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心,高炽只是看着软,心里有主意。”朱棣笑着说,“这些年他处理赈灾、漕运的事,哪一件不是办得妥妥当当?再说,有我在后面撑着,谁敢不服?至于放权,早放比晚放好,让他早点独自面对,才能真正成长起来。”
回到皇宫,朱棣没歇着,直接让人召来朱高炽和炎黄社的核心成员,在乾清宫召开理事会。朱高炽接到消息时,正在东宫处理奏折,听说父皇要召开理事会,还以为出了什么大事,急匆匆赶了过来。
理事会的人到齐后,朱棣坐在主位上,目光扫过众人,缓缓开口:“今天召大家来,是有件大事宣布——从今日起,炎黄社党魁、元首之职,由太子朱高炽接任。”
这话一出,众人都愣住了,朱高炽更是连忙起身:“父皇,儿臣资历不够,不能接任元首之职!还是请父皇继续主持炎黄社,儿臣在旁辅佐就好。”
“你够不够,不是你说了算,是大明的百姓说了算。”朱棣语气坚定,“这些年你监国,处理了多少难事?百姓的日子越来越好,这就是你的本事。我已经决定了,你不用再推。”
他顿了顿,继续道:“另外,从今天起,除了重大国家礼仪活动,或是危及国家安全的动乱、战争,其余一切军国大事,都由朱高炽全权处置。他将全面监国,入驻御书房办公,礼仪等同于皇帝。”
朱高炽还想再劝,朱棣却摆了摆手:“你不用再说了。人总要独自面对,我不可能护你一辈子。大明的未来,终究要交到你手里,你得扛起这份责任。”
看着父皇坚定的眼神,朱高炽知道,自己再也推不掉了。他深吸一口气,躬身行礼:“儿臣……遵旨。定不负父皇的期望,不负大明的百姓。”
理事会结束后,朱棣让人把乾清宫的日常办公用品搬到了当年为徐妙云修建的冷暖阁——那里冬暖夏凉,还摆放着许多徐妙云生前的物件,他打算以后就住在那里,不再干预朝政。
徐妙锦陪着他整理冷暖阁,看着他把徐妙云的画像挂在墙上,忍不住感慨:“姐姐要是知道陛下这么快就传位给高炽,肯定会欣慰的。”
朱棣走到窗前,望着外面的庭院,突然笑道:“对了,等过段时间,咱们再去南巡一次吧。这次不搞轻车简从,要舒舒服服的,好好看看江南的风光。当年打仗的时候,没来得及好好欣赏,现在总算有机会了。”
徐妙锦眼睛一亮:“好啊!我还想去看看松江的码头,听说现在那里热闹得很,还有很多外国商人。对了,咱们还可以去大漠看看,当年陛下征战漠北的地方,现在肯定不一样了。”
“好,都听你的。”朱棣握着她的手,眼里满是温情,“打了一辈子仗,管了一辈子朝政,也该好好享受享受了。以后啊,咱们就住在这冷暖阁,看看书,聊聊天,再去各地走走,日子肯定很惬意。”
朱高炽偶尔会来冷暖阁探望,每次来,都能看到父皇和母妃坐在庭院里,要么下棋,要么聊天,脸上满是平和的笑容。他知道,父皇这是真的放下了朝政,也放下了多年的重担。
有一次,朱高炽忍不住问:“父皇,您现在什么都不管了,会不会觉得无聊?”
朱棣笑着摇头:“不无聊。看着你把大明管得好好的,看着百姓日子越过越好,比什么都强。而且,我还能陪着你母妃,弥补当年没好好陪她的遗憾,这不是很好吗?”
徐妙锦在一旁补充道:“你父皇啊,现在每天都要跟我讲当年的事,讲他在北平打仗的日子,讲我跟姐姐刚认识的时候,听得我都快记下来了。”
朱高炽看着父皇和母妃相视而笑的样子,心里也泛起暖意。他知道,父皇不仅传位给了他,更给了他一个安稳、繁荣的大明;而父皇和母妃之间的温情,也成了皇宫里最动人的风景。
暮春的阳光透过窗棂,洒在冷暖阁的地板上,映着墙上徐妙云的画像,也映着朱棣和徐妙锦相握的手。岁月带走了青春,却留下了最珍贵的温情;朱棣放下了皇权,却收获了最难得的安宁。大明的盛世还在继续,而属于这对帝后的温情岁月,才刚刚开始。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