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楚亥给风王的信就是让风王将战利品平分,千万不要因小失大。
结盟关头,任何裂缝都能让敌人无限放大。
只要是合作总会有人要吃亏,往往肯吃亏的那人,人缘最好,所以风国要做的就是善结人缘。
风国要称帝,就得提前在诸国当中树立威信,做到公允最能赢得好感。
有了好感,假以时日,再有交战,诸王便会放心交付更多的人马给风国指挥,这便是公允的好处。
往简单的说,称帝就得有过人的胸襟,能看清一时的吃亏并不是坏事。
除此之外,九万多俘虏还可以再讹诈沙皇一笔,只要风王开口,其他诸王一定会积极配合,原因无他,公允在先,会让人自觉的产生信任。
举起桌上的庆功酒,风王起身,迎着诸国使臣道:“北禹省一战,诸国皆有功,既是同盟,寡人便不会贪图小利破坏结盟关系。至于战利品分配,就有劳诸国派人一起清点,不知诸位意下如何?”
起身回礼,诸国使臣同时饮下杯中酒,异口同声道:“风王大度,我等无异议。”
听闻,风王咧嘴一笑,抬手示意众人就坐,并朝下人使了个眼色,意味着庆功宴正式开始。
随着酒菜上桌,在一片片欢声笑语中,助兴的节目也是花样百出。
趁着大臣们都沉浸在喜悦中时,风王思绪飘远,在楚亥给他的信件末尾特别交代,即日起,楚某将不会再去风国京都了,风国的大事楚某也不会公然露面处理了,一切由王上定夺。
“楚君,你这是在开始避讳干涉朝政了吗?”
也难怪风王会多想了,风国能走到今天这一步离不开楚亥的帮助。
每当风王犹豫不决拿不定主意时,楚亥都会及时纠偏风王,也正是楚亥的建议,鼓舞了风王的干劲。
为此,风王已经彻底把楚亥当做军师对待了。
若楚亥在此,听到风王的自言自语一定会认同的,自己干涉的太多反而不利于风王的成长,急流勇退,可以有效避免有人拿功高震主说事。
当然,楚亥也并非什么都不管,只是学沙子霂一般,退居幕后,省得露面太多,让人误解张扬。
其次,他眼下的着重点要转移到应对二仙,与沙子霂的合作要瞪大了眼睛看着,否则稍有疏忽那可是要命的。
目光回到风王身上,随着酒过三巡,风王放下酒杯,打破沉默道:“此战我方联军俘虏敌人九万多俘虏,如何处置他们寡人还没有想好,不知诸位外使可有好的建议?”
随着助兴的节目陆续撤下,尽兴的他国使臣也开始了绞尽脑汁思考。
羌国使臣:“风王,此番边界摩擦沙丘帝国挑事在先,不如一道将俘虏也瓜分了吧!”
听闻,武国使臣眼睛一亮,附议道:“羌使说得没错,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边界摩擦是沙丘帝国没事找事,既然如此,那也无需对他们客气。”
玉国使臣:“想必风王已经有决定了吧?”
与玉使相视一笑,风王颔首道:“沙丘帝国兵强马壮,区区十万兵马还不足以让其元气大伤,主动退还俘虏说不过去,寡人建议让沙皇赎人,一来让沙皇尝尝战败的滋味;二来我等可以趁机讹诈沙皇一笔,岂不美哉?”
听闻,诸国使臣皆扶须大笑,讹人可是爽快事,没准又能宰沙皇一笔钱。
想罢,诸国使臣皆没有异议,表示一切由风王安排。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