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九日,星期五。
上午九点四十分,文华东方酒店的大会议室外已是人影攒动。
陈秉文带着秘书阿丽提前二十分钟抵达,扫了一眼会场门口悬挂的“华润天水围项目开发筹备会”的横幅,神色平静地走了进去。
会议室很大,能容纳近百人。
此刻已经来了不少代表,三三两两地站着寒暄。
陈秉文注意到,由于天水围项目体量庞大,牵扯甚广,今天到场的不只是华润、长实等联合开发公司的股东,还有汇丰、渣打等多家银行的代表,以及一些相关行业的头面人物。
场面比预想的还要大一些。
华润总经理张建华正与一位气质儒雅的中年男子交谈,看到陈秉文进来,立刻笑着招手。
“陈生,这边!”
陈秉文对阿丽低声交代了一句,便从容地走了过去。
张建华热情地迎上两步,拉着他的手臂,然后转向那位气质儒雅的中年男子介绍道,“陈生,我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新华社港岛分社的王匡社长。
王社长,这位就是我常跟你提起的陈记食品的陈秉文,陈先生。”
王匡社长脸上立刻露出亲切的笑容,主动伸出手:“陈先生,久仰大名啊!
真是百闻不如一见,果然是青年俊杰,一表人才。
你在港岛商界取得的成就,令人惊叹,是我们华人青年的杰出代表。”
他的态度十分热情,一点看不出有直达天听的能量。
陈秉文倒没有因为王匡的话感到飘飘然。
他深知,这个时期,像他这样有实力、又与内地关系良好的港商,正是需要积极团结的对象。
“王社长您过奖了。”陈秉文与他用力一握,谦逊地笑了笑,“只是赶上好时代,做了点小生意,当不起如此赞誉。”
王匡笑着握住陈秉文的手,仔细打量了他一下,颇为赞赏:“陈先生,张总多次提起你,说你对天水围的开发提出了很多建设性意见,思路清晰,很有见地。
原本我还有些持怀疑态度,今天见到本人,我倒是信了七八分。”
陈秉文正要谦逊回应,却被会议室门口传来一阵轻微骚动打断。
只见一个身形高大的外国人在几个华人的簇拥下走了进来。
他穿着剪裁精致的英式西装,银发梳理得一丝不苟,气场强大,刚一出现就成为全场焦点。
张建华见状,对王匡和陈秉文示意了一下,转身迎了过去。
“沈弼爵士,欢迎欢迎!感谢您拨冗出席。”
“张总客气了,华润的大项目,汇丰自然要关注和支持的。”
沈弼微笑着与张建华握手。
简单寒暄了几句之后,沈弼满脸堆笑在张建华的陪同下走向王匡,同时用流利的中文寒暄道:“王社长,好久不见。”
“沈弼先生,你好。”王匡笑着与他握手。
沈弼与王匡握手时,目光自然地转向一旁的陈秉文。
张建华立刻会意,笑着介绍:“沈弼爵士,这位是陈记食品的陈秉文先生,我们天水围项目的特别顾问。陈生年轻有为,思路很独到。”
陈秉文上前一小步,不卑不亢地伸出手,说道:“沈弼爵士,久仰。”
沈弼与他握了握手,目光在他脸上停留片刻,道:“陈先生,我听说过你。
收购屈臣氏,动作很快。”
他的语气平淡,听不出是赞赏还是陈述事实。
“市场给了机会,我们只是顺势而为。”陈秉文淡淡一笑回应道。
这时,又有一批人抵达会场。
长江实业的李家成带着秘书洪小莲也走了进来。
他一眼就看到了正在与沈弼、王匡交谈的陈秉文,脚步几不可察地顿了一下,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之色。
他显然没料到陈秉文会出现在这个级别的会议上,并且似乎还与沈弼、王匡相谈甚欢。
李家成迅速调整好表情,脸上挂起惯有的谦和笑容,先与相熟的几位参会代表打了招呼,然后才朝张建华他们这边走来。
“张总,王社长,沈弼爵士。”李家成逐一打招呼,最后目光才落到陈秉文身上,笑容不变:“陈生,这么巧,你也来了。”
“李生。”陈秉文微微一笑着点头回应。
张建华笑着解释道:“李生,陈生现在是我们天水围项目开发筹备小组的特别顾问,在整体规划和分步实施上提供了很多宝贵意见。”
李家成恍然,脸上的笑容更盛,意味深长的说道:“原来如此!
陈生果然眼光独到,布局深远,佩服佩服。”
他这话听起来是恭维,实则暗指陈秉文四处插手。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