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铮、卢植、皇甫嵩三人闻言,相视一眼,俱是开怀而笑。
房子之中,一时充满了老友即将同行的轻松暖意。
三日后,天光微熹。洛阳东门在沉重的绞盘声中缓缓开启,张铮麾下大军秩序井然,鱼贯而出。旌旗在晨风中猎猎作响,将士甲胄鲜明,在微弱的曙光中反射着冷冽的寒光。
队伍的核心,是几辆特意准备的宽敞马车,卢植、皇甫嵩、蔡邕三位当世大儒,以及伤势未愈的徐晃,皆安坐其中。
张铮勒马驻足,看向一旁的贾诩,沉声道:“文和,你当真不随我等返回并州?”
贾诩神色平静,拱手深施一礼:“大人厚意,诩心领。
然昔日诩曾立下承诺,定要将长安城完完整整献于大人座前。如今正是履诺之时,诩,当西行入长安!”
张铮凝视贾诩片刻,见他目光坚定,只得轻叹一声:“也罢!文和意决,我不再强留。
唯有一点,你务必谨记,自身安危,重于泰山!若事有不谐,即刻抽身撤回并州!
纵使拿十座长安城来换你贾文和一人,于我张铮而言,也是亏本买卖!”
贾诩心中暖流涌动,郑重应道:“大人爱护之心,我铭感五内!请大人放心,诩定当谨记教诲,必兑现承诺!”
“虎子!”张铮朗声唤道。
“末将在!”亲卫统领高虎应声策马出列。
“即刻从卫队中,点选五十名精锐,再调十八卫随行!由你亲自统领,护送文和先生西入长安!”
张铮目光锐利如刀,语气不容置疑,“记住,文和先生之安危,便是你等第一要务!若有差池,唯你是问!”
“末将领命!人在文和先生在!”高虎肃然抱拳,声若洪钟。
贾诩虽投效未久,却也深知高虎身为张铮卫队统领,更是其生死相托的兄弟。那“十八卫”更是精锐中的翘楚,专门执行最艰险的任务。张铮竟将如此心腹力量派来护卫自己……
“大人……”贾诩喉头微动,一时竟不知如何表达这沉甸甸的托付之情。
张铮大手一挥,截断了他的话语:“好了!大丈夫行事,不要婆婆妈妈!我只要你与兄弟们早日平安归来!去吧!”
贾诩与高虎不再多言,向张铮及众人郑重抱拳辞行,随即率领数几十名精锐骑士,拨转马头,向着西方晨曦初露的方向,绝尘而去。
张铮驻马于城门之外,最后回望了一眼这座巍峨却已满目疮痍的帝都。
薄雾缭绕中,洛阳城楼的轮廓在晨曦里若隐若现,恍如一场即将消散的旧梦。
“大人,诸事已备,全军整装待发!”张合策马上前,沉声禀报。
“好!”张铮目光从远去的西行小队收回,猛地调转马头,剑指北方,声音斩钉截铁,响彻云霄:
“开拔!目标—并州!”
霎时间,如雷的马蹄声、辚辚的车轮声汇成一股磅礴的洪流,卷起漫天烟尘。这支庞大的队伍宛如一条玄甲长龙,沿着北方的官道蜿蜒前行,渐行渐远,最终彻底融入苍茫的地平线之中。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