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贾东旭也知道,就算马荷花再笨,转正也是早晚的,这次失败,以后也总能转正,就是不知道要等多久了。
而能早点转正当是最好。
“我转正了。”马荷花笑着说。
成功转正,马荷花的心情也是极好。
一听马荷花说转正了,贾东旭也是松了口气。
那么,接下来就是马荷花和孩子的户口转城里来了。这个月把户口转到城里来,下个月也就能有定量了。
至于工资,当然是从马荷花转正开始算。
转正之前按18元,而转正之后就按27.5元了。
参加转正考核,虽然马荷花也有着信心,但真的成功通过了考核,她心情也很是激动。“要庆祝一下了。”贾东旭笑着说。
马荷花也不反对,她今天转正了,家里庆祝一下,吃点好的,这也没什么。“那就买点肉,吃个猪肉炖粉条。”马荷花想了想,对贾东旭说。
猪肉给家里孩子吃,粉条就她和贾东旭吃。家里也改善改善伙食。
等下个月,家里的伙食也能好一点了,毕竟定量多了,收入也高了。贾东旭当然没意见。
并且,贾东旭知道不可能买太多的猪肉,所以,他估计是吃不到肉了,马荷花自己估计也不吃,都省着给孩子吃。
不过,能吃点粉条也是好的。
和猪肉一起炖,粉条吃着也很香。
想想现在家里的伙食,吃点粉条可是好太多了。
这也就是马荷花成功转正,心情好,要不然就是过节都不一定能吃顿猪肉炖粉条。现在,家里都是马荷花说了算,贾东旭就是有意见也不敢说。
如今,贾家没猪肉,也没粉条。于是,就马荷花出去买了。
从家里拿了钱和票,马荷花也就出门了。
因为家里的自行车卖掉了,马荷花只能是走着出去买菜。
且不说马荷花出去买猪肉和粉条,院里可是传开了。
毕竟马荷花转正,这也不算小事。
而院里不少人都在轧钢厂上班,当然都是知道,回来和家人一说,然后就一传十,而这又只是个三进的四合院,也没多大,快速传开也就很正常。
前院三大爷家。
三大爷两口子在谈论着。
“贾东旭的媳妇还挺厉害的,进厂上班才多久?这就转正了。”“是挺厉害。”
“这下贾家的日子就好过了。”当然,贾家如今还比不上阎家。
三大爷两口子可都有工作,双职工家庭就是底气足。至于贾家,也只是脱离了贫困户标准而已。
聋老太太也听到有人说马荷花转正了。
知道贾家的日子这下就好过了,老太太有点不爽。老太太对贾家可没好感,也不希望贾家越过越好。
但贾家脱离了贫困户,日子当然就过好了些。
然而,老太太心中虽然不爽,却也只能看着贾家日子过好
看到马荷花出了大院,老太太就知道肯定是去买菜了,估计还会买点肉回来。再看贾家,贾东旭在家,棒梗小当也都在家。
因为知道今天能吃顿好的,加上以后家里的日子好过了,所以,贾东旭很高兴,棒梗小当也都开心。
老太太看到了贾东旭那笑脸,心中却在嘀咕着。
以老太太的眼光,马荷花可不是什么好人。
现在,贾东旭对马荷花来说就是拖累。
马荷花已经在厂里站稳脚跟了,和孩子的户口也都能转到城里来,那么,接下来就是和贾东旭撕破脸也完全有可能。
没错,老太太就觉得马荷花接下来肯定会和贾东旭撕破脸。
到时,马荷花把贾东旭撵出家门。
所以,看到贾东旭还高兴,老太太就觉得他傻。
至于说什么房子和工作都是贾家的,这就能限制马荷花了?
“贾家的日子是要好过了,但也正因为日子好过,矛盾也大了。”老太太心想。不过,老太太却不会给贾东旭提醒。
她就等着看好戏。时间流逝着。
1个多小时之后,马荷花也是从外面回来了。就见马荷花买了点肉,还买了些粉条。
看到马荷花买的,也就能猜到她肯定是要做猪肉炖粉条。果不其然,提着猪肉和粉条,马荷花也就往厨房去。
棒梗小当也都跑到厨房来。
看到有肉,棒梗小当就都馋了。
贾东旭则是来帮忙,给马荷花打下手。
随着贾家做了猪肉炖粉条,香味也就传到了院子里。
院里也有些人闻到了这香味。
这年代,能吃顿猪肉炖粉条可是难得。
所以,贾家吃顿猪肉炖粉条,也就足以让人眼红了。
何家没眼光。
今天何家的伙食也不差,二合面馒头和3菜一汤。虽然没肉菜,但也算丰盛了。
对于贾家舍得吃顿猪肉炖粉条,也能理解。
毕竟马荷花今天转正了,是该庆祝一下,吃顿好的。
棒梗小当都是眼巴巴看着。
眼看猪肉炖粉条也好了。
马荷花把猪肉分给棒梗和小当吃,而棒梗碗里的猪肉就多点。除了猪肉,棒梗小当碗里也还有点粉条。
至于马荷花自己,还有贾东旭,碗里就都是粉条了。
但因为粉条不多,贾东旭两口子吃粉条也不能饱,所以,还每个人加了2个窝头。
每个人多2个棒子面窝头,加上碗里的粉条,也就足够填饱肚子了。
有肉吃,还有粉条吃,棒梗小当都很是开心。
看着孩子吃肉,马荷花就满足了,至于贾东旭,却是馋了。
贾东旭也很久没吃肉了,今天家里难得买点肉,结果都给孩子吃了,他是一口都没吃上。这让贾东旭心里也是埋怨马荷花。
有点肉,大部分给孩子吃也行,大人也好歹吃一口吧。
然而,贾东旭虽然心里埋怨马荷花,却不敢表现出来。
毕竟现在养家糊口的是马荷花,而马荷花又是个强势的。。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