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式过半,朱棣亲手为联盟理事会的各国理事颁发“联盟金印”——金印以永乐新币的样式为底,刻有各国国名与“大中华联盟理事”字样,象征着各国在联盟中的合法地位。当他将金印递给印度天顺朝的代表时,特意叮嘱:“天顺朝虽为大明藩属,却也是华夏血脉,望你等在联盟中积极建言,为印度百姓谋福祉。”代表感动得热泪盈眶,连连叩谢。
大典的最后,朱棣宣布成立联盟三大机构:
联盟理事会:设于北京,由大明皇帝担任盟主,各国理事轮流担任副盟主,负责统筹联盟事务;
联盟军事委员会:设于南京,由大明兵部尚书兼任委员长,各国军事将领担任委员,负责协调联合军队、抵御外敌;
联盟金融委员会:设于苏州,由大明户部尚书兼任委员长,各国财政官员担任委员,负责管理永乐新币流通、制定汇率、发放政策贷款。
随着朱棣一声“大中华联盟理事会,正式成立!”,礼台上的鎏金牌匾被揭开,广场上再次爆发出欢呼,礼炮、钟鼓齐鸣,五彩纸屑漫天飞舞,场面盛大得堪比大明的登基大典。
而这场盛典的影响,远不止于北京的广场——它像一颗石子,投入了世界的海洋,激起了层层涟漪,对域外国家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在欧洲,西班牙、葡萄牙的商人们刚刚通过南洋的据点,得知了大中华联盟成立的消息。当他们听说联盟规定“外贸需以永乐新币结算”“各国关税统一协商”时,顿时慌了神——此前他们凭借殖民优势,在南洋低价收购香料、瓷器,再高价销往欧洲,赚取巨额利润;如今联盟成立,大明掌控了贸易定价权,他们的暴利时代即将结束。葡萄牙驻马六甲的总督在给国王的信中写道:“这个东方联盟的成立,将彻底改变世界的贸易格局!我们必须尽快与大明谈判,否则将失去在东方的所有利益!”
在南洋,荷兰东印度公司正准备向爪哇、满剌加扩张,却得知联盟已组建联合军队,由大明水师牵头,驻守在马六甲海峡、南海等战略要地。荷兰舰队的指挥官在看到大明战船的新式火炮与永乐新币的流通后,不得不放弃扩张计划,转而向大明申请“联盟观察员”身份——他们明白,以荷兰的实力,根本无法与整个东方联盟抗衡,唯有融入联盟,才能保住在南洋的贸易份额。
在草原,瓦剌、鞑靼等部落原本还想趁着大明专注于联盟建设,南下侵扰边境,却听说联盟军事委员会已调集大明、朝鲜、安南的联合军队,驻守在长城沿线,还配备了新式燧发枪与火炮。鞑靼首领在侦察后,不得不打消侵扰的念头,派使者前往北京,请求加入联盟的“草原贸易圈”——他们深知,与联盟为敌,只会自取灭亡;唯有通过贸易,才能获得大明的茶叶、布匹,维持部落的生存。
甚至在遥远的非洲,阿拉伯商人通过印度洋的航线,将永乐新币与联盟的消息带到了埃及、摩洛哥等地。当地的国王们对“货币与黄金挂钩”“低息政策贷款”充满兴趣,纷纷派使者前往印度,希望能与联盟建立联系,加入东方的贸易体系。
大典结束后,朱棣站在太和殿的高处,望着广场上仍在欢呼的各国代表,心中满是感慨。徐妙锦走到他身边,轻声道:“陛下,您这是为大明、为东方,立下了千古不朽之功啊。”
朱棣摇头,目光望向远方:“这不是朕一个人的功劳,是各国共同的心愿。朕只是做了该做的事——让东方不再战乱,让百姓能够安居乐业。”他顿了顿,又道,“接下来,还有很多事要做:帮各国建立金融体系、修建跨国驿道、训练联合军队……但朕相信,只要联盟各国齐心,这些都能实现。”
远处的万国学堂里,传来了各国学子朗朗的读书声——有朝鲜学子在读《论语》,有日本学子在算算术,有南洋学子在学格物,还有印度学子在写汉文作文。这声音,像一股清泉,滋润着东方的土地,也预示着一个全新的时代——一个由大中华联盟主导的、和平与繁荣的时代,正在缓缓拉开序幕。
而朱棣知道,他的使命还未结束。作为穿越者,他不仅要为大明建起最后一座功绩,更要为东方的未来,铺就一条通往文明与进步的道路。这条道路,或许充满荆棘,但只要联盟各国携手同行,就一定能走到尽头,看到属于东方的辉煌。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