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48 章(2 / 2)

缺了牙,那个小丫头回来以后说话都漏风,被笑了两回,连话都不敢说了。

顾明月可不想和她一样。

但糖葫芦又实在很好吃,这家的糖葫芦不是齁甜的那种,而是一种清透的甜,像蜜一样,薄薄地裹了一层,一点儿也不腻,里面的山楂有点微酸,把甜度中和地正好。

顾明月忍不住流口水,但她实在吃得多了点了,虽然姑娘说了随便吃,她也不能真的完完全全放开肚皮吃对吧?

姑娘的月钱也不多呢。

之前安氏和姜逢年聊起姜云瑶的月钱的时候可没避着人,顾明月也听见了,三姑娘之前的月钱都被孟姨娘拿走了,一点儿都没剩下,姜逢年虽然给了姑娘二百两银子,可那也是做生意用的。

她忍痛说:“算了算了,我怕长蛀牙,你吃了吧。”

一边说,她一边看糖葫芦。

石头哦一声,直接把两颗糖葫芦丢自己嘴里,咔擦咔擦嚼碎咽进肚子里了。

顾明月:“……”

自己送出去的东西,哭着也要看人吃下去。

刚这么想着,一根签子就伸到了她面前,上头串着最后一颗糖葫芦。

石头垂眸看着她,半晌露出一个嫌弃的表情:“口水都要滴下来了,这不是给你剩了一颗?”

顾明月露了个恶狠狠的表情,一口把糖葫芦咬下来了。

姜云瑶听着后头的动静也忍不住露出了笑容。

她在附近逛了好一会儿了,买了好多东西,这会儿干脆找个酒楼坐下,慢慢品尝那些买来的东西。

顾明月的那一份已经吃完了,全程只能眼巴巴看着她吃。

大部分的东西都是家常味道,论精细当然是比不上府里厨子们做的那些的,但也各有各的滋味,真要论起来,府里那些可以称得上是很标准的吃食,就算厨子不一样,做出来的东西也是大差不差的味道,但外面不一样。

外面买的东西吃起来就是各有各的滋味了,这家的口重一些,那家的清淡一些,各不相同,吃着总有一种惊喜感。

吃着吃着,她心里就有了数。

开在百姓这里的小食铺子必定是不能做太精致的,最好有点儿烟火气息,能抚平人一天的辛劳与疲惫。

不能精致也不能不顶饱,成本也不能太高。

她迅速定下了要卖的东西。

定下来以后还要找司市报备,这就不用她自己去了,石头主动揽下了差事替她走一趟,姜云瑶自个儿带着顾明月回去了。

回去以后她第一件事是写了一张单子给安氏。

安氏倒是认真看过一遍,但她看来看去,上头的东西她都没见过。

姜云瑶这才说想借府里的厨子们用一用——挖别人家的厨子可太麻烦了,她原以为自己刚刚出门那一趟兴许能碰见个什么卖身葬父、三年龙王的事儿呢,穿越小说不都那么写的么?可出了门,愣是一件也没碰见。

她只能悻悻地回来了,靠天靠地不如靠安氏。

安氏当然没什么不同意的,她叫了吴妈妈过来,让她抄了好几份单子送去大厨房,让现在手头有空的厨子都照着单子做一做东西试试。

对于姜云瑶从府里薅人才的行为安氏没有一点儿要反对的意思。

相反,她甚至觉得很安慰——她把姜云瑶养在屋里都有半年了,这丫头终于学会张口和她要东西,而不是体贴地去替她解决问题了。

安氏心里美滋滋的。

到了午膳的时候,桌上摆着的就不是平常的午饭了,都是姜云瑶叫人照着单子做的小吃。

她还特意提了要求,不能用明火。

厨子对于厨具的应用可要比她娴熟的多,不能用明火炒锅,他们就自发研究出来了别的方式——也就是后来小摊贩们常用的铁板。

这东西也不是明火,只要用碳就可以了,挑烟少一点儿的碳放在灶里,上头再架一块铁板,只要做的不是炒菜,油烟也就没那么大了。

反正是足够符合司市的标准的。

姜云瑶让他们做的是煎饼果子。

这东西不用什么大厨,只要能掌握住火候和面的粘稠度,谁都能来做。

其实单子上不止列了这些东西的,还有鸡蛋汉堡、炒酸奶、肉夹馍之类的小吃,但大部分的厨子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做煎饼果子。

原因也很简单,好做且不费事,其他有些东西他们都不知道是什么,也不知道该怎么做。

做出来的煎饼果子也都大同小异。

姜云瑶甚至看了想笑,现代的煎饼果子放的都是什么烤肠、火腿肠、生菜、鸡排之类的东西,简单快捷。

但姜府的厨子不一样,他们不知道这是姜云瑶预备弄去开店的东西,只以为是府上的主子们要吃,一看名字是煎饼果子,想当然地觉得是煎饼里放果子。

光煎饼他们就做出来好几种,黄豆面的、绿豆面的、还有普通面粉的,姜云瑶甚至吃出来一种水果味的煎饼皮子,多半是和现代的菠菜面一样,拿葡萄捣成了汁子和的面。

煎饼里加的东西也大多都是水果——甜口的内馅和烙出来的饼配在一起,多少有点黑暗料理,要是再撒点芝士,跟水果披萨也没什么区别了。

但姜云瑶也没跟他们说过煎饼果子怎么做,倒也不怪他们,她主要是想看看古代人对这些小吃的理解是什么东西,这样回头宣传的时候要看看是不是该换个好理解的名字。

倒也有相对正常的。

姜府也是有不错的厨子的,他们做出来的煎饼果子就很接近现代的那些了,饼皮都是正常的,煎得宣软热乎,里头放的虽然不是现代常用的那些,却也是正常的东西,譬如煎烤五花肉、鱼片之类的东西。

虽然有些差距,但味道竟然也有很不错的。

让姜云瑶比较意外的是有个厨子竟然无师自通,在里面刷了一点儿酱。

酱是咸鲜的口,姜云瑶这段时间嘴也被养刁了,有时候吃饭的时候安氏也会介绍一下桌子上摆的都是什么东西,所以她很轻松就吃出来了这是韭花虾酱,选的是那种小虾干,用熬过的板油炸得酥酥的,碎成了粉拌着韭花和肉酱。

里面还有鸽肉松,这是让姜云瑶觉得最意外的,问了以后才知道原来这几天厨子就在研究这东西了。

几个姑娘这几天学规矩,每天累得不想说话,身体疲惫了,食欲自然下降了,再加上最近天气热,她们吃得就更加少了。

大厨房都要急坏了,生怕安氏怪罪他们。

姑娘们吃不下饭,他们就想法子做别的,最多的就是粥,清热下火的百合绿豆粥,再配些佐粥小菜。

吃的次数多了,总不能回回都重复,大厨房就在这些小菜上面下功夫,鸽肉松就是如此,选的都是几个月大的鸽子胸.脯肉,烤得干干的,又拿小锤子捶松了精心保存,要吃的时候拣一些出来搁在小金盒里。

放鸽肉松的就是刷了酱的那个厨子。

姜云瑶都吃了一遍,和安氏说就要这个厨子了。

做这煎饼果子的刘厨子是个相当年轻的厨子,甚至不能说得上是厨子,他原先只是姜府的一个帮厨杂工。

所谓的帮厨杂工,有一部分是大厨子收的徒弟,要从小工开始学起,有些就是单纯的帮工,前者还有晋升的可能性,后者就得看他们的天赋和眼力见了,能偷学到一点儿东西就是他们的本事,在厨房里呆久了,学的东西多了,将来年纪大了也能出去做点小生意。

刘厨子就属于后者,他是打小儿被卖进姜府的,机缘巧合进了大厨房,一呆就是十多年,平常为人勤俭,偷偷跟着学了不少东西,只是一直藏着没露出来,怕大厨子发现了把他赶走。

在府里呆得久了,他也看得明白了,指望着自己晋升是不可能的,大厨子们根本不会给他表现的机会,如果不是姜云瑶叫了人到厨房吩咐所有人都做煎饼果子,他是打算过段时间就想办法出府的。

做东西的时候他也没想别的,只是瞧见大家都做的都是一样的东西,他不想做,做一样的东西根本不出奇,还不如弄点别的。

在厨房里转了半天了,他才看见了刚做的酱,别人都做甜的,他就干脆做个咸鲜口的。

他没指望被看上,但心里也是有期待的。

谁知道还真能被看上!

刘厨子心里紧张的要命,连滚带爬地赶到了主院,他不知道三小姐是要开铺子,还以为自己要扶摇直上了。

知道姜云瑶要开铺子,他愣了一下。

心里倒也没多少失望,本来他都准备出去了的,能跟着三姑娘倒也还算稳定了,左右月钱还是府里发的,就算铺子生意不好,他也不至于活不下去。

厨子找好了,姜云瑶却没打算让他直接上,暂时还让他呆在了大厨房,让他跟在方中意身边学些灶上的事情,等杂货铺子重新装好了再送过去。

单子上的那些东西她都告诉了方中意怎么做——别人她或许还会担心一下,但方中意她还是很信任的。

方中意比刘厨子上手可快多了,等他学会了再教刘厨子,刘厨子做出来的那些试验品通通都会给姜云瑶这里送上一份,各种口味的都有。

大部分都进了顾明月的肚子。

开始吃的时候她还觉得新鲜,一顿能吃三个煎饼果子两个鸡蛋肉堡,等到吃久了,她就累了。

在新一天的试验品送上来以后,顾明月怨念了,委屈了:“姑娘,我想吃别的了。”

虽然煎饼果子很好吃,但谁也扛不住天天吃啊!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