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零读书网>网游>大明从资助朱元璋开始> 第421章 论乡绅儒士如何生财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21章 论乡绅儒士如何生财(1 / 2)

“天下儒士,自幼求学之艰,耗费之高,已为共识!

束脩之费,文房耗材,典籍购置,科考盘缠,书童奴仆……如此种种,仅靠收租,难以维系!”

“如此,才衍生出种种欺压盘剥百姓,兼并田亩之恶事……愚以为此乃最为愚蠢之行为……”

“自古,赚钱之最,当以行商……”

“然,朱子却斥商贾为逐利忘义之辈,如寒霜覆野!但却接受海商蒲寿庚资助建石井书院,岁收香舶税银三千两养士……

张子主张市肆之官,不可轻授,但其横渠书院岁费半数来自凤翔酒商捐助……”

“种种大儒轻商言论,却恰似苏州园林中的旱船摆设,恰似苏州园林中的旱船摆设,又在现实中享受漕运便利。

岂不知,朱熹书院梁柱上的盐商捐资铭文还在否?”

“愚不知,如此吊诡现象,是为何来?以至于道德理想与现实需求之分裂。”

“愚以为,儒商本同源,义利相生。”

“天下儒生皆以言利为耻,乃是公义。观《周礼》九赋,关市之征列于邦用;《孟子》称“通功易事“,未尝绝市廛之论。”

“先秦典籍《尚书·酒诰》载:‘肇牵车牛远服贾,用孝养厥父母。’商贾起源本与孝道相系……”

“孔子周游列国,子贡结驷连骑,以资师门,此乃儒士与商贾之相融。”

“司马迁曾在《货殖列传》中直言:布衣匹夫之人,不害于政,不妨百姓,取与以时而息财富……”

“士农工商谓之四民,其说始于管子。三代之时,民之秀者乃收之乡序,初未尝有士农工商之分……”

“朱子又注《大学》,‘生财有大道’,特揭‘为之者疾,用之者舒’之要,岂非以商道暗合天理?”

“明道先生程颢知晋城,立‘市易法’平谷价;范文正公置义田,半赖苏杭绸缎之利。

绍兴六年饥,浙东豪商运闽米十万斛,活民百万,此非商贾之功乎?

儒者空谈井田制,终不及商贾漕船一粒之实……”

“管子云:仓廪实而知礼节。商贾通九州之货,实为礼乐之血脉。王荆公变法,特置市易务。今有腐儒犹诵君子固穷,却坐食漕粮;空谈重本抑末,而不知江南织机一响,可抵北地万亩禾黍……”

“天下儒者可知,吴王设白盐、石泥、玻璃、火药炸弹……

凡此种种,所赚几何?可活多少百姓?”

“伏愿天下儒者,观子贡之瑚琏,思端木遗风;效陶朱之泛舟,悟天道盈亏……”

“名士吟诗作画,所卖商贾之钱财,可换多少束缚?多少笔墨纸砚?多少典籍盘缠?”

“儒士精通典籍,智慧超绝,若是经商,办实业,为百姓提供赚钱养家之活计,为国家缴纳商税,为自家赚取读书之财……”

“商通难得之货,工成可用之器!真正伟大的文明,绝非将义与利置于对立的两端,再去压榨乡邻。

而在于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结合,在于共生!”

“四民异业而同道。儒士有教化蒙昧,教化天下之责,为何不教化商贾之逐利思想?……”

“若使商贾铸银为墨,化利为义,较之腐儒空谈格物,孰为真儒?”

“国富在民智民德,而民智民德又资于物质之进境。

谁言天下唯有武将可开疆扩土,士大夫与商贾相结合,出征满意,以货物钱财为武器……”

“诚能如此,则义利双行,王霸并用,圣人之道,其在斯乎!”

……

这篇文章写完,又用了九张纸。

刘英看了一遍,顿时觉得神清气爽。

直接从一旁拿一块镇纸压住,直接起身,前去睡觉。

一夜,睡的极为踏实。

翌日,日上三竿,刘英才起床。

慢悠悠吃完早膳,将那十多页纸张放进木匣,径直前去吴王府。

在吴王府。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