头皱得死紧,只能开口道:“母亲也不必太过纠结了,来的到底是谁,咱们派个人去瞧瞧就是了。”

在她们自家的庄子上可比之前在寺庙里安全多了。

安氏本来立刻便要动身的,可转念一想自己要是去了,目标实在太明显,后院那几个姨娘从寺庙回来的时候都平平安安的,都没发觉出了什么事情,若是这会儿她带着人去了那里,只怕连她们也会察觉到不对,反而容易引起恐慌。

她一犹疑,姜云瑶立刻便发现了,体贴地道:“母亲,要不然让我去吧?”

安氏擡眉看了她一眼。

姜云瑶说:“我年纪小,去外院也有借口,就说母亲之前说要给我找个女先生,我想着到父亲那里去找几本书先回来看着,预习功课,那些人若真是坏人,看见我也不会起疑心。”

实则她的借口十分好,也是这里头最合适去的那个人,年纪小不会引起注意,她又聪慧,或许真能发现不少东西。

可安氏不想让她去冒险,她年纪太小了,这些事情根本就不该让她掺和进来才对。

她也是这个时候才发现从来了庄子上以后,姜云瑶一直在参与进这些事情里,不论是在寺庙里躲避流民的注视,还是此刻这件事里,她的参与好像并没有什么目的性,只是被迫而已,但偏偏让人察觉不到有什么不对,而她不过是个九岁的小姑娘。

安氏皱皱眉头,放缓了声音:“这些事情都交给母亲来做吧,你如今该做的就是好好吃饭好好睡觉,闲着没事儿的时候去找你大姐姐玩儿。”

姜云瑶便像是没看出来她的为难似的:“可我也想帮帮母亲,如今是府里头出了大事儿,稍有不慎就会牵连所有人,这么大的事情怎么能让母亲独自承担呢?母亲既要管家,又要操心姐妹们还有后院的姨娘们,身上的担子本就很重了,女儿们长大了,也该替母亲分担了。”

见安氏慢慢松了眉头,她又说:“再者说,如今女儿们能在母亲的羽翼庇护下长大当然是好,可女儿们却不会永远都呆在母亲的羽翼下,将来要是离开了母亲,同样遇到这样的事情,女儿们便不知道该怎么处理了可怎么办?”

安氏想了想,倒也是这个道理,姜云瑶还好些,姜云琼却已经十三岁了,再过一两年就要开始相看人家了,她肯定是不会给这丫头找不好的人家,但家家都有难念的经,难保将来她也会遇上这样的事情。

她已经被说服了大半了,姜云瑶又继续添柴加火:“母亲要是实在不放心,我带着吴妈妈去就是了,就说这事儿和母亲已经报备过了,又怕我找不着地方,便叫吴妈妈领着我去。”

安氏这回彻底放下了心,一口答应下来。

于是姜云瑶便带着吴妈妈和顾明月去了前院。

本来姜云瑶也不想带顾明月的,可刚刚她说服安氏的时候顾明月就在屋里,她一说不带顾明月,顾明月立马就用了同样的说法,只不过还加了一句:“姑娘,我才是最早看见那些人的人,只要一见了他们,我肯定是能认得出来的。”

姜云瑶都没脾气了,只能答应带上她。

而顾明月也发现了一件事——用姑娘的方式和人交流,哪怕是姑娘自己都没办法反驳诶!

她像是发现了什么新奇的东西一般,决定要跟着姑娘好好学习。

去外院的路上相当顺利,有吴妈妈在,谁也不会多问一句,不过等到了姜逢年住的院子了,她就被拦住了。

拦住她的人是姜逢年身边伺候的家仆刘勇刘管家。

姜逢年身边一共四个管家,刘管家算是不起眼的那个,和路管家一起管着内务,平常姜逢年出门都是带着姜升,赐了家姓的仆人显然更加备受信任,刘勇主要是负责和内院的管事对接。

姜云瑶没出面,只让吴妈妈开口。

吴妈妈便把姜云瑶先前说的那个借口说了一遍。

刘管家却不放人,还说:“姑娘要什么书尽管和我说,我去替您拿就是了,老爷的书房向来不进外人。”

他又朝着吴妈妈说:“妈妈也别为难我,内院里头是太太做主,外院却是老爷做主的,从前两边互不干扰,如今怎么也不该把手插到外院来。”

可见他的态度是相当强硬的。

事实上外院的人都觉得自己比内院的这些奴仆地位高些,无他,姜逢年从来没对安氏交过心,内院的事情外院都一清二楚的,外院的事情却瞒得死紧,从心理上就加重了外院对着内院的那种优越感。

吴妈妈被膈应了一下。

姜云瑶也冷下了脸。

顾明月左看右看,忽然开口说:“怎么姑娘在府里竟然算是外人么?咱们又不进去书房,只在外头等一会儿,你尽管进去拿书就是了,还是说咱们姑娘连亲生父亲的院子都进不去了?”

她鲜少有这样锐利的时候,这还是她跟孟姨娘身边的丫头学的呢!孟姨娘刁蛮跋扈些,她身边的丫头也是如此,以前她经常去三姑娘院子里送吃的,有时候经常会碰见孟姨娘和柳姨娘吵架——孟姨娘单方面的,柳姨娘才懒得和她吵架。

孟姨娘骂累了便会让她的丫头骂,顾明月碰见了好几回,时间长了也学了个皮毛。

刘管家都被噎了一下。

实在没法,他才开了院门。

姜云瑶迅速扫视了一遍,也不知道是不是他们在外面僵持得有些久了,里头的人得了消息藏起来了,至少姜云瑶是没看见有什么可疑的人。

她看了顾明月一眼。

顾明月也试图找到熟悉的人,但没找到。

刘管家已经进了书房,书房都是锁着的,外头两把大铁锁,钥匙就拴在刘管家的腰带上,她们站在外头看了一眼,也没发觉有什么不对劲的。

但这种正常本身就不对劲,这个时间点院子里本该是有下人在洒扫的,但院子里空无一人,院子里的落叶都还在呢。

别庄比起中京城的姜府要大一些,也足够姜逢年单独住一个院子,这院子里有好几间房,姜云瑶从来没来过,但也知道若是存心想藏人,还是容易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