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零读书网>同人>四合院:五二开局的漫漫人生路> 第151章 专家到来,前往松辽盆地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51章 专家到来,前往松辽盆地(2 / 2)

然后,他详细描述了最初引起他注意的土壤异常——那种不同于普通腐殖质的,刺鼻的臭鸡蛋混合沥青的浓烈气味。

他讲述了自己如何根据土壤颜色、湿度、颗粒感确定挖掘点,如何挖到半米深时铁锹触碰到粘稠物质,如何用手清理出那泛着五彩油光的黑色液体。

“基于现场观察到的油苗、伴生气味、以及生储盖组合的初步判断,”石毅的语速不快,每一个字都清晰有力,“我认为该渗出点并非孤立现象,其下方存在具备工业开采价值的构造性油藏的可能性极高。

油藏深度还需钻探验证。”他给出了一个范围,这是他几天来反复推算的结果。

当石毅说到构造性油藏时,黄总工那双古井无波的眼睛里,终于掠过一丝极其细微的波动。

他身旁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专家忍不住追问道:“石毅同志,你判断储集层为疏松砂岩,依据是什么?颗粒大小?胶结程度?你挖开的那个探坑,砂岩的孔隙度目测如何?”

“探坑西侧壁揭露的砂岩层,颗粒以中细砂为主,分选较好,用手捻搓,砂粒感明显,胶结物较少,质地较为疏松,”石毅不假思索地回答,“孔隙度目测估计在15%以上,具备较好的储集空间条件。渗油点正位于该砂岩层与下方页岩的接触面附近。”

“伴生气的气味,除了硫化氢,还有没有其他特征?比如……汽油味?或者更重的沥青味?”另一位专家紧接着发问。

“当时气味非常浓烈混杂,硫化氢的味道最为突出和刺鼻,”石毅回忆道,微微皱眉。

“但仔细分辨,浓烈的硫化氢之下,似乎还混合着一种……类似于劣质煤油燃烧后的焦糊味,至于典型的轻质油品气味或浓重沥青味,当时环境复杂,未能明确区分。”

问题一个接一个的砸向石毅。关于地层倾角的具体估算、附近区域可能的水文地质条件对油气保存的影响、土壤中油渍的分布范围、甚至风向对伴生气扩散的干扰……

每一个细节都被专家们反复盘问、推敲、质疑。

石毅始终保持着惊人的冷静和清晰的条理,他的回答基于实地观察,有根有据,逻辑严密。对于不确定或无法当场回答的问题,他坦诚地表示“当时条件所限,未能深入观察”或“需进一步勘探验证”,绝不妄加猜测。

周慧兰坐在一旁,看着石毅在专家们强大的气场和密集的寻问下,沉稳应对,看着他展现出的远超她想象的深厚学识,心中充满了自豪。

当专家们的问题偶尔涉及到她当时在场的感受时,她会立刻补充一些直观的细节,比如“那油摸上去特别粘手,甩都甩不掉”,“挖开时那黑油好像还往上冒了一点点小泡”等等,为石毅的判断提供了佐证。

会议持续了整整一个上午。当最后一位专家的问题得到解答,会议室里出现了短暂的寂静。

寂静片刻后。

“石毅同志,”黄总工的声音响起,“你的发现,你的判断,你的这份报告……帮了我们大忙了,”他顿了顿,“这不仅仅是油苗,这很可能……就是我们几十年来,踏遍千山万水,苦苦追寻的那个东西!”

他猛地站起身:“时不我待,立刻准备出发,目标——松辽盆地!

调集所有能调集的力量,组织精干队伍,带上最精良的轻便钻机,我们要在渗出点附近,立刻开钻验证。”

黄总工的话语如同一声惊雷,在会议室里炸响,也彻底点燃了所有人的心火。

首长和政委霍然起身,神情激动:“是!黄总!基地全力保障!要人给人,要设备给设备。”

短短三天之内,一支由顶尖地质专家、经验丰富的钻井工人、精悍的工程兵和武装保卫人员组成的庞大联合勘探队集结完毕。

两台现在国内最先进的轻便式顿钻钻机被拆解装车,成箱的钻杆、套管、泥浆材料堆积如山,精密的测量仪器被小心翼翼地包裹在厚厚的防震材料里,发电机、帐篷、给养、药品……各种物资流水般汇集。基地的卡车排成了长龙,引擎的轰鸣昼夜不息。

石毅和周慧兰自然在队伍的核心名单之中。石毅被任命为现场地质指导组副组长,周慧兰则被安排负责部分资料整理和后勤联络工作。

他们再次登上了石毅的猛士越野车,这次车上堆满了图纸、工具和必要的补给。

石毅亲自驾驶,周慧兰坐在副驾,两人看着窗外庞大车队扬起的滚滚烟尘,心中都充满了难以言喻的激荡。

这一次,不再是漫无目的的游历,而是背负着整个国家工业希望的远征。

长长的车队从旅顺一路向北,穿越广阔的辽河平原,进入吉林境内。

窗外的景色从繁华的港口城市,渐渐过渡到广袤的黑土地农田,最终变成了松辽盆地景色。

越接近目的地,道路越加崎岖难行,道路已经消失,车队在荒原、草甸和低矮的丘陵间艰难跋涉。

猛士越野车卓越的性能再次得到彰显,它咆哮着,冲开茂密的灌木丛,碾过松软的沼泽边缘,在泥泞中拖拽着陷入困境的卡车。

当石毅指着前方一片地势相对平缓,点缀着稀疏碱蓬草的荒原,说出“就是这里”时,整个车队停了下来。

松辽盆地腹地,目标点到了。

“安营!扎寨!立刻建立临时指挥部,钻探点就选在石毅同志最初发现油苗的渗坑附近。”黄总工下来车就开始下令,声音虽不大,却清晰地传遍整个车队。

“工程兵负责平整场地,搭建钻台基础,钻井队组装设备,地质组跟我来,立刻进行详细地面踏勘。

测量组,建立精确的基准坐标网,保卫组,设立警戒线,行动!”

命令一下,死寂的荒原瞬间沸腾起来。

工程兵们挥舞着铁锹、镐头,呼喝着号子,开始清理场地,平整钻探平台的地基。

钻井工人们喊着整齐的号子,围绕着拆散的钻机部件忙碌起来

地质组在黄总工的亲自带领下,以石毅最初挖掘的渗坑为中心,向四周辐射开去。

石毅紧跟在黄总工身边,他凭借对地形的熟悉,不断指出值得重点关注的区域和可能的构造线索。

测量组的技术员们则在更外围忙碌着。

保卫战士们在营地外围拉起了警戒线,荷枪实弹,警惕地巡逻着。

夕阳的余晖将整个钻探现场染成一片壮丽的金红。

巨大的顿钻钻机已经巍然耸立起来,柴油机持续发出低沉有力的咆哮,驱动着沉重的钻具。

“开钻!”随着钻井队长一声粗犷的吼声,粗大的钢丝绳猛地绷紧,沉重的钻具被高高提起,然后带着千钧之力,狠狠顿向脚下的岩层。

“咣!”

一声沉闷的巨响,伴随着地面的微微震动,宣告着这场叩问大地核心的战役,正式打响。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