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深夜。
万籁俱寂,唯有藏经阁深处一点微弱烛火摇曳,将达摩祖师像影子投映在斑驳古旧的墙壁上。
阁内空气凝滞,弥漫着陈年经卷的沉郁墨香与淡淡木质气息。
裘图盘膝坐于蒲团,身形几乎融入这片昏沉。
黑绸覆眼,面色平静无波。
身前矮几上,一只古朴木鱼静置。
“笃……笃……笃……”
木槌落下,不急不缓,带着一种奇特韵律在空旷寂静的阁楼里轻轻回荡。
裘图一手持槌,一手则掐着佛门拈花指印,虚悬胸前,指节微曲,带着一丝禅意。
心中默诵的,是白日里从达摩院偷听苦灯禅师所传的《金刚禅狮子吼》心法口诀:
音声如雷,发自无声之渊;禅心似海,涌起降魔之浪。
以默养气,以气驭声,声中涵罡,是谓金刚禅吼。
但见裘图口鼻闭合,气息内敛,深锁肺腑。
体内精纯的极阳内力如涓涓细流,悄然注入肺腑诸穴,温养其中,闭穴如渊。
行功间,他发现这金刚禅吼的根基奥义,竟与自身所学的少林九阳功颇有相通。
九阳总纲那句“闭息若渊渟,蕴气菩提种”,此刻显得尤为贴切。
连那脱胎于九阳功的《金刚不坏体神功》,运功时亦需禁绝言语,可见武道一途,万法同源,终有归处。
此功除却蕴养穴脉之法,更重共鸣之道:
气沉丹田如卧鼎,雷音暗生十二重。
默运周天通任督,脏腑共鸣似钟鸣。
此法乃以内力激荡声带,令那蕴含劲力的无形音波在自身已闭合无漏的肺腑空间中往复震荡。
以此锤炼内腑,更能将这股震荡之力缓缓浸润周身百骸。
这原理,竟与裘图领悟的雷音淬骨之法有异曲同工之妙。
只不过雷音淬骨是以筋骨为震源,而此法则是以声带为引。
裘图心念一动,既明其理,便大胆尝试。
当即便控制声带缓缓震颤的同时,亦引动周身骨骼,以极其精微的幅度,模拟出雷音淬骨的震动频率。
刹那间,整个身体仿佛进入一种奇妙的谐振状态。
皮肤下的肌肉筋膜以肉眼难辨的频率极速微颤,体表气息凝练流转,似形成一层无形屏障。
几片细微尘埃飘近,竟被这股无形震荡之力悄无声息地弹开。
当真有了几分“蝇虫不能落,一羽不加身”的雏形。
一缕清冷月色,悄然自高窗斜斜射入,在裘图身前投下一道朦胧的幽蓝光柱,清晰地映照出空气中浮游的微尘。
只见光柱之内,那些原本悠然漂浮的尘埃微粒,仿佛受到无形扰动,骤然加速。
在极其短暂的瞬间纷纷扬扬地消散殆尽,空气如同水面一般轻柔荡开密集涟漪。
如此蕴养约一炷香光景,裘图只觉胸腹间似有一团灼热之气凝聚不散。
温养已足,旋即便按照心法所述,进行下一步修炼。
吸如抽丝纳百气,呼若蚕缚裹金身。
待到脏腑成金铁,吐纳皆含霹雳声。
但见裘图缓缓开启气息通道,如春蚕吐丝般绵长细密地吸入外界清冷空气。
这凉气与肺腑中的灼热内息交融温养,足足吸了半炷香时间,方徐徐吐出。
气息流转间,温和地刺激润养着口鼻声道。
待《金刚禅狮子吼》呼吸法修习完毕,裘图并未停歇,又无缝衔接地转入了《七伤锻脏法》特有的逆呼吸法门,继续锤炼肺腑通道。
两门功法无高下之分,却各有其妙,侧重点不同,相互叠加之下,锻炼效果更为全面扎实。
气从足底涌泉起,过玉枕,冲百会,贯通脊柱如龙行。
声非在口在神意,一字真言破妄空!
这最后篇章,便是具体的音吼运用法门,此刻只需牢记于心,倒不必急于演练。
裘图缓缓收功,内息归于丹田,胸中那团灼热也随之平复。
他对这门《金刚禅狮子吼》颇为满意。
其威力,不说方证当初一吼之下便能震慑数千群雄,更能与其远隔数里音功交锋。
便是就近看来,那无色就在二十年后以金刚禅狮子吼,一吼之下便震慑了昆仑三圣何足道。
此功对于无色来说,需配合五年闭口禅功方能小成,之后才可开口使用此技。
而裘图自身根基雄厚,有雷音淬骨与逆呼吸法辅助淬炼修行。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