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把原因归结为"强身健体"和"天赋异禀",轻描淡写地化解了刘墉的指控,反而暗讽刘府护卫无能。
"你!"刘墉气得浑身发抖,还要再辩。
"够了。"
就在这时,景帝终于开口了,声音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瞬间压下了殿内的嘈杂。
他目光扫过刘墉和齐枫,缓缓道:"酒楼冲突,各有对错。齐枫出手制止恶行,其心可嘉,但方式欠妥。刘墉教子不严,纵子行凶,亦有失察之过。"
各打五十大板!但明显偏向齐枫更多一些,毕竟齐枫是"见义勇为",而刘墉是"教子不严"。
"此事,到此为止。"景帝一锤定音,"齐枫罚俸三月,以示惩戒。刘墉,回去好生管教子弟,若再有不法,朕定不轻饶!"
"臣...遵旨!"刘墉虽然心有不甘,但皇帝已经发话,他也不敢再纠缠,只能咬牙领命,心中对齐枫的恨意却更深了。
"谢陛下隆恩!"齐枫躬身谢恩,神色平静。
一场看似凶险的朝堂风波,就在景帝的乾纲独断下,消弭于无形。
齐枫不仅没有受到实质性惩罚,反而因为他在朝堂上不卑不亢、有理有据的表现,赢得了不少官员的暗中赞赏。
当然,他也彻底得罪了户部侍郎刘墉,以及其背后可能存在的势力。
但齐枫毫不在意。
既然选择了这条路,他就没想过要左右逢源。
在这京城,唯有展现出足够的价值和实力,才能屹立不倒。
退朝之后,齐枫在众人复杂的目光中,坦然走出金銮殿。
经此一役,他齐枫的名字,算是真正在京城官场上挂上号了。
只是接下来,恐怕会有更多的明枪暗箭等待着他。
朝堂风波过后,齐枫在京城的名声更加响亮,但也更加两极分化。
支持者欣赏其才华与风骨,反对者则视其为搅局者和潜在威胁。
齐枫对此心知肚明,依旧我行我素,除了按时去翰林院点卯,便是闭门读书,或是偶尔与孙绍祖等少数谈得来的同僚交流,深居简出。
这一日,休沐之期,齐枫收到了一份请柬,是京城有名的"兰台诗社"发出的邀请,请他参加诗社举办的春日雅集。
兰台诗社由一些清流文官和翰林院的年轻官员组成,在士林中颇有声望,其社长更是礼部的一位老侍郎。
齐枫本不想参加这类应酬,但考虑到诗社在清流中的影响力,以及李光地尚书似乎也与诗社有些渊源,便决定前去看看。
雅集设在城西一处名为"沁芳园"的私家园林,园内亭台楼阁,小桥流水,景致颇为雅致。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