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善长再次劝道:“殿下仁政治国,使我吴国兵强马壮,仓满廪实。
如今整个南方都已为吴国疆域,张士诚、张明鉴、徐寿辉、韩宋他们,面对蒙元攻伐,一个个节节败退。
唯有殿下站出来,登基称帝,率天下汉家百姓攻伐蒙元,才是天下汉家百姓所期待之事。
还请殿下顺应万民之意,择日登基……”
“云南未收复,西有四川、北有山西、陕西、河南、山东等人,还有蒙元未灭,咱功劳不足,德行也不够……”
不管李善长怎么劝说,朱元璋都是不同意。
劝了几次。
李善长就退了出去。
但是,翘首等着李善长消息的一众官员,一个个可是急坏了。
等到李善长出来,纷纷问结果。
听到朱元璋不同意,一个个都是满脸失望。
而在王宫内。
听着郭英的禀报,朱元璋一脸得意。
对于这事,他心里跟明镜一样,他不管是吴王,还是皇帝,都是住在宫里,每日辛劳处理政务,准备攻打蒙元。
至于外面那些官员,他要是登基了,就得封赏,修建相匹配的府邸、俸禄。
他就要看看,这些人能急成什么样子,还能做出什么事。
几日后。
李善长就带着一众辅臣,还有一众官员,入宫请求。
“殿下的谦让之德,早已经闻名于四方,感动神明。
希望殿下为了百姓生计,早日顺从群臣的请求。”
朱元璋神色稍缓,但还是说道:“中原尚未平定,战事尚未停歇。
我想等天下平定后,再议此事。”
再一次,李善长等众官退去。
只是,回去后,李善长就有些头痛了。
他已经用了仁政、国富、兵强、德行的理由。
现在,就剩下最后一个理由了。
但,这最后一个理由用什么?
等大军攻下云南?
还是攻下天完,或是攻下河南、山东等地?
但是,若攻下这些地方,至少要等一两年,甚至还需要一个合适的理由与机会。
只是,现在已经开始劝进殿下称帝,让他们再等上一年半载,这他们怎么能容忍?
李善长和一众往日,很不喜欢动兵征战的官员,都恨不得带兵,杀向云南,或是杀向徐寿辉、张士诚这些人,让他们投降吴国,劝朱元璋称帝。
这些事,自然也都传进王宫内。
朱元璋看着哈哈大笑,能看着这些文官着急,他也很乐呵。
但,一连着好几日下来。
李善长与礼部、翰林院那些官员,还都没到一个理由。
朱元璋也有些开始着急了。
一边心中埋怨,这些官员无能,一边派人将刘英召了进去。
听完朱元璋的话,刘英轻笑一声。
“殿下,您的基础在百姓之中,在那些读书人之中。
李先生他们若没好的理由,只需将此事传出去!”
“不出几日,应天数十万百姓,都会劝谏殿下登基称帝。
应天书院那两千多学子,也都会下山,劝进殿下登基称帝。”
“善!”
朱元璋顿时放心了。
几日后。
李善长等人还是没找到合适理由,一条关于文武百官劝进吴王殿下称帝,殿下两辞不就的消息,传遍整个应天。
听到这个消息。
反应最大的便是应天书院上那些读书人。
接着,便是应天城内那数十万百姓。
……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