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淼见到苏河,亦是难掩激动。
他声音微微发颤,却依旧保持着军人的严谨:
“回禀教官!末将杨淼,现任中部战区第一集团军第一步兵师师长,麾下有三万将士,授上校之职,同时兼任集团军政委!”
三万兵力,已是第一集团军总人数的四分之一。
朱元璋能将如此多的兵力交给他,足以说明杨淼的能力已然得到他的认可。
苏河对此倒不意外。
杨淼脑子活络,总能在战场上做出最优选择,排兵布阵更是一把好手。
只是早年受限于阶级固化,杨淼虽是御林百户,却已是仕途天花板。
若不是遇上苏河,他这辈子恐怕都难有晋升的机会。
“三万兵,不错,相当不错。”
苏河伸手拍了拍杨淼的肩膀,语气里满是赞许,随即转头看向项烈:
“项烈,你这性子,如今收敛些了没?”
项烈当即绷紧身体,声音洪亮如钟:
“回禀教官!末将项烈,现任第一集团军骑兵旅旅长,麾下有六千骑兵,授大校军衔!”
骑兵乃是冲锋陷阵的主力,在战场上的作用至关重要。
如今大明军中的主要兵种,大致便是骑兵与步兵,项烈能执掌骑兵旅,也足见朱元璋对他的器重。
“骑兵旅……你小子的本事,倒没白费。”
苏河点了点头,随即目光扫过帐中众人:
“好了,不多说废话了。从你开始,依次报上职务、兵力与军衔,我要清楚知道咱们第一集团军的家底。”
被苏河点到名的,是一位身材健硕却个头不高的武将。
他名叫柳承江,今年三十六岁,早在二十多岁时便跟着陛下征战四方。
此人有个特别的本事。
他操使火炮极为精准,早年便在战场上崭露头角。
后来苏河研发出新式火炮,陛下便特意将他调至第一集团军,还专门设立了炮兵旅,让柳承江担任旅长。
“回禀苏大人!末将柳承江,任炮兵旅旅长,麾下有一万六千将士!”
柳承江沉声回话,顿了顿又补充道:
“只是新式火炮虽已连夜赶造,至今也只造出三千门左右。按教官您先前定下的配置,每门火炮需五人操作,一万六千人刚好能配齐三千门炮。”
苏河闻言点头。
这个配置是他早年定下的,既能保证火炮的射速,又能避免人力浪费。
随后,其他将领陆续汇报。
除了步兵、骑兵、炮兵三旅,军中还设有穿插连、侦察连、工兵团等兵种。
这些皆是朱元璋从苏河口中得知后,特意在第一集团军中设立的。
最令人意外的,是神枪团的存在。
这支部队的原型,便是历史上的神机营,如今被扩编为加强团,足足有六千兵力,规模已与旅相当。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