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之前没人去驿站看管一样,这群人不敢掺和进这些事情里,一个个都在想这群盐商造反到底是自个儿受不了了造反的,还是提前就已经想好了的,若是提前想好的,那他背后站着的又是谁?那么多江南的官员牵扯进去,这些人有没有掺和进造反案里?
皇帝犹犹豫豫不敢派人,怕随便派个人出去,结果拿着兵权反而投靠了人家,到时候得不偿失。
棘手的事情太多了。
其实这本是石青枫出头的最好机会。
他有谋略,身上又有功夫,背后又干净没牵扯人,若是能把江南反叛案给平了,怎么都能挣个小将军当当。
但顾明月瞅瞅他,觉得他不是太乐意。
石青枫唾了一声:“狡兔死,走狗烹,一时的光鲜有什么用?英国公府那么大的排面和底蕴,说没不还是没了,全看皇上的心情罢了,就算我真出了头,出头以后的事情呢?”
宁怀诚都扛不住的暗杀和算计,他一个没有底蕴没有后台的平民老百姓能扛得住?那些人不过是想利用他。
他是有几分野心,想拼了命地往上爬,可他更惜命,更想活着享受权力,他不是什么正人君子,不会只图一个身后名,他有自己想守护的人,只有活下去,活着才能有更好的生活。
他看一眼懵懵懂懂又十分担忧的顾明月,心软下来:“你放心,我心里有数,绝对不会以身犯险。”
和他的想法一样的人很多,不到活不下去的时候,大家的想法都是得过且过的。
只是顾明月在想另一个可能性:“你们长官不会把你推出去吧?”
要命的事情有旁人替他做,他只享受功劳即可。
这话说得石青枫脸色一黑。
他不高兴也是因为这个,今天一去了衙门,他上头的领事官便来找他了,话里话外的意思便是要让他去江南。
顾明月看见他脸色便知道了:“你要是不想去,得想个法子才行。”
她左思右想,忽然想到一个可能性:“对了,陛下对宁大人的旨意要下来了吧?到时候是不是路上得有人和他们一道儿?”
他们也不知道是贬谪还是流放,瞧姑娘那意思,是宁大人自己去争取的,对上头皇帝的说法是他想远离漩涡,好让陛下也好做,主动把锅背到自己的身上了,让皇帝怎么处置都无所谓。
他都这样主动了,估摸着皇帝能稍微放软一些心?
可再放软,牵扯到造反的事情,也软不到哪里去吧?
顾明月猜想他所求的皇帝心软也不过是保全英国公府的家财,不用抄家吧?借口也是现成的,老夫人她们都还在。
毕竟是替自己背锅的,要真是抄了家,只怕要让人寒心。
流放是免不了的。
顾明月瞅瞅石青枫:“要不然你想个法子离开中京城?这段时间朝廷估摸着要动荡一段时间呢!”
石青枫也瞅瞅她:“是我想法子离开中京城,还是你想跟着你们家姑娘走?”
顾明月不作声,眼神却飘忽。
石青枫便指了指她手边的账本:“才进来的时候就看见你瞧着这些账本发呆了,是不是在想该不该走?”
顾明月点了点头。
她的生意在中京城做得挺好的,虽然没有什么大富大贵,却也是小富即安,挣了不少钱,也置了些家业,一时半刻要丢下来还是挺麻烦的。
但她的生意能做起来,头一个是因为石头给她提供了起步资金,当初这店铺能开起来,少不了石头给的那笔钱,后来铺子能开得火热,又少不了姑娘出的主意,从铺子里卖的东西,再到那些新颖的经营理念,都是姑娘教给她的。
到了如今,英国公府自顾不暇的时候,姜云瑶还惦记着她的生意做得顺不顺利,给她出了一大摊子的主意,便是以后姜云瑶不在中京城,顾明月都能靠着她教给自己的东西把这铺子继续做大做强,开上十年八年的。
可顾明月就是觉得不大得劲儿。
她在中京城人生地不熟,长了这么多年,除了姜府里的那些丫头还有铺子里的常客丹夫子以及虎头以外就没个旁的认识的人了,之所以扎根在这里,不过是因着姑娘在,石头也在,而她也不知道该去哪里。
如今姑娘要走,听她话里的意思,回来的几率渺茫,顾明月便一下子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临走前,姑娘劝她好好呆在中京城,好好做自己的生意,好歹为自己的将来想一想,可顾明月犹豫再三,也没松口答应下来。
熟悉的人都不在,呆着也没什么意思。
她心里的想法,石头一看就明白,他劝:“这不是一时半会能想明白的事情,东南沿海那样的穷乡僻壤,又有些穷凶恶极的江洋大盗,生意并不好做,你得考虑好自己的以后,而且宁大人和三姑娘他们未必就一定会呆在东南沿海那一带,兴许将来还去别的地方呢?跟着他们太过动荡了。”
这话便是石青枫不说,她也是明白的,是继续现在这样安逸的生活,不必为了生计发愁,还是赌一个不确定的未来,实在是很难抉择的一件事情。
再者,倘若宁大人真要有心做点什么,跟在他们身边相当的危险。
顾明月摇头:“我没打算立刻决定,你让我再想想吧!倒是你,赶紧去想办法做自己的事情。”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