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经过多方打探,了解到常茂已经被押往京师。
他忽然想起了一件事儿,对赵灵儿说:“我得去京师一趟。”
赵灵儿皱起了眉头:“你到京师去有什么事儿?
而且,你现在被流放至蜀地,怎么可以轻易地返回京师呢?那岂不是抗旨不遵?”
朱允熥叹息了一声,从怀中拿出了一封书信。
那书信便是徐辉祖让他送给徐皇后的。
“徐辉祖乃是朝廷的忠臣,我和他有缘在狱中相识相遇,他就托我办这么一件事儿,你说我能不办吗?
另外,我得想办法把大舅给救出来呀。
难道眼睁睁地看着大舅到了京师,被砍脑袋吗?”
赵灵儿的神情变得忧虑了起来,问道:“你走了,我和文坤怎么办呢?”
“你就在家里安心种田,等我回来,快的话半个月左右就可以往返了。”
“不,我和你一起去。”
“那怎么能行呢?
我此去京师十分凶险,并非游山玩水,你还是在家等我回来吧。”朱允熥说的很认真。
“好吧!”赵灵儿的嘴巴撅起老高。
可是朱允熥不带她去,她也没办法。
早上。
朱允熥收拾了收拾,带上了应用之物,骑上马,赶往京师。
沿途他打探常茂已经到了哪里。
他飞鸽传书给常升。
常升听说常茂被解往京师,也是大吃了一惊。
他立即率领手下1000骑兵与朱允熥汇合。
两个人见面之后,朱允熥说:“二舅想要搭救大舅的话,这事儿恐怕不太好办呀。”
“我们有一千骑兵,怕他何来?”常升不以为然。
闻言,朱允熥摇了摇头:“事情恐怕不是像你所想的那么简单。
杨荣的手下都是一些死士,武艺高强。
他们可不是普通的兵,很难斗得过他们。”
“无论如何,也要把大哥救下来,否则,他要到了京师,恐怕是活不了。”
“咱们派人沿路打探,看他们到底经过哪些地方,在什么位置下手合适。”朱允熥建议说。
常升点了点头,立即派出去十多名哨探,沿途打探。
第二天早上。
派出去的哨探纷纷回来了,他们向朱允熥和常升禀报:“已经打探清楚了,
常茂他们即将经过合肥逍遥津。”
“知道了,你们接着打探。”
朱允熥听说常茂要经过逍遥津,心想那可是一个古战场,三国时期张辽曾经威震逍遥津,名扬天下。
朱允熥沉思了片刻:“二舅,如果硬拼的话,胜算不大呀。”
“你说,又该当如何呢?”
“咱们不如如此这般。”
晚上。
逍遥津。
杨荣久经战阵,经验丰富。
他对手下众人说:“我们此次押解常茂前往京师,责任重大,你们不可有丝毫大意。”
高高侠却不以为然:“头儿,你也太过紧张了吧,
咱们这么多人,个个身怀绝技,
他就是来一两千人马,也不是咱们的对手,
你有什么好怕的呢?
那常升手下不过三四百人。”
杨荣却摇了摇头:“你说错了,那是以前,据说他们手下的兵马已经达到1000来人,
你们只知道常茂,
那个长生也是不太好惹的,还有那个朱允熥,
难道你没吃过朱允熥的亏吗?”
高高侠一听,用手摸了摸脖子,心想那一次被朱允熥给吊了起来,差点把自己勒得没气了,现在想想仍然心有余悸呀。
那名挨了两箭的家伙说,朱允熥的剑法太准,
我这双肩的箭伤还没有好呢,大家可要小心点儿。”
那骷髅说:“我这条胳膊被那赵灵儿戳了个对通,这对夫妻真是少找啊。”
杨荣微微一笑:“你们知道他们的厉害就好,所以,今天晚上,高高侠和骷髅在外面负责值班,站岗放哨。”
高高侠心中不服:“头儿,那你呢?”
“我自然是在帐中休息了。”
“凭啥呀?凭啥你休息,却让咱们在外面喝西北风啊?”
杨荣把眼一瞪:“咋的?要不然你来当头啊。
众人一看杨荣要急眼了,都不敢再言语了。
夜里三更时分。
杨荣正在帐中休息?
高高侠来了:“头儿,醒醒。”
杨荣睡得正香,被高高侠吵醒了,一头恼火,问道:“你这是干嘛呢?”
“外面来了一位老者,说是要来投军的。”
“啥?投军,老者投军,添什么乱?不见不见,让他滚!”
“那名老者说了,非见到你不可,否则,他是无论如何也不会走的。”
杨荣一听,愣住了,心想遇到了一头犟驴,真是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啊。
老者投军,他倒是头一次听说,他莫不是来混饭吃的吧?
“头儿,你还是见见吧,听听他怎么说。
说的不好,你再把他打发了也不迟啊。”
杨荣强压着心头的怒火:“好吧,你叫他进来,让我瞅瞅!”
高高侠答应了一声,转身出去了。
时间不长,他把那名老者领了进来。
杨荣坐在椅子上,抬头观看,只见这老者身材高大,往面上看,花白的胡须,面无表情,两只眼睛却炯炯有神。
老者进了大帐之后,躬身施礼:“将军,寅夜打扰,多有唐突,还望恕罪。”
杨荣端起茶碗,呷了一口,问道:“你是哪位?”
“我是当地的百姓,名叫张大山,只因这几年连续干旱、闹饥荒,填不饱肚子,听说将军仁爱,爱兵如子,特来相投。”
人总是爱听奉承的话,杨荣也不例外,问道:“怎么,你听说过我的威名?”
“那是自然,杨将军和杨士奇并称双杨,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我自然听说过。”
杨荣的虚荣心更是得到了满足。
他有点为难地说:“可不是我赶你走啊。
首先,我们此次并非行军打仗,而是执行一项特殊的任务。
其次,你年龄太大了,我们军中不招年纪太大的人,打仗可不是开玩笑的。”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