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醒过来的倪土看着孙思邈焦急的模样,突然想起自己在现代学过的微生物知识。
“孙先生,或许我们可以从微观层面寻找答案。”他有气无力地拿出自己穿越时带来的简易显微镜,又从水样中提取出少量液体,放在载玻片上。
当孙思邈透过显微镜看到那些蠕动的病原体时,惊得瞪大了眼睛:“这……这是什么怪物?竟如此之小,肉眼根本无法看见!”倪土解释道:“这便是引发瘟疫的元凶,我称之为病原体。只要我们能找到对抗它的抗体,就能治好瘟疫。”
可如何提取抗体呢?倪土陷入了沉思。他想起现代医学中,常通过康复者的血液提取抗体。“孙先生,我正好也被感染了,抽取我的少量血液,从中提取抗体,再注射到其他病人体内。”孙思邈虽听不懂“抗体”“注射”等词,但大致明白倪土的意思,点了点头:“此法虽奇特,但不妨一试。”
可问题又来了,没有针管和注射器,怎么注射?倪土环顾四周,目光落在墙角的竹子上。“有了!”他立刻命人找来几根粗细均匀的竹子,用刀削成细长的竹管,又将竹管一端削尖,用火烤硬,再用棉花和酒精(他用蒸馏法自制的)消毒。接着,他用兽皮制作了一个简易的活塞,装在竹管里,一个简陋的“竹制针管”就做成了。
孙思邈看着倪土手中的竹管,啧啧称奇:“倪先生真是心思巧妙,竟能做出如此精巧的器物。”倪土笑了笑,立刻撸起袖子,先用酒精对自己的手臂消毒,然后用竹制针管抽取了少量血液,再将血液中的血清分离出来(他用纱布和漏斗进行简易过滤)。
接下来,便是给病人注射抗体。第一个接受注射的是之前那位呕吐的重症病人。倪土小心翼翼地将血清吸入竹管,对准病人的静脉——他凭借现代医学知识找到静脉位置,缓慢推入。孙思邈和村民们都紧张地围在一旁,大气不敢喘。
过了约莫一个时辰,病人的脸色渐渐红润起来,呼吸也平稳了许多。又过了半天,病人竟能坐起来说话了!“我……我感觉好多了,身上也不疼了!”病人激动地喊道。村民们顿时欢呼起来,孙思邈也激动地握住倪土的手:“倪先生,你这法子,真是神了!”
接下来,倪土和孙思邈又用同样的方法,给其他重症病人注射了抗体。奇迹一个个发生,原本奄奄一息的病人,渐渐都恢复了活力。短短几天,瘟疫便被彻底控制住了,除了这个小山村,方圆数十里渐渐恢复了往日的生机。
这天,孙思邈与倪土共同在路上慢行。
帮助几十个村子的村民治疗瘟疫,孙思邈奇异地问道:“倪将军,你这一身奇特的医术,究竟师从何人?为何你的想法与常人如此不同?”
倪土看着孙思邈探究的目光,犹豫了片刻,终于还是说了谎话:“孙先生,实不相瞒,我是跟一位世外桃源的仙人所学。之前之说听说,这次还是首次实验。”
孙思邈闻言,先是一愣,随即哈哈大笑起来:“难怪倪先生有如此奇思妙想,原来竟是来自仙人!看来,这世间的学问,真是无穷无尽啊!”
倪土也笑了,他知道,自己与孙思邈的这段抗疫情谊,将会成为他在大唐最珍贵的回忆。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