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英急忙摇头,“现在卖去的粮食,还不知道会进入谁的肚子之中呢。”
“那雍泰之意?”
“殿下,我准备扩建一下应天书院,多招收一些河南,或者北方的学子。”
“应天距河南那么远,能来几个学子?刘福通与张士诚他们,也都急需读书人,他们如何愿意放人?”
朱元璋微微摇头,对刘英的计划,不抱什么希望。
“殿下,能救一个算一个。”
说着,刘英笑了笑,继续说道:“殿下,这样也可从北方,多搜刮一些治国贤良,或搜刮一些大匠。”
“嗯?”
朱元璋目光大亮,“原来雍泰是这般打算?”
“正是!”
“殿下,微臣觉得可以一直从北方搜刮读书人了。”
“雍泰还有别的打算?”
“殿下,这两年下来,南方的一些贤良之才,差不多都已进入殿下麾下。
如此,想要贤良之才,只能去北方找。”
“确是此理。”
朱元璋微微点头。
“另,若日后刘福通打不过蒙元,还需吴国兵将北上之时。
这些从北方来的读书人,便可发挥最大作用。”
“嗯?”
朱元璋神色一凝,紧紧盯着刘英。
“雍泰,刘福通打不过北方的元军?”
刘英微微点头,“微臣觉得打不过。”
朱元璋急忙再次问道:“还有张士诚、张明鉴他们?”
刘英道:“殿下,微臣觉得他们三个加起来,也打不过。”
“这……”
朱元璋忍不住深深吸了口气,又问道:“雍泰觉得,他们何时会败?”
“殿下,蒙元残余的精锐大军,都在北方。刘福通与张士诚他们,并不能精诚合作,甚至还经常有争粮、争城之事。”
“快了?”
朱元璋下意识问道。
“对!”
刘英微微点头。
朱元璋没有继续多问,直接说道:“如此,雍泰尽管放手去施为。”
刘英没离开,而是继续说道:“殿下,为了可多招来一些北方读书人,微臣准备给那些商贾一些好处。”
“嗯?”
朱元璋再次一愣,“还要给那些商贾一些好处?”
“对!”
刘英说道:“殿下,只有那些商贾才对北方熟悉,哪有贤良,这些人如何来应天,都需要他们去寻找,运送。”
“嗯,那是得需要他们,雍泰准备如何给那些商贾好处?”
“殿下,微臣准备设奖励。”
刘英想了想,便说道:“如果他们带回一个自愿来应天的北方读书人,可赏五贯钱;或多给他们一石海鱼份额,或多给一石的白盐份额……”
“另,为了让那些读书人自愿来应天,也可给那些读书人一些好处。
只要他们来了,可给他们一间房屋入住。
要是有家人,便租给他们一家二十亩良田。
住满三年,他们便可得到应天户籍,并分发永业田。”
朱元璋有些疑惑,“雍泰,很多读书人在北方,家中都有着大量的良田与铺肆,你只给这么一些,他们真的愿意?”
“殿下,也有家贫的读书人。另,很多读书人,也都懂得,不能将鸡蛋全部放在一个篮子里……”
“北方多兵灾,还多天灾饥荒,应该会有一些读书人喜欢前来。”
“如此,便按照你的法子,去让那些商贾找找。只要带来一个北方贤良,咱都是大赚。”
“殿下英明!”
……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