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茂接着说:“铁弦可以称得上是忠臣了,却落得了这样的下场,尤其是方孝孺,全族八百多人啊,
自古以来,灭三族,就是重罪了,
灭九族,都是极少有的,像朱棣这样灭了方孝孺十族的人,在历史上,恐怕也找不出来第二个。”
就在这时,忽听楼下传来一阵嘈杂的脚步声。
只听有人喊道:“别让他跑了,他就在楼上,把他抓住碎尸万段!”
常茂一听,霍然站起:“他们来得正好,我今天就和他们打个痛快!”
朱允熥赶紧拉住了他:“大舅,光棍不吃眼前亏,人家人太多了,咱们还是走吧。”
“走?往哪走?
我打了半辈子的仗,从来没当过逃跑将军!”
“现在不是你逞英雄的时候,快走!”
京师。
朱高煦的府上。
因为朱高煦受了剑伤,所以,请了医官为他医治。
医官替他清洗了伤口,然后,进行包扎,又给他开了点药,离开了。
朱高煦心中愤恨,心想如果不是常升率领人马及时赶到的话,他就把朱允熥给杀了。
只要把朱允熥给杀了,朱高炽答应把吴氏赏给自己,就不能食言。
可是,现在自己失了手,还受了伤,又如何向朱高炽开口呢?
那吴氏长得也太好看了点儿,让自己魂牵梦绕,经常睡不着觉啊。
就在此时,朱高炽一瘸一拐地从门外走了进来。
手里拿着一盒上好的金疮药。
只见他面带微笑,来到了朱高煦的面前:“高煦啊,听说你这一次受了伤,愚兄给你送来一点药,希望你早日康复。”
朱高炽此举出乎朱高煦的意料。
朱高煦心想:
其一,我没有完成此次的刺杀任务;
其二,我要夺你的太子之位,难道你不知道吗?
但是,他心里这么想,表面上不能带出来。
“大哥,只不过是一点小伤罢了,不碍事的。”
紧接着,朱高煦又把前往蜀地的经过对朱高炽讲述了一遍。
朱高炽听了之后,吃惊不小:“如此说来,常升不但没有战死,而且手下还有一些兵马。”
“是啊,不过,他手下的兵马并不多,只有三四百人,谅他也成不了什么气候。”
朱高炽的一双眼睛看着窗外,摇了摇头:“那可不一定,常氏兄弟可不是等闲之辈呀。
朱允熥本来在朝中就有一定的影响力,
如果再有常氏兄弟支持他的话,他是很容易东山再起的。”
朱高煦一听,眨了眨眼睛:“不至于吧,我觉得朱允熥已经没有了当初的野心,他现在不过是一个被废了的王爷,一名庶人。
他想再掀起什么风浪,恐怕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话虽如此,但是,咱们还得留意他的动向啊。”
“兄长所言极是。”
朱高煦说到这里,顿了顿:“大哥,上次你说要把吴氏赏赐给我,此话现在怎么说?”
闻言,朱高炽就是一皱眉。
他沉吟了片刻,笑道:“二弟并非愚兄说话不算数,咱们有言在先,如果你能杀得了朱允熥提头来见,把他的脑袋提回来,我自然会把吴氏赏赐给你的,可是你并没有做到呀。
你只是刺伤了他。”
朱高煦手扶着手腕上的伤口,神色黯然,接着说道:“大哥,不怕你笑话,我十分喜欢吴氏,晚上做梦都想着能和她在一起。
难道说,你舍不得把她送给我吗?”
“这——。”朱高炽顿时噎住,因为他没想到朱高煦会提出这么无理的要求来。
但是,当着朱高煦的面,他也没必要把话说得那么难听。
他微笑着看着朱高煦:“高煦呀,并非愚兄舍不得把吴氏送给你,而是朱瞻基还小,没人照看,要不然这事儿再缓缓吧,
等瞻基再长大了些,再说吧。”
朱高煦一听,心想等到朱瞻基长大了,那要等到猴年马月?
虽然朱高煦心中不悦,但是,他见朱高炽已经发话了,
而且,自己的确也没有完成刺杀朱允熥的任务,
所以,他只好暗气暗憋,也不便再说些什么。
朱高炽沉吟了片刻,眼神犀利地看向朱高煦:“二弟,有一句话,我想问问你。”
“不知兄长要问什么?”
“你是不是对别人说过,你比李世民还要强?”
朱高煦一听这话,心里咯噔了一下,脸顿时红了。
他心想如果承认了的话,那不就等于说自己想造反吗?
或者也就等于自己想要诛杀大哥。
因为李世民就干过这样的事儿,
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了李建成和李元吉,然后,逼着李渊立他为太子。
后来,他又逼着李渊禅位给自己。
朱高煦心想若是承认自己说过这样的话,后果很严重!
“我不曾说过这样的话,请你不要听那些谣言。”
闻言,朱高炽把目光收回,缓缓道:“愚兄知道你在靖难之役中立下了很大的功劳,而且,多次救父皇于危难之间。
因此,愚兄打算向父皇请求把太子之位让给你。”
闻言,朱高煦心头一阵窃喜。
他心想如果真是那样的话,那就太好了。
但是,他转念一想,又觉得这事儿不太可能。
他觉得朱高炽说这样的话绝非真心,而且,父皇也不可能同意。
朱高煦冷静了冷静,思之再三:“兄长,太子是国之根本,不可轻易动摇,你就不要拿这样的事开玩笑!”
“不不不,愚兄并非开玩笑,说的是心里话呀。”朱高炽最擅长演戏。
“那也不行,平心而论,兄弟我打仗,冲锋陷阵还凑合,但是,让我治理国家,我真不是那块料啊。
请皇兄收回成命!”朱高煦言辞恳切。
朱高炽看在眼里,点了点头:“既然如此,那好吧,那么,愚兄打算表奏父皇封你为汉王,你可愿意?”
朱高炽的这一番话倒是出乎朱高煦的意料,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