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合作者,必须足够强大,但也必须.足够“懂事”。
从这个角度看,李家成的优势就显现出来了。
而且他有两个儿子,很早就为他们办理了外国国籍。
这意味着,李家成的家族根基和未来退路,在某种程度上与海外,特别是英联邦体系,绑定得更深。
这种绑定,在沈弼看来,是一种无形的“质押”,使得李家成在关键时刻的选择会更多受到牵制,更容易“沟通”。
反观陈秉文,太过年轻,家庭关系简单,背景清白得像一张白纸。
这种“清白”在商业上是优点,但在这种涉及深层利益捆绑和长远控制的博弈中,却成了不确定因素。
他像一匹难以完全驯服的野马,冲劲十足,但方向未必总能被缰绳牵引。
而且,由于他崛起太快,根基看似雄厚却缺乏时间的沉淀,个人背景简单,没有那些盘根错节的家族联姻,也没有听说有任何子女或明确的继承人。
这种“光脚”的状态,让习惯于与穿着鞋的人打交道的沈弼,内心深处有一丝不易察觉的不安。
一个没有明显“牵绊”的人,其忠诚度或者说“可控性”该如何保证?
汇丰想要的,不是一个可能脱离掌控的商业帝国缔造者,而是一个能够延续英资影响力、在新时代下依旧能与汇丰保持紧密合作的“管理者”。
“爵士,我的计划核心在于速度。”陈秉文的声音将沈弼拉回现实,“我们必须抢在所有人之前,利用和黄现有的码头、地产资源,与内地刚刚启动的开放政策对接。时间窗口不会太长。”
沈弼微微颔首,脸上露出标准的职业微笑:“陈生的眼光确实独到,计划也很大胆。
不过,和记黄埔资产庞大,关系复杂,收购涉及的金额更是天文数字。
我们需要对股东负责,进行最审慎的评估。
况且,目前对和黄有兴趣的,并非只有陈生一家。”
他停顿了一下,端起桌上的咖啡杯,轻轻啜了一口,用最温和的语气给出了一个近乎拒绝的托辞:“陈生的眼光和魄力,令人印象深刻。
和黄这块资产,关系重大,牵涉到方方面面。
汇丰作为持股方,需要对所有股东负责,做出的任何决定都必须慎之又慎。
这样吧,陈生,你的方案我们汇丰会认真研究。
但此类重大决策,需要经过董事会反复论证,可能还需要征询各方的意见。
这个过程,可能会比较漫长。”
他顿了顿,语重心长的说道:“你还年轻,未来的路很长。
和黄这盘棋很大,水也很深。
有些事,急不来。
我们需要时间,进行更全面的评估和考量。”
这番话听起来合情合理,充满了长辈对晚辈的关怀与告诫,但核心意思只有一个:拖延。
没有明确的拒绝,但也看不到任何积极的信号。
沈弼给了陈秉文一个几乎望不到尽头的承诺。
陈秉文看着沈弼笑了。
他当然听出了这话里的敷衍。
瞬间读懂了沈弼的潜台词。
他心中了然,这场博弈,仅仅依靠商业计划书上的数字和前景描绘,已经不足以打动这位汇丰大班。
“我明白汇丰的流程。”陈秉文神色不变,平静地站起身,“不过,爵士,市场不等人,机会转瞬即逝。
我希望汇丰在评估时,也能将时间成本考虑进去。
那我就静候佳音了。”
沈弼也站起身,公式化地握手:“当然,汇丰始终欢迎有实力的合作伙伴。
保持联系。”
看着陈秉文挺拔的背影消失在门口,沈弼靠回椅背,轻轻吐了口气。
他再次抬手看了看那块百达翡丽。
理性告诉他,陈秉文或许更具爆发力,对未来的把握也更精准。
但情感和惯性,以及资本对“可控性”的本能偏好,都让他倾向于那个更熟悉、更“懂事”、并且已经通过“小礼物”表达了尊重和依附意愿的李家成。
“年轻人,有冲劲是好事。”沈弼低声自语,“但有些游戏,光有冲劲是不够的。
你还得懂得规则。”
他承认陈秉文是个人才,甚至是个天才。
但在汇丰这座百年帝国的棋盘上,在选择未来几十年“头马”的关键抉择上,他内心的天平已经微微倾斜。
资本没有国界,但操纵资本的人,有他们的偏好和路径依赖。
在沈弼看来,相比于一把难以掌控的利剑,一个知根知底、有着诸多“纽带”且已被证明“守规矩”的合作伙伴,显然是更稳妥的选择。
至少目前看来,李家成的优势,是实实在在的。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