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新政风暴
这最新的奏报方式虽然新奇,但修路终究是已在大明时报上报道过的。
百官们对此兴致寥寥,反而更热衷于加红、加绿之事的讨论。
如侯恂那般隐约察觉到不对的,更是少之又少。
但当新的奏报之人出列后,百官的目光顿时全都被他吸引。
——怎么又是顺天府的官儿。
几声细碎的低语在人群中响起,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烦躁与忌惮。
前户部主事,现顺天府通判李世祺,一个过去在京师官场上名不见经传的人物,此刻却成了全场的焦点。
他面色潮红,径直穿过长长的文官队列,没有丝毫的犹豫和胆怯,来到丹陛之下,撩袍跪倒。
“臣,顺天府通判李世祺,请奏九门商税事!”
他的声音洪亮,掷地有声。
御座之上,朱由检的目光平静如水。
“奏吧。”
李世祺没有按惯例将奏疏呈给鸿胪寺的官员,而是选择自己开口。
他深吸一口气,大声开口道:
“臣自九月十日,领授九门商税清查事以来,查账簿,访商户,又劳东厂都督王体乾亲自审问,已得其中贪腐之详!”
“九门原任大使、副使一十八人,无一不贪!”
“共查得累年贪腐金额七万金!其下胥吏三十余人,累年贪腐金额两万余金!共计九万余金!”
大殿前顿时骚然,窃窃私语更多了。
九万两,确实很多。
毕竟九门商税往年至多也不过此数。
但更多人在意的却不是这个金额,而是李世祺这个人!
——上任月余不到,四十余名胥吏全都投入东厂大牢,最终竟有二人庾死其中。
结果暴风雨般的弹章冲入宫中,却统统被留中不发。
此人做事酷烈,与新君之偏爱……实在令人心悸!
李世祺没有理会众人的惊骇,他的声音因为激动而微微颤抖,却更加高昂。
“商税清查之后,自九月二十六至三十日,短短五日,九门税银已有二千二百余两!”
“以此推算,则全年税额或可达十五万两!相较往年八、九万之数,几近一倍矣!”
“臣,据此弹劾户部山东司主事、旧管崇文门商税事,陈宾盛!纵容贪腐,谎报账目,欺君罔上!”
话音落下,整个皇极门广场鸦雀无声。
许多人的目光,都下意识地投向了站在前列的户部尚书郭允厚。
郭允厚一张老脸涨得通红,嘴唇微微翕动,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他能感觉到,四面八方投来的目光,像一根根烧红的钢针,扎得他浑身难受。
户部的脸,今天算是被丢尽了。
片刻之后,队列后方,一个穿着青色官袍的身影匆匆出列,正是户部主事陈宾盛。
他脑中急转,心中又怒又屈:‘岂有此理!李世祺,竟真不顾半分昔日同僚之情吗你是忠臣,我又何尝不是忠臣!’
他感到万分冤枉,自己也有一份经世公文正在撰写当中,只是还在搜集数据罢了。
却没料到忽然之间就成为这新政当头第一炮的对象。
种种思绪不过一瞬间。
陈宾盛来到御前,跪倒在地,重重磕头道:“臣有罪!”
但他并未就此屈服,而是继续开口道:
“陛下容禀!臣……臣确实有罪!臣有失察之罪啊!”
“崇文门税关之弊,臣非不知也!自臣接手此差,便日夜思虑,如何革除积弊,为国开源。”
“臣也曾整顿账目,严惩胥吏,税额也曾一度有所回升。”
“然……然臣万万没有想到,此中积弊,竟已深入骨髓,盘根错节至此!”
“那些胥吏,阳奉阴违,欺上瞒下,手段之诡诈,用心之险恶,远超臣之想象!”
“臣自认以朝廷法度行事,以君子之道待之,却不料是对牛弹琴,养痈成患!”
说到这里,他话锋一转,竟是对着李世祺的方向拱了拱手,语气复杂地说道:
“臣之罪,在于为官不清,失之于宽仁,失之于手段不够霹雳!未能如李通判一般,请动厂卫,深挖彻查,将此等硕鼠一网打尽!”
“臣有负圣恩,无颜面对陛下,更无颜面对户部同僚!请陛下降罪!”
他再次叩首,长跪不起。
这一番辩解,临时而做,可称急智了。
陈宾盛将自己的罪名,从“贪腐”和“欺君”,巧妙地转化为了“能力不足”和“手段温和”。
更厉害的是,他模模糊糊地点了其中差别出来。
——我陈宾盛,是和你们一样,按照规矩办事的文官,斗不过那些油滑的胥吏,情有可原。
——他李世祺,是动用厂卫的酷吏,不讲规矩,虽然查出了钱,但这样的人,你们不怕吗
如果怕的话,诸君,请一定救救我啊!!
陈滨盛的辩解完毕,李世祺居然也不再多话,只是跪在原地等候皇帝旨意。
今日这场小小进攻,乃是薛国观的授意。
而薛国观的授意,大概率则是来自这位新君的授意。
这位陛下,究竟想做什么呢
天空中的风愈加凛冽了,吹得旗帜猎猎作响。
皇极门广场上无人说话。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等待着皇帝的判决。
朱由检在御座上面无表情,暗地里却仔细观察着每个人的脸色和动向。
继续等了片刻。
仍旧没有任何人出列为这位明显无辜之极的小陈同学说话。
这是他预想之中最好的情景。
他这次投石问路,预设了许多场景。
一、满朝轰然,借着这件事,一起攻击厂卫,顺带牵连新政。
这是最恶劣的情况,但几乎不可能,毕竟阉党的统治才刚过去没多久。
他通过王体乾、田尔耕对厂卫的接手,损耗又很小。
况且这又不是大礼议!又不是国本之争!
只是动了下九流的胥吏罢了!
没有道德旗帜的整合,这群文臣凭什么团结一心
若真发生了,反而说明他登基以来的施恩、团结、立旗、情报,各方面全都是有问题的。
二、半数人、乃至少数人站出来。
那这个也很好解决,魏忠贤能干的事情,他永昌帝凭什么不能干
就算永昌帝不好意思亲自下手,王体乾又如何不能动手
不过……
能不要这么酷烈还是尽量不要这么酷烈。
现下这种情况就刚刚好了。
新政vs旧政的对比,拥有了第一个过了堂的铁例。
而后面这种铁例只会越来越多,越来越成为新政施行的助燃剂。
至于小陈同学嘛……
终于,朱由检开口了。
他的声音依旧平稳,听不出喜怒。
“李世祺勇于任事,清查九门积弊,为国库追回巨款,厘清税制,功劳卓著。”
“着,司礼监与吏部共同记档,加红一道。”
这是奖赏。
群臣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奖赏之后,必然是惩处。
不少人看向陈宾盛的眼光已经充满了同情。
纵然你再有急智,皇帝要你当那只鸡,你又如何逃得过呢
朱由检的目光缓缓移向跪在地上的陈宾盛。
“至于陈宾盛之事……”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