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西朝的兵锋席卷中原大地之时,一行人踏上了北上的旅途
他们包括交趾郑氏使臣、广南阮氏使臣,以及法兰西国的使者洪若翰、李明、刘应、白晋、张诚,他们携带者路易十四写给永昌大帝的亲笔信,以及大批西洋科学仪器。
法、阮两家使者乘船经过肇庆、梧州、浔州,在柳州和郑氏使者汇合。郑、阮两家的人见面后,虽然有互相嘲讽的行为,但在大顺的土地上,面对西朝护送官兵的监管,他们也保持了克制,并没有发生肢体冲突。
而后,所有人取道庆远府北上贵州,进入义王属地。在贵州都匀府,他们接受了义王府教授甘昱的接待,交流了如何改进马车、如何改善山地交通等问题。刘应采集了一些植物——尤其是药材的标本。
期间,李明问甘昱:“这里的平民服饰行为和你们这些官员差异很大,和广东也不同,这是为何?”
甘昱说:“中华幅员辽阔,不同地方的人因地制宜地选择自己的服装和生活习惯,但他们在本质上都是一样的——都是中华儿郎。”
而后,使者们经过铜仁府,进入重庆张家所控制的黔州。一路上,他们见到了壮阔奇伟的山峦峡谷,五名西洋使者对此异常感兴趣,绘制了不少速写图画。
到了黔州,众人又乘船前行,在途径涪州时,西朝四川总制张训和一众结盟的官员前来迎接使团。张训总制对五名使者绘制的山水图画和交通图万分感兴趣,便让自己的幼子张筠跟随五人学习西洋技艺。张筠不过十四岁,却颇为勤学好问,虽然师傅们是洋人,但身为弟子的他恭敬超于常人。
使团乘船到万州,行走方式再次改为陆路,经过开州,向北越过大巴山。路上,使者们被脚夫用轿子抬着登山前行。一路上,张诚细致地记录了路线、方位、山河,他告诉张筠:“未来一定要为中华绘制一幅精确而宏伟的地图。”
一行人到达金州,华原王也派了王府教授前来迎接。华原王写信邀请西洋使者务必去一次长安,洪若翰答应在见到皇帝之后会设法去一睹长安这座雄城的芳容。
使者们再次乘船,经汉江、白河,进入南阳盆地。刚刚被西朝朝廷加官礼政府尚书的南阳守臣袁小甲在南阳府城迎接。
袁小甲向郑、阮两家使臣教导了朝贡的礼仪——事实上袁小甲自己也是才看了些制度书籍,定了个大概的规律。
郑氏使者由于还有替黎氏朝贡的名义,而黎氏是安南共主,故而入城、入宫、朝见的顺序,由部分郑氏使者以黎氏之名先行,而广南阮氏使者随后,最后是另一部分以郑家自己名义朝贡的交趾使者。郑、阮两家的使臣都没有异议。
最后是西洋使者,经过顺法双方的协商,最终确定五位西洋人不是“法兰西国使”,而是“路易十四之仆人”,他们以家仆身份来到中国,受主人之命侍奉主人的朋友——大顺天子。如此,避开了“法兰西是否属于朝贡者”的问题,双方倒是也都能接受。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