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零读书网>网游>大明:靖难刚成功,朱棣要杀我!> 第16章 常茂愿做先锋,兄弟重逢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6章 常茂愿做先锋,兄弟重逢(1 / 2)

朱高炽与众人正在房间里谈话,忽然,发现窗外有人影晃动。

等到众人来到了屋外,

却发现有一人在房顶上疾驰而过。

众人无不惊骇。

朱高炽所带来的那些亲兵以及侯府的巡逻兵,居然都没有发现。

朱高炽没有看错,确实有一个人在外面偷听了他们的谈话,那人非别,正是常茂。

常茂号称无敌大将,当年征战沙场之时,经常在百万军中取对方上将的首级,他的功夫确实不是一般人能比的。

众人重新落座。

朱高炽的脸色变得很难看:“张辅,难道说你这府上的巡逻兵,都是饭桶不成吗?”

张辅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稳了稳心神:“回头,我严厉惩罚他们。”

“算了,你也用不着在孤的面前说这样的话,”朱高炽摆了摆手,“咱们今日所谈的话,被那人听了去,也不知道那人是什么人,这对咱们的计划大为不利啊。”

杨士奇就在旁边劝说:“殿下,你也不必太过忧虑。

咱们此次来到属地,就是考察民情的,这里面包括的东西很多,

包括当地的治安,民生疾苦,荒地的开垦,农作物的产量,百姓的生活状况等等,这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儿。”

朱高炽的目光又落在了张辅的身上,问道:“我们来到此处,听街上的百姓说,你被别人讹去了不少的财富啊,这又是怎么回事儿?”

张辅一听,急得满头大汗,不知道该怎样回答。

如果他承认了,其一,说明他是个无能的人;

其二,他没法解释那一笔巨款从何而来。

他支吾了半天:“陛下,那些都是谣言,没有的事儿。

朱允熥的草屋。

常茂把打听到的消息对朱允熥和赵灵儿讲述了一遍,两个人都是吃了一惊。

朱允熥皱起了眉头:“这么一说,朱高炽此次是以钦差大臣的身份来巡视蜀地的。”

“是啊,听说他们还要对付常升啊。”

赵灵儿手托着腮帮子,建议道:“大舅,你赶快去找二舅他们吧,找到他们之后,让他们注意一下,这朱高炽可不好惹呀。”

朱允熥手扶着桌子,点头道:“是啊,想当年朱高炽以一万人马驻守北平,李景率领五十万的军队都拿不下来。

你不要看他此次只带了一千人马前来,那些都是精锐之师,相当于一万人的兵力。

跟随朱高炽一起来的,还有哪些人?”

“杨士奇和杨荣!”

“这两人也不简单!杨士奇是朱高炽手下的第一谋士,足智多谋。

朱高炽之所以能有今天,和杨士奇有很大的关系。

杨荣武艺出众,而且,他的手下有一批死士,个个都能以一当十。”

常茂忽然想起了什么:“朱高炽特别提到了你,对你还是十分在意的。”

朱允熥冷笑了一声:“我已经是一个被废了的王爷,已经是一名庶人,他们还那样关心我干什么?”

赵灵儿神情忧虑:“朱高炽来到了蜀地,对咱们恐怕没什么好事儿,别忘了,

上次他曾经派杨荣等四名死士前来刺杀咱们,不如,咱们搬家吧。”

朱允熥的目光看向了屋外的那棵榆树:“搬家,咱们往哪搬,好呢?

如果我们搬家了,岂不是反而显得咱们心虚?

咱们又没做什么犯法的事儿!又何必搬家呢?

这里空气新鲜、环境优美,而且我们又种植了很多的农作物、蔬菜和水果,如果要搬了的话,岂不是都可惜了?”

赵灵儿知道朱允熥的脾气倔强得要命,他说不搬家,谁也没办法。

赵灵儿的双臂抱于胸前:“自从咱们来到了蜀地之后,我感觉到这里热闹多了,纪纲和锦衣卫来了,

后来,杨荣和他的死侍也来了,紧接着是朱高煦,

现在连朱高炽也来了,看来咱们已经成了他们的眼中之钉,肉中之刺啊。

常茂也是多喝了两杯,此时,又喝下了一杯酒:“可不是舅舅酒后说大话,咱们现在有钱招兵买马,拉起一支队伍,只要咱们兵强马壮,谁又能敢把咱们怎么样呢?

我就给你当先锋,谁要不服,咱就打他!”

赵灵儿听了,拍手笑道:“舅舅,你这话说得太解气了,这世道就是这样,你越弱他越欺负你,你若是和他对抗到底,他也没咒念。”

朱允熥又摇了摇头:“此次,朱高炽来到蜀地,不仅仅代表他个人,更重要的是代表朝廷。

这一次,他可是钦差大臣,有生杀予夺之权。

咱们本本分分的,他也挑不出什么毛病来。

可是,未经朝廷许可,一名流放的犯人,竟然敢招兵买马,企图对抗朝廷,那还了得?

你们别忘了,朱棣继位之时,曾经请方孝孺拟写登基诏书,

可是方孝孺不但没写,反而破口大骂,把朱棣骂得狗血喷头,说他不忠不孝,不仁不义。

最后,朱棣被骂急了,下旨灭了他的十族。

全族老少八百多口全被处死了,像这么重的罪在历史上也是少找的呀。

但是,朱棣他就这么干了。

相比之下,朱棣对咱们就算是仁慈的了。

如果咱们私自招兵买马,等待咱们的将是什么样的后果,可想而知!

现在最重要的是,你要找到二舅,让他们在最近一段时间收敛一些,

倘若被朱高炽给盯上了,可就麻烦了。”

“你说的也是,这事儿就交给我去办吧!”

第二天早上。

朱允熥早早地起来,开始覆盖薄膜。

只要固定好,那大棚就成了。

那些庄稼、蔬菜、水果等产量将会翻倍。

最近,朱允熥又在想着怎么样能把杂交水稻的种植技术带到大明来。

目前,水稻的产量亩产不足一百斤,也太少了点儿,

如果是杂交水稻,再加以适当的肥料,亩产可以达到两千斤左右,

那是什么样的概念?

老百姓种田有了可观的收入,

他们自然会有动力。

他在大棚里,弄出一块地方来,做杂交水稻试验。

他正在忙活着,忽听,有人高声喊道:“允熥,你在里面吗?”

朱允熥一听,觉得这男子的声音十分熟悉。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