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拢完毕后,小白猪才小口吞咽,嘴巴开合的幅度恰好能容纳一粒灵粮,每一粒灵粮入口,它周身的白光便浓郁一分,灵息也愈发平稳,灵息的流动从之前的急促变得舒缓,如同湍急的溪流汇入湖泊,渐渐趋于平静。
先前因护食而泛起赤红的眼眸,也渐渐恢复成清澈的莹白色,如同山间最纯净的泉水,不含半分杂质,眼白处泛着淡淡的光泽,显然已平复情绪,全身心投入到灵粮的吸收中。
每吞咽一粒灵粮,小白猪的身体便会微微颤动一下,并非不适,而是灵息融入灵体的自然反应——它的灵体如同海绵,快速吸收着灵粮中的柔和灵息,灵息在体内流转时,会带动肌肉与骨骼轻微震动,如同在进行一场温和的淬炼,让灵体更加坚韧。
周身的白光逐渐形成一道淡淡的光茧,光茧并非实心,而是呈“网状”,网眼处能看到外界的景象,却能阻挡杂息进入,将它包裹其中。
光茧表面泛着的纹路与地面灵脉纹路相互呼应,每一道纹路的起伏都与地脉灵息的波动保持一致,如同两个同步运转的齿轮,显然是在借助地脉之力加速灵息的转化,让吸收效率提升了近一倍。
光茧的颜色也随着灵息吸收逐渐加深,从最初的淡白变成莹白,最后泛着淡淡的金光,金色中夹杂着细微的银色光点,证明灵息已与地脉能量初步融合,灵体正在向“地柔双属性”进阶。
这番互动落在陈家子弟眼中,皆露出了然之色。
站在人群前排的陈阳,今年刚满十八岁,是陈家年轻一辈中最具潜力的子弟之一,他自幼跟随父亲学习意术,已能初步感知灵息波动,此刻忍不住轻声对身旁的陈默道:“原来灵物间的争执并非我们想象中的恶意争斗,而是在磨合灵息。小白猪看似‘凶狠’,实则并未伤及老山羊,反而在确认灵粮的归属后便恢复温和,连进食都这般有章法,每一个动作都透着灵物的纯粹,真是奇妙。以前总觉得灵物懵懂,今日才知它们比我们更懂‘分寸’。”
陈默比陈阳年长两岁,自幼便喜爱研究家族典籍,是陈家子弟中对灵物研究最深的一位,家中藏有《灵物习性考》《地脉灵物图鉴》等珍稀古籍,此刻也点头附和,语气中满是敬佩:“这便是灵物的纯粹之处,喜怒哀乐皆源于本能,却无人类的复杂心机。它们的争执更像是一场‘灵息对话’,通过动作传递意图,在互动中熟悉彼此的灵息属性——小白猪的柔和灵息偏‘动’,老山羊的地脉灵息偏‘静’,两者在碰撞中相互适应,未来协同作战时,便能以‘动静结合’的方式激活灵脉,效率会大幅提升。月平少爷不干预,想必也是看透了这一点,遵循‘顺性养灵’之道,让灵物自然成长,这才是培育灵物的根本。咱们之前总想着‘掌控’灵物,却忽略了灵物也有自己的成长节奏,今日算是学到了。”
站在不远处的月平,始终保持着观察,双手自然垂落,掌心泛着淡淡的白光——这是“守意术”的基础形态,能让他随时感知周围灵息变化,却并未释放半分意力干预。
他能清晰感知到小白猪与老山羊的灵息虽有波动,却无半分恶意——小白猪的柔和灵息中带着“守护”的意念,灵息波动虽急促,却始终保持着稳定,没有出现混乱的“尖峰”;老山羊的地脉灵息中则蕴含“包容”的特质,灵息流动舒缓,如同平静的湖面,没有半分抗拒的“逆流”。
更重要的是,两者的灵息在互动中已产生微弱的共鸣,老山羊的地脉灵息开始融入小白猪的灵息中,形成一道淡金色的光流,光流中两种灵息相互缠绕,却不排斥,这对后续协同激活四方守护阵大有裨益,能大幅提升阵形的灵息融合度,减少能量损耗。
至于心神食粮的消耗,虽看似庞大,却在可控范围内。
月平心中清楚:意者培育灵物,本就需根据灵物成长阶段调整灵粮供给。灵物初期成长时,灵体如同一张空白的画布,灵智与灵脉通道都在发育,需要大量灵息支撑,此时灵粮消耗比率较高,通常是成熟灵物的五倍;待灵体稳定后,灵物便能通过“吐纳术”吸收天地灵息,灵粮消耗比率会逐渐降低,最终形成“灵息循环”,即灵物吸收天地灵息转化为自身能量,仅在突破瓶颈时需要灵粮辅助,无需依赖外部灵粮供给。
此刻小白猪与老山羊消耗的灵粮,不过是它们成长过程中的“必要养分”,如同人类孩童成长所需的食物,且这些灵粮中的能量最终会通过灵息循环反馈给地脉,形成“灵粮-灵物-地脉”的闭环,不会造成浪费,无需担忧消耗过度。
意灵界深处,混沌灵息如同无边无际的云海,缓缓流动,蕴含着天地间最原始的能量,每一缕混沌灵息都能衍生出不同属性的灵能——接触风脉便成风息,融入大地便成地息,滋养生灵便成柔息。
四大意灵的本源灵息皆源自此——月平激活的灵气与陈家传承的意气同根同源,皆属于“意灵界衍生能量”,只是表现形式不同:灵气偏向“滋养”,意气偏向“操控”。
灵物间的灵粮争执,本质上是它们通过互动吸收天地灵韵、壮大自身活气的过程,如同人类通过实践提升能力,是灵物成长的“必修课”。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