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鲁豫军区边境,一处不起眼的哨所内。
一名年轻的侦察兵正趴在土坎上,举着望远镜,警惕地扫视着远方的地平线。
初升的太阳,将远处的土路染成一片金黄。
突然,他的瞳孔猛地一缩,呼吸瞬间停止。
在地平线的尽头,出现了一条蜿蜒的长龙。
那不是一支小部队,而是一支绵延数里,看不到尽头的庞大队伍!
队伍的最前方,是几辆喷着黑烟的卡车,车斗里似乎架着重机枪。
紧随其后的,是无数由骡马拖拽的大车,车上盖着油布,但依旧能看出火炮那狰狞的轮廓。
再往后,是密密麻麻、如同蚁群般的独轮车和挑着担子的人流。
“我的天……”侦察兵的嘴唇都在发抖。
这种规模,这种装备……绝对不是附近的友军!
难道是鬼子的大规模调动?
可鬼子主力不都在西线跟太岳军区纠缠吗?
来不及多想,一股冰冷的恐惧从脚底直冲天灵盖。
他连滚带爬地冲回哨所,“报告!报告班长!发现大规模不明部队!大规模不明部队!装备有卡车和重炮!正向我方境内移动……”
……
半小时后,冀鲁豫军区司令部。
“司令员!前沿哨所传来最高级别警报!一支规模空前的部队正在逼近我们边境!”参谋长快步走进作战室,将一份电报拍在桌上,脸上满是焦灼,“根据侦察兵的描述,对方装备精良,甚至有卡车和火炮,极有可能是日军的主力部队!”
作战室里的空气瞬间凝固了。
“日军主力?”冀鲁豫军区司令员杨司令,一个面容刚毅、眼神锐利如鹰的中年汉子,从沙盘前抬起头,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
他没有立刻去看那份电报,而是转向另一名机要员:“新乡那边,有什么新情报吗?”
“报告司令员!”机要员立刻回答,“就在两小时前,我们部署在新乡外围的情报站报告,城内传来剧烈爆炸,火光冲天!随后,日军的无线电通讯陷入一片混乱,我们截获的电文中,全是‘遇袭’、‘玉碎’、‘请求增援’之类的字眼!”
杨司令的眼睛眯了起来。
新乡大爆炸……边境出现大规模部队……
这两件事之间,会不会有什么联系?
“司令员,我建议,立刻命令边境部队进入一级战备,避其锋芒!”参谋长忧心忡忡地说道,“如果真是鬼子主力,我们绝对不能硬碰!”
杨司令沉默不语,手指在地图上,从新乡到自己防区的位置,缓缓划过。
他的脑子里,正在进行着一场风暴般的推演。
日军主力若是从新乡过来,为何不走铁路,反而走这条崎岖的土路?
而且,从时间上看,新乡刚出事,这支部队就出现在了这里,未免太巧了。
这里面,有蹊跷!
“不。”杨司令终于开口,声音不大,“命令部队原地待命,加强警戒,不要主动开火。”
他顿了顿,拿起挂在墙上的武装带,沉声说道:“给我备马!把警卫团一营拉上!我亲自去看看,这到底是何方神圣!”
“司令员!这太危险了!”参谋长急道。
“危险?”杨司令冷笑一声,“我倒要看看,是八路军的枪危险,还是日本人的刀危险!执行命令!”
当杨司令带着警卫团,赶到边境线附近的一处高地时,他被眼前的景象,彻底震撼了。
他举起望远镜,视野里,那支庞大的队伍正缓缓停下。
那根本不是他印象中任何一支八路军部队应该有的样子!
打头的是几辆日式九四式卡车,车身上还留着弹孔和火烧的痕迹。
车队中间,十几门盖着炮衣的九二式步兵炮和迫击炮,被骡马拖拽着,炮口上的擦拭油在阳光下闪着光。
队伍两翼,是扛着崭新三八大盖的战士,他们虽然个个面带疲色,尘土满面,但腰杆挺得笔直,军容严整得不像话。
更让他眼皮狂跳的是,队伍的后半段,那无数的独轮车和板车上,堆满了小山般的箱子和麻袋。
有的箱子破开了一角,露出的,是黄澄澄的子弹和码放整齐的牛肉罐头。
这哪里是八路军?
这他娘的简直是一支移动的钢铁洪流!
就算是中央军的嫡系,也未必有这么阔绰!
就在杨司令震惊得说不出话时,他看到对面那支队伍里,有了新的动作。
他们非但没有隐藏实力,反而像是接到了命令一般,大大方方地停下脚步,将那些最具冲击力的武器,直接摆在了队伍的最前方。
战士们掀开炮衣,擦拭着九二式步兵炮的炮身。
几十挺歪把子和九二式重机枪被架设起来,黑洞洞的枪口仿佛在无声地宣告着什么。
这是一种赤裸裸的实力展示!
嚣张!但又充满了底气!
杨司令的嘴角,不由自主地抽动了一下。他放下望远镜,眼神变得无比复杂。
这时,对面的队伍中,一匹快马奔出,马上骑士单人独骑,不带任何护卫,径直向着他们这边的阵地而来。
“司令员,对方来人了!”警卫员紧张地喊道。
“都别动!”杨司令低喝一声,也翻身上马,独自迎了上去。
两骑在两军对峙的中间地带相遇。
马上是一个极其年轻的军官,眉眼英挺,气质沉稳得与年龄完全不符。
“冀鲁豫军区,杨司令?”来人勒住马,声音清朗。
“是我。你是?”
“太岳军区,第四军分区,林毅。”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