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显富和黄芬两口子力气都不小,对比起来,李有荣一家四口,其中李云甜和李春生一样在读书,李有荣力气是大,王秀兰的力气就比不上黄芬了。
李家没分家,也没人乐意分家,一大家子这样相处着还挺热闹。
去年年前老太太冷不丁说不拿钱票了,让各自收着,吓得李明忠几人还以为老太太要分家,最后才知道是老太太不乐意捏着钱了。
所以现在周桂红王秀兰和黄芬手里都有钱,虽然没有票,但镇上供销社也不是所有东西都需要票的,更何况在农村,想要什么可以和别家交换。
李建国结婚,周桂红给他分了钱,到底是成家的人,婆婆都放手了,自己可不能做恶人。
李明忠三兄弟没分家,只是分了钱粮,每年要给老太太孝敬钱,粮食大伙儿还是决定放在一起吃,没必要分那么清楚。
王秀兰手里有了钱,之前还跟别的生产队换了布票,又找老太太买了几尺布票,这会儿回娘家,也是因为娘家嫂子有亲戚在供销社工作,找她买点好看的布料。
家里其他人下地干活,李春生见不得李有荣那么累,也跟着一起去地里帮忙,家里就剩老太太和李云舟。
李云舟拿着课本到堂屋看书,陪老太太纳鞋底,顺便把高二课本上的重点知识划出来,之后给李春生简单过一遍。
帮着辅导哥哥姐姐学习,李云舟不觉得麻烦,兄妹俩都是有眼色的人,嘴甜脑子不笨,遇到不懂的仔细讲解两三次就明白了,之后也能牢记。
用李显富的话说,这个家没有极品白眼狼,相处和谐,能帮着点就帮着点,反正三人没几年就要走了,李春生和李云甜读出来,以后找个好工作,对家里也是好事。
想着动荡还有几年,这段时间李显富换东西之余,也在走陈冬那边的关系。
陈冬就是干旱那年,李显富在山里救下来的男人,家住镇上槐树街,人是煤厂正式工。
之前李云舟回来,李显富换上‘千变万化’,去镇上找陈冬,托他留意煤厂招聘,借口自然用的是帮亲戚,至于亲戚是谁,自然是李显富本人。
煤厂上班,也就文职有文凭要求,煤厂车间的工人多是要求力气大的人,毕竟要铲煤,力气小干不来这活儿。
李云甜和李春生能读书,以后不差工作。
反倒是李建国和李建设,两人还小,在地里挣工分能挣多少,不如想法子去厂里,哪怕做个临时工,一个月也有十几块的工资,不比在地里挣的多?
当然,这想法李显富没有说,事情没办成之前,说出来平添空欢喜。
自打那次用‘千变万化’找过陈冬之后,后来见面李显富恢复本来样子,有意接近之下,渐渐的两人处成了兄弟。
在陈冬眼里,李显富是全家救命恩人的亲戚,不能报答恩人,那就把恩情报答在李显富这个受恩人看重的人身上。
对李显富托付的事,陈冬相当看重,又是私下送礼又是请车间主任喝酒吃肉,就怕厂里有招聘指标主任给别人了。
好在陈冬有先见之明,在李云舟高考回家一周后,煤厂有两名车间工人铲煤渣的时候伤了手,要找人替工两个月。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