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知州不光提醒苏录,也命人提醒所有应试的童生,本次院试将空前严格,一定要遵守考纪,严肃作答,万不可心怀侥幸
考生们大部分能听进去,但总有冥顽不灵者,只能说:良言难劝该死的鬼'了。
接下来两天,州里按照大宗师的要求,夜以继日对考场进行整改,终于在考试前一天勉强达到了大宗师眼中的开考条件。
随后,大宗师宣读了明日考试的注意事项,虽然都是老调重弹,但谁都知道这回是来真的了。然后他又宣布了各项任命?
“四川提学副使萧?,任院试主考官兼监临官!”监考和阅卷都由他负责。
“泸州知州贾宣,任提调官,总司院试场务!”
“泸州同知吕品,任仪门启闭官,负责启闭试院大门!”
“泸州通判桂平,任供给官,负责分送考场各官员之膳食、笔墨等!”
“泸州巡检吴为勇,任巡官,执掌考场内巡查,纠举不法!”
另有搜检官二员,负责士子入场搜检,外巡捕官两员,负责考场周围之治安。以上各员,均由首领官和提学属官充任。
此外州里还提供搜检民壮二十名,军牢二十名,?望快手八名。
所有人一经任命,便不得离开学宫,只待明日开考……………
泸州卫还派了一个百户的官兵,在学宫外警戒,以备不测。
整个泸州都感受到了跟州试县试完全不同的紧张气氛!
二十日凌晨,子时刚过,泸州城有考生的人家便亮起了灯。
因为五更鼓时,提调官便会在学宫大门外点名。临点不到,即行扣除。
凌晨三点敲五更鼓,所以凌晨两点就得在学宫门前集合……………
苏录一家也不例外,为了应付今天的苦战,三位考生昨天还没黑就睡下了,子时一过就爬起来,赶紧洗脸刷牙穿戴整齐,吃了早饭拜了祖宗,就拎着家人准备好的考篮出了门。
三人走后不久,苏泰也捧起红木匣,紧跟着出了门
来到学宫街口时,这里已经被送考的家属挤得水泄不通。苏录三人也跟送行的家人们告别,拎着考篮,打着灯笼挤过人群。
“借光借光,当心火烛!”苏有才头前开路,好容易才带着子侄杀到了栅门前。
三人刚准备往里进,就被官兵喝止道:“出示浮票,凭票入场!”
之前州试时,虽然也有栅门,但官差看到拎考篮的,就直接放进去了,可没有这么严格。
而且官兵还会对照浮票上描述的体貌,仔细端详考生的模样,对上了才会放行。
怪不得只有五百人考试,也会堵成这样……………
有考生抱怨他们拿着鸡毛当令箭,轻则被官兵日决,重则直接被拉到一边,抡起篾条,库库打屁股……………
见这回来真的,考生们全都噤若寒蝉,没人敢废话了。
爷仨赶紧掏出浮票,排着队来到栅门口。
负责查验的军官,接过苏有才的浮票,只见上头写着“国字脸,身长五尺七寸,肤白鼻隆,修髯目朗,年三十余。’
这些褒义词可不多见,刀笔吏素来刻薄,对读书人怀有恶意,一般都是用偏贬义的词,比如‘身短“肤黑”之类,来概括考生的样子。
军官心说那帮刀笔吏都觉得长得帅,这得长啥样?举起灯笼一端详,还真没夸张,端得是一具好皮囊……………
不用再对照了,这样的中年帅哥可不多见。军官将浮票递还给苏有才道:“进去吧。”
下一个是苏录。军官接过浮票一看,不禁失笑:“好家伙。怎么还用上修辞了?”
只见浮票上写道:“肤白,鼻高,眼明眉秀,身量挺拔,年十六。’
边上官兵也都好奇地打起灯笼,怼到苏录脸上查看,只见他的样子正如浮票上所写,是个十里八乡都挑不出的俊后生,一点没夸张………………
“进去吧,这爷俩怎么生的?”那军官把浮票递还给苏录,摇头叹气。顶着这样的脸,就算考不上秀才,也可以吃软饭吃到饱的………………
最后一个是苏满,军官接过浮票一看:“我去,这个更夸张,作诗呢这是?”
说着忍不住念道:“面如冠玉,剑眉星目,鼻若悬胆,唇若丹朱,身量挺秀,年二十!”
“哈哈哈!”官兵们不禁大笑起来,“这是给书吏塞了多少钱啊?往死里吹!”
可当他们把灯笼怼到春哥儿脸上,全都倒吸冷气,再也笑不出来了。
“好一个人样子……”军官心悦诚服地双手奉还了浮票,本场谁学问最好他不知道,但谁最帅他已经知道了。
后头的苏淡和程万舟也都是眉清目秀,眉目如花的帅哥,虽然颇不及春哥儿,但也足以让这帮丘八自惭形秽,暗骂这帮酸子怎么长得都这么好看,怪不得姐儿们都喜欢书生。
再往后,是程万范,浮票上写着“龅牙’。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