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零读书网>同人>我宣传片导演,你让我拍电影?> 第218章 余州重工的合作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18章 余州重工的合作(1 / 2)

这并非普通的停车场,而是一个露天博物馆,陈列着余州重工各个时期的拳头产品,从早期的重型卡车、挖掘机,到如今世界领先的超大型盾构机、千吨级全地面起重机、百米级混凝土泵车……这些钢铁巨兽静静地矗立在阳光下,冰冷的金属反射着硬核的光泽,庞大的体积带来强烈的视觉压迫感。

美术指导忍不住拿出相机连连拍摄,激动地低语:“太棒了……这种工业美感、这种力量感……就是我们想要的地下城工程设备和救援车辆的感觉!甚至比我们想象的更震撼!”

吴言也被深深触动。

这些真实的、为人类改造自然而生的大型机械,所散发出的力量感和可靠性,是任何电脑CG或道具模型都难以完全模拟的。

它们就是人类工业文明的脊梁。

“这是我们最新下线的‘泰山’系列千吨级起重机,最大起重量1200吨……”陆远华如数家珍地介绍着,语气中充满感情,“那边是‘开拓者’号盾构机,直径超过15米,是挖掘地下隧道和空间的绝对主力……”

正说着,一阵巨大的引擎轰鸣声由远及近。

只见一辆近三层楼高、涂装威猛的巨型矿用自卸车,正如同移动的钢铁城堡般,从测试车道缓缓驶过。

车轮比人都高,驾驶室需要爬梯才能上去。

“这是给澳洲矿场定制的‘巨无霸’,载重超过400吨。”陆远华的声音不得不提高,“它的一个轮胎,就值一辆豪华轿车。”

吴言仰头看着这个庞然大物,脑海中瞬间浮现出它在《流浪地球》冰原上驰骋,运输重要物资的画面。那种真实的重量感和动力感,无缝契合电影的世界观。

“了不起!”吴言由衷赞叹,“这才是真正的大国重器!”

参观完展示区,众人才来到集团总部大楼。

董事长林家栋早已在会议室等候。他是一位精神矍铄、目光锐利的老者,握手有力,言谈间既有企业家的精明,又带着老一辈技术人的实在。

“吴导,久仰大名!欢迎!”林家栋笑着请众人落座,“远华都跟我说了,你想让我们这些‘铁疙瘩’上科幻电影?这可真是新鲜事!”

“林董,您好。”吴言开门见山,将随身携带的平板电脑打开,调出《流浪地球》的概念图、部分剧本摘要以及那份震撼的概念演示片,“请您先看看这个。”

会议室灯光调暗,屏幕上开始播放。

当行星发动机启动,蓝紫色光柱冲天而起时,林家栋原本略带玩笑的表情变得严肃起来。

看到冰封的城市和那些想象中的重型救援车辆时,他的身体微微前倾。

播放完毕,灯光重新亮起。

林家栋沉默了几秒,缓缓开口:“带着地球跑……这个想法,魄力很大。这些机械设备的设计,很有想法,但一看就是画画的搞的,不够‘硬’。”

吴言心中一动,知道说到关键点了。

美术指导有些不好意思:“林董慧眼,我们确实更多考虑美学和世界观设定。”

“但你们想要的那种感觉——力量、可靠、能在极端环境下作业——我们这些真的家伙,有!”林家栋话锋一转,语气中充满自信,“你们电影里那个地下城,要是用我们的盾构机来挖,肯定又快又好!那些救援车,要是基于我们的重型底盘改装,肯定比你们画的更经造!”

“所以,林董,这就是我来寻求合作的原因。”吴言顺势接话,“我们不需要贵司直接投入资金,我们需要的是技术支持和设备合作。我们希望电影中出现的所有大型工程车辆、挖掘设备,都能以余州重工的真实产品出现。”

林家栋听得非常认真,手指轻轻敲着桌面:“意思是,让我们的产品,在你们这个……很可能非常卖座的电影里,露露脸?让全世界看看,咱们中国人造的重型机械,不仅能建桥修路挖隧道,还能在‘末日’拯救世界?”

“正是此意!”吴言肯定道,“这不仅是简单的广告植入,这是一种文化符号的输出。当观众被电影中的情节震撼,也会自然而然地将这种震撼和信赖感,投射到这些真实的工业产品上。这将极大提升余州重工的品牌形象和国际认知度,展现中国现代工业的硬核实力和美!”

陆远华在一旁激动地补充:“林董,吴导这部电影的关注度极高!如果合作达成,这将是全球范围内一次现象级的品牌曝光!其效果远超我们投多少传统广告!”

林家栋没有立刻回答,他沉吟了片刻,目光扫过吴言带来的概念图,又看向窗外厂区里那些真实的钢铁巨兽。

“有点意思……”老爷子喃喃道,眼中闪过一抹精光,“我们搞了一辈子技术,总觉得酒香不怕巷子深。但现在看来,这好酒,也得会吆喝!特别是吆喝给全世界的年轻人听!”

他猛地一拍桌子:“干了!吴导,这个合作,我们余州重工接了!”

会议室内顿时气氛一松,吴言团队面露喜色。

“太好了!感谢林董!”吴言要的就是这个,“我相信有你们的加入,这部电影将会让全世界重新认识余州重工!”

接下来的时间,双方团队进入了具体的商务洽谈环节。

吴言方提出了需求:需要余州重工提供数款特定型号的退役或库存车体用于拍摄、派遣技术团队指导道具制作和涂装设计、授权电影中使用其产品形象和Logo。

余州重工则提出了他们的条件:除了合理的道具改装和技术支持费用外,他们要求在电影片尾鸣谢中突出显示技术支持单位,并获得电影中相关道具车的形象在全球范围内的宣传使用权。

同时,希望在电影上映前后,配合进行联合品牌营销活动。

双方各有考量,但大方向一致,谈判进展顺利。

吴言看重的是对方的专业技术和设备带来的无敌真实感,余州重工看重的是这次前所未有的品牌提升机会和潜在的文化影响力。

最终,在经过一番友好而高效的磋商后,一份双赢的合作协议框架基本确定。

林家栋董事长显得格外高兴,亲自带领吴言团队参观了他们的核心装配车间和研发中心。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