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允许儒学与农学所有学子,前往工学听讲!”
朱元璋直接下令,他对刘英很是自信。
听到这话,范常自是不再客气。
直接命身旁一众夫子,都前去召所有学子。
他虽很想恢复宋时学堂之制,但对工学,也是难以接受。
这次,若是刘英这位军师讲不出个东西来。
工学在学堂,休想有任何地位!
很快。
工学讲堂外内,便挤满一众夫子,还有一些农学学子。
至于那些儒学学子,只能趴在讲堂外。
谁让工学与农学人少,是难兄难弟,只能占据一角,抱团取暖。
而儒学,则是相距较远。
将黑板搭在木架子上后,刘英直接开讲。
“诸位夫子,学子,咱名刘英,字雍泰,学堂学录,也为滁州红巾军师!”
“诸位既然进入学堂,那也当知,工学与农学,是咱力荐大帅所设。”
“诸位可能有疑惑,天下不论是掌权者,还是世家大户,或是读书人,都只尊儒学。
农学与工学,向来不被尊重,甚至还遭到鄙夷,觉得是无用之学!”
“但,咱觉得,农为国本,农学必须设立!”
“工学……”
“工学亦为伟大学科,是王朝发展强大的学科,应被重视!”
这时,已经有夫子面露不愉,准备出声反驳。
刘英直接制止。
“诸位莫要反驳,听我说完便知!”
“咱认为的工学,便是格物致知之学!”
“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
“无论是晦庵先生、还是存斋先生,他们认为皆主张格物致知!”
“然,这两位先生认为格物致知,是在提高道德修养!”
“但,经过咱的钻研,格物致知不仅可提高道德修养,还可提高对自然物理的认知!”
“众物必有表里精粗,一草一木,皆涵至理。”
“格物致知,可用于工学,创造诸多有价值之物!”
“如,咱身后这件用黑漆刷涂的木板……咱称它为黑板……”
说着,在上百人目光下,刘英拿起一根手指长短的小白棒,很是顺滑的在黑板上,写下黑板两个大字!
很白,但却很清晰!
“黑板?”
“那个小白棒是何物?”
“为何能在木板上书写的这般顺滑清晰?”
“以后,若是在所有讲堂都放上这么一张黑板,那岂不是……”
讲堂内,都是经验丰富的夫子。
看到黑板上的字,瞬间便能想象到,这种黑板,对他们教学的益处!
一个个,顿时激动了起来。
“这位,这只是格物致知的一个随便发明!”
刘英轻轻一笑,又道:“现在,咱还有第二件物件!”
说着,将面前桌案上的布袋打开。
所有人顿时满脸好奇,盯眼看去。
一堆雪白透亮,颗粒分明的盐粒便出现在他们面前。
“盐?”
“不像!”
“不应是盐吧?”
但,哪怕是范常,都有些不敢相认。
时常有很多地主大户,甚至是官吏豪商给他送一些稀罕物。
但他从来没见过,这般漂亮的盐!
“学录,这是何物?”
一个夫子满脸好奇的问道。
“盐!”
刘英直接承认,“此盐,乃是咱用格物工学,制出的精盐!”
“嘶……”
讲堂内瞬间响起一阵惊呼声。
“精盐?”
“这怎么可能?”
“我什么精盐没吃过,但从来没见过这般好看的精盐!”
“范公,不知您可有见过?”
“闻所未闻!”
……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