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零读书网>玄幻>大明:爹你让开,宰辅我来当!> 第364章 锦衣卫监守自盗?张允修该往上升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64章 锦衣卫监守自盗?张允修该往上升一(2 / 2)

可出宫几月之后,整个人的心结也打开了。

王恭妃笑着说道:“医馆大夫们说得很对,我若是成日里怨天尤人担惊受怕,对肚子里的皇嗣也是有影响的,真想要好便是豁达一些。

我原来每日夜里皆是不能入睡,生怕为人所害,可现在日日皆是睡得香甜,想来待到开春之后,皇嗣也定然是会平安出生。”

朱尧媖颔首说道:“皇嫂能够这样想很好。”

王恭妃看出朱尧媖心里头的复杂情绪,她与对方朝夕相处,自然也有所感觉,不免压低说道。

“妹妹可是心有所属”

朱尧媖惊慌失措的模样,连忙起身说道。

“皇嫂好生休息吧,明日沐休结束,我便寻医馆的东壁先生为你问诊。

我这便先行告辞了。”

看着朱尧媖匆匆离去的背影,王恭妃不免有些无奈,不过倒也能够理解,毕竟身为大明公主,竟私底下动了些私情,在传统礼教之中,那是不被允许的。

出了王恭妃的院落后,走在步道上头的朱尧媖不由得有些怅然,她将跟随的宫女嬷嬷挥退,轻声说道。

“我想自己走走。”

朱尧媖住所相隔并不远,这片院落又是医馆内重兵把守最多的地方,即便是夜深,也是十分安全的。

等到宫女嬷嬷们悉数离开,朱尧媖迎着月光缓步前行,她淡绿色的鞋面上借着月光,散发出白光,整个人沐浴在银色的光芒之下,却显得有些怅然。

“间蜂蝶趁喜狂,宝马香车夜正长”

“十二楼前灯似火,四平街外月如霜”

再次念诵起这首诗句,朱尧媖脑海里头,似乎又浮现出元宵灯会上行人如织的热闹场景,与此时此刻月下清冷,形成了鲜明对比。

在那一瞬间,她无比讨厌自己皇家的身份,若是能跟易安居士李清照一般,出生在书香门第,每日里吟诗作对,与那“赵明诚”成一对神仙眷侣,那该是多美好的事情

偏偏凑巧的是,那赵明诚竟也是宰相之子只可惜自己并非是李清照.

可正当她怅然若失,在月光下独自神伤的时候,不知哪里传来一个男声说道。

“姑娘在月光下吟诗,却不怕吵到歇息之人”

朱尧媖顿时吓得惊慌失措,她身子紧绷起来,瞪着眼睛说道。

“你是何人竟敢闯入此地!这里不是你该来的地方。”

她声音带着一股子威严冷冽,可身子却已然害怕得微微发抖。

正当朱尧媖心里头盘算着,要不要高声呼喊求救的时候,那男声有些似笑非笑的感觉。

“我自家的地方,如何能够来不得,殿下贵人多忘事,竟连我的声音都忘了。”

朱尧媖愣了一下,朝着声音来处猛地转头,却发现有一人身穿飞鱼服,狼狈地从墙缝里头钻了出来。

钻出来之后还骂骂咧咧的样子。

“早知道我自己要潜进来,便不把陷阱围墙设置得那么严密。”

适才远远听声音,倒是有几分大侠的意味,可转头一看他身上挂着杂草和泥土,衣服还划破了好几道口子,简直是狼狈不堪。

朱尧媖忍不住笑出声来,眼睛里头都笑出了泪,不免调侃说道。

“你这锦衣卫,竟干起监守自盗的勾当”

张允修嘿嘿一笑说道:“怎么着,殿下要叫人抓了我不成。”

“公主有公主的规矩。”

朱尧媖扬起小脸说道。

“我若不是公主,那才是不同。”

元宵过后,京城里头再次回归了平静,一年以来最大的休沐结束,京城官员们各个脸上都挂着黑眼圈。

张允修能随意找个借口,不参加早朝,毕竟他身兼数职,还要顾着西山、医馆的一干事宜。

可众官员们却没有这个福气,便连皇帝都得老老实实坐在龙椅上头听政,更何况是他们这些大明朝的“牛马”

午门外的朝房,朝廷官员等待鸣钟入场,讨论声却络绎不绝。

吏部侍郎杨巍却显得精神矍铄,他捋须赞叹着说道。

“老夫年纪老迈,比不上你们年轻人,那日早早便是睡下,一大早起来打探一番消息,却不想是惊喜万分。

江山代有才人出呐!早知有绝句金句出世,老夫拼着这把老骨头也要好生参与一番。”

“十二楼前灯似火。”杨巍啧啧称奇,摇头晃脑地不停念诵说道。“此等绝句,自我大明开国以来,也能称得上是独一份了。老夫听闻前几日通宵达旦,已然有不少伶人乐人,将此诗谱曲,编做一曲歌谣,传颂天下。”

同样是吏部侍郎许国也感慨着说道。

“还有那倭女的一句‘飞琼结伴试灯来,忍把檀郎轻别’,不知能令多少痴男怨女日日念诵,不想倭国弹丸蛮夷之地,却也能出现此等才女。

只可惜,倭女有才气却失了气度,陛下那日钦点状元为‘刘永宁’,其诗句虽少了才气,却是气魄万千,彰显我大国气度,我私以为倒不必那么严格。”

对于朝廷上的官员来说,大多数都是能够理解万历皇帝和张居正的考量,结合大明如今的情况,与当时的情况处境,选刘永宁自然是最好的选择。

不单单是二人,今日在这朝房等候之人,几乎每个人都在谈论着元宵诗会那日发生之事,特别是对于张允修的才学啧啧称奇。

有人说张允修乃是在韬光养晦,有人说张允修乃是夺了下头徒弟生员们的诗句,用来给自己充当面门,还有的则是觉得张允修与那倭女天生一对,那日出了岔子,天底下又少了一段好姻缘好佳话。

吏部天官王国光站在他们前头,听到身后堂官们的讨论,他不免皱起自己的白眉,低声训斥说道。

“你二人年纪也长,乃是朝堂上的老人,皆是为人长辈的年岁,怎得也这般轻浮,朝堂官员朝廷大政岂容随意议论”

他这么一说,下头吏部官员们顿时安静了不少。

许国却还是不安分,他压低声音朝着王国光询问说道。

“王公,陛下向来不愿上早朝,元宵灯会结束大家都带着倦气,陛下怎得破天荒愿意上朝了”

王国光又瞪了对方一眼,后者不由得缩缩脑袋。

可王国光还是低声解释说道。

“无非是为藩国使臣事宜,藩国要派遣学子来我大明求学,自然得有个章程。”

“此事竟然成了”许国讶异说道。

“不成也得成。”王国光理所当然的样子。

他又瞥了一眼许国,提醒着说道。

“收收你的小心思,陛下想来今后对士元之信任,会更加深一些。”

“王公这是何意”许国面露尴尬,“下官岂能有什么心思”

王国光不解释太多,将手拢在袖子里,悠悠然说道。

“你知道便成,须知今日还有个大事,士元这一年来功勋卓著,就算是陛下也得论功行赏。”

许国脸上不由得有些僵硬,嘴角抽动两下说道。

“竟是如此”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