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大家都在丞相府过得很忙碌,也会叫苦不迭,着不想在丞相府任职了,想要告老还乡但他们总是一边抱怨,行事很负责。
程邈站出朝班,行礼道:“臣请命增设丞相府的任职文吏。”
张苍站出朝班道:“臣附议。”
为此,廷议内的群臣又开始讨论了起来,最后这件事被定在了三百人,现如今丞相府任职的文吏一共有九十五人。
扩充到三百人,这丞相府还要扩建,不然坐不下这么多人。
这秦廷中,丞相府的人别看距离皇帝与丞相最近,但近些年来,丞相府的工作是最苦最累的,熬夜是常事,有时一年到头都看不到休沐的时候。
为此,张苍还提议要年轻人,五十岁以上的人不要。
众人又讨论起了人手问题,人手从哪里挑选。
扶苏看着乱糟糟的廷议,众人你一言我一语,似乎也在互相讨价还价。
放在别人眼中,或许会觉得这场廷议很吵很闹。
但在扶苏看来,众人各抒己见,能够将各自的方略拿出来讨论,这场廷议别开生面,十分有活力。
直到皇帝离开大殿,群臣还在争论着。
扶苏走向章台宫的后殿,知道他们商议个一两个时辰也不会有结果,便一路走着对一旁的田安吩咐道:“让人送一些吃食给他们。”
“是。”
扶苏来到后殿,这里是父皇曾居住过的地方,低声道:“其实父皇早就厌倦了咸阳的生活,这一次出去多半也不会再来了。”
田安低声道:“这里一直保持着原样。”
扶苏看到案上与地面的灰尘,多半是很久没人来过了,离开之后又让人关上门。
因忙于国事,今年的农礼在咸阳宫内举行了,扶苏来到了极庙又道:“朕的弟弟们在雍城住得如何?”
田安回道:“黑伯都照顾得很好。”
扶苏道:“近来可有人过封王之事?”
“没人敢。”
分封废了就废了,大不了治理国家累一些,增设官吏更多一些。
扶苏问道:“太学府如今年满二十,且军役满两年的人都记录下来,让王馀带来。”
田安行礼道:“王夫子很早就想来觐见了。”
扶苏道:“明日就让他来一趟。”
“这就去吩咐。”
丞相府的文吏要从太学府挑选,国家需要大量的预备官吏以及大量的相关人才。
因此,知识的传播一定要广,且传播的权力一定要牢牢掌握在国家手中,如此才能养出需要的人才。
太学府就是一个储备站,在那里被记录的学子,都是出类拔萃的。
论能力……扶苏想要善于学习且勤奋的学子。
直到下午时,章台宫内正在争论的群臣这才各自散去。
之后正在极庙的扶苏又看到了蒙恬递来的文书,屯田实边之策交由武威县县令娄敬主持,由守备大将军涉间安排将士垦田。
这是农忙时节的大事,要在耕种时节开始前就送去河西走廊,不然会耽误耕种的农事,扶苏看罢就让人送去了北方。
即位有三个月了,扶苏穿着一身黑袍站在历代秦王的牌位前沉默不言,皇帝是一个治理国家的职位,扶苏更愿意将它当作一份工作来看待。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