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21章 海外宣发(1 / 2)

翌日吴言已经调整好了状态。

昨日的休闲惬意被妥善收藏,取而代之的是熟悉的、对工作的专注与期待。

他清楚,从今天开始,真正的“战斗”才刚打响——将《流浪地球》推向世界舞台。

门铃准时响起。门口的凡妮莎换回了干练的职业装,笑容依旧明媚,但眼神中多了几分工作时的锐利。

她手中提着咖啡,另一只手还拿着一个平板电脑,上面密密麻麻都是日程。

“早,吴。准备好征服好莱坞了吗?”她将咖啡递过来,语气轻快却目标明确。

吴言接过咖啡,笑道:“与其说征服,不如说是分享。希望他们能喜欢我们这个来自东方的故事。”

“他们会震撼的。”凡妮莎信心十足,一边滑动着平板,“今天上午十点,第一个重磅行程:《好莱坞报道者》的深度专访。

他们的主编亲自来,这是行业内的顶级风向标,非常重要。

下午三点,是与AFI(美国电影学会)一批优秀学员的交流会,算是半公开活动,氛围会轻松一些,但那些年轻人眼光很毒辣。

晚上,派拉蒙安排了一个小型的业内看片会,主要是些有影响力的制片人、评论家。”

吴言仔细听着,点了点头。行程紧凑,且每一个都直指行业核心。

“专访提纲他们提前发过来了吗?”

“发了,我昨晚已经发到你邮箱。问题比较常规,但肯定会深入探讨中国科幻电影工业的发展以及中西合拍的模式。或许还会问到一些关于文化差异的理解。”凡妮莎补充道,“放轻松,吴,你是开创者,没人比你更懂你的电影和你的团队。真诚分享就好。”

上午十点,比弗利山庄一家静谧的咖啡馆包厢内。《好莱坞报道者》的主编艾丽卡·兰登是一位气质优雅却目光如炬的中年女性,寒暄过后,访谈直接进入主题。

正如凡妮莎所料,问题既宏观又具体。

“吴导,众所周知,科幻电影一直是好莱坞占据绝对主导地位的类型。

《流浪地球》选择这样一个极具挑战性的领域,最初是出于怎样的考量?是想要证明什么吗?”艾丽卡的问题开门见山。

吴言沉吟片刻,通过身旁的专业翻译,从容应答:“与其说是‘证明’,我更愿意称之为‘探索’和‘表达’。

中国拥有了自己的太空站,迎来了‘嫦娥’探月,‘天问’探火,我们的观众,尤其是年轻一代,对星空、对未来充满了好奇与想象。

这种集体情感需要载体,《流浪地球》正是这种情感和想象力的产物。

我们并非要挑战谁,只是想讲述一个基于我们自身文化背景、面对巨大危机时,关于家园、关于希望的故事。”

“很有趣的角度,”艾丽卡记录着,“‘带着家园逃亡’,这个核心设定确实充满了东方哲学意味。在视觉呈现上,我看了预告片,非常惊人。能否谈谈与派拉蒙的合作,特别是技术层面,是如何协调的?”

“合作非常愉快且高效,”吴言坦诚道,“派拉蒙提供了顶尖的全球发行资源。但电影的核心创意、后期特效、视觉美学主导权一直在我们手中。

比如‘行星发动机’的设计,我们融入了大量中国乃至东方的建筑美学元素,而非纯粹的西方科幻感。

特效团队由我的中方视效总监高翔主导,这种模式既保证了创作的纯粹性,也汲取了国际化的工业经验。”

访谈持续了近一个小时,问题逐渐深入,从刘培强的家庭情感核心到“饱和式救援”的集体主义精神体现,吴言对答如流,既自信又不失谦和。

凡妮莎在一旁偶尔补充一些合作过程中的细节,两人配合默契。

艾丽卡最后合上笔记本,露出欣赏的笑容:“吴导,谢谢你的分享。我必须说,你的视野和执行力令人印象深刻。《流浪地球》不仅仅是一部电影,更是一个文化现象。我很期待它在全球市场的表现。”

离开咖啡馆,坐进车里,凡妮莎长舒一口气,兴奋地拍了一下吴言的肩膀:“太棒了,吴!艾丽卡可是出了名的挑剔,你完全把她征服了!这期专访一定会引起巨大关注。”

吴言笑了笑,放松地靠在椅背上:“是电影本身足够有力量。我只是把我们的想法说出来而已。”

下午的AFI交流会氛围果然轻松许多。在一个小放映厅里,坐满了未来好莱坞的栋梁之材。在播放了长达三十分钟的电影精彩片段合集后,进入了问答环节。

这些年轻电影人的问题更加天马行空,充满创作热情。

“吴导,地下城的长镜头设计太酷了!调度如此复杂的人群和机械,您是如何在脑海中构建并最终实现它的?”

“吴先生,请问在‘冰缝救援’那场戏中,您是如何平衡视觉奇观和角色情感张力的?”

“电影中很多灾难场景显得非常真实,甚至有种‘压迫感’,您和您的团队是如何进行研究和设计的?”

吴言非常享受这种交流。他详细分享了如何利用分镜和动态预览来预演复杂镜头,如何与美术、特效部门沟通实现想象中的场景,甚至透露了一些利用模型实拍和CGI结合的小技巧。

他讲得投入,学生们听得入神。

一个亚裔学生站起来,有些激动地问:“吴导,您的电影让我看到了一种可能性。它既是全球化的,又是如此本土化。您对像我们这样想在好莱坞体系内讲述自己文化故事的电影人有什么建议吗?”

吴言沉默了一下,认真地说:“保持你的文化根脉,不要试图变成别人。最独特的东西,往往最具有世界性。技术可以学习,工业流程可以适应,但你内心深处对你文化的理解与热爱,是别人无法替代的。用好莱坞的语言,讲你自己的故事,这就是最有力的沟通。”

现场响起热烈的掌声。凡妮莎在一旁看着被年轻学生簇拥的吴言,眼神中闪烁着别样的光彩。

傍晚,业内的看片会气氛则更为严肃。放映的是《流浪地球》的国际版成片。

两个多小时的放映过程中,现场极其安静,只有震撼的声效和配乐回荡在影厅内。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