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现在(五月十九日)已从熊本向北经过三里、树叶里,心急地走着夜路。
公主孤零零一个人。自那次见伊织以后,盛娘病势加剧,终于在今年正月逝于安房国某一村庄郊外的原野中。临终前,盛娘说:“阿姨,过了那座山,就是我生身的村庄。由于阿姨的帮忙,我很快乐地完成了罪业之行,身体虽然如此,但灵魂已经洁净,可以回到父母身边了。”
公主孤独一人,突觉熊本亲切无比,于是向西复向西,继续她的旅途。
五
五月十九日。武藏昏迷不醒已过了七天。在这当中,呼吸逐渐混乱,脉搏逐渐微弱,好几次让四周的人以为已经去世。但武藏的生命相当强韧,每次都险险度过,而坚持下去。
然而,到这天傍晚,脸色死灰,呼吸、脉搏混乱无比,典医中西孙之允也断言说:“想必已接近临终时候。”
于是,通知寄之,以寄之为首,亲交之人皆群集枕边,其中也有尾藤金右卫门。稍后,长冈佐渡以年近八十岁之高龄,坐着轿子奔驰而来。
武藏什么也不知道,只独个儿无厌地徜徉在荒凉的空无世界里,一个无春无夏无秋,只有冬的冷严之旅……
已知或未知而群集于此的人,也都默默凝视着武藏现在的形象。
这样过了好几个时辰。武藏坐在原野中的石头上,听到由利公主从山那一边传过来的声音,武藏仍旧回答说:“我不喜欢花。”
“独自在此不觉得寂寞吗?”
“不觉得寂寞。”
公主又问:“没有想见的人吗?”
武藏倾首沉思。这样看来,他好像有意要见一个人。
“是谁?”
武藏想了想,终于想起来了。
“哦,想见达摩!”
于是,达摩悠然出现在武藏面前。达摩张目睨视武藏:“武藏,你要杀我?”
“要杀!”
“你,杀不了!”
“什么?”
武藏手握身旁之刀——无刀之刀。
“哈,哈,哈,拿刀也没用。达不到我在的地方。”
的确,相距达六十尺。武藏想走过去,却脚陷泥沼,动弹不得。武藏拼命地想拔出脚来,但一只拔出,另一只又深陷,无论如何拔不出来。
“嗯,嗯……”
武藏扭动身子,挣扎痛苦不已。
达摩大笑:“哈,哈,哈。武藏,什么东西拉住你的脚?你知道吗?是你生命的重量啊。你常常自夸说不爱惜生命,现在,大概知道生命的可贵了吧!”
“嗯,痛,痛苦!”武藏仍然拼命跟泥沼作战。
枕边的人屏息守望。临死前的痛苦已显现在武藏脸上。
濒死是欲停留此世的生命跟欲携往彼世的死魔彼此间最后的决战。武藏的生命在这最后之战中仍然很强大,但正因其强,故战斗极为凄厉,显现在武藏脸上的苦闷也极为深刻。有的人背转脸,有的人不禁合掌念佛。
不久,武藏不再挣扎,不动地睨视达摩,武藏懂得飞刀击倒敌人的方法。
达摩看穿了这一点:“武藏,你想要使出你得意的飞刀斩人吗?你投出来的刀,不会回到你的手上。”
“哦……”
武藏痛苦呻吟。
“喂!怎不掷刀?哈,哈,哈,你没有这个决心。混账!懦夫!”
武藏愤怒至极,拼命伸手抓刀,一拔出,便朝达摩扔过去。
“啊,师傅!”
“武藏!”
枕旁的人一齐大叫。
临死时的挣扎只显现在脸上,身子无法动弹,如枯木般躺着。但他尽力伸手抓着永国新铸的那把刀,即使武藏生病,这把刀也不离其左右。
这时,他挺起半身回视,未见拔刀,已把刀朝壁龛上所挂宋代画家梁楷所绘的达摩像掷过去。
“哦!”大家都同时变了脸色。
刀尖巧妙地穿过达摩右眼,钉在背后墙上有五寸深。
这时,信行大喊:“师傅!”匍匐在武藏身上。孙之丞也膝行靠近,把临终之水注入武藏嘴唇。
其他的人都畏缩地望着武藏,武藏已恢复原来的姿态,气绝而亡。
“过去了!”大家说着,叹了一口气。一时之间,各人都脸无血色,手脚战栗,凝视武藏苍灰的脸。
正保二年(一六四五年)五月十九日,在接近深夜的亥时(晚十时),武藏去世了。
六
武藏死了。武藏的生命断绝了。
如果有灵魂的话,武藏离开肉体的灵魂是否会去见已到达熊本,在深夜出町中行走的由利公主?但是,离开肉体的死后生活已非作者的描述对象。作者只能想象地说,武藏临死的瞬间,跟达摩单打独斗时,扔出了无刀之刀,终于臻及完全的无刀,这或许表示他已承认由利公主所主张的无刀的绝对和平世界。
尽管如此,仍然发生了不可思议的事。第二天早上,相扑世家吉田家的仆人,因事天未明即走出邸宅,走到一小桥边时,有个女丐蹲在那里。
这仆人有意无意望了她一眼,却大喊一声:“啊!”
原来这女丐脚边躺着一个大男人,已经死了,女丐正用剃刀削落这男人的头发。
仆人畏畏缩缩地问道:“这男人是谁?”
“是武藏先生!”女丐回答。
仆人吓了一跳,仔细看了一下,确是一个六尺高的巨汉,脸跟宫本武藏一模一样。不可能如此呀?他想再问一下,却涌起了惧意,奔逃而回。
仆人惊恐地回到邸宅,将此事告知主人。主人吉田善门还不知道武藏已死,觉得很奇怪,与这仆人一块儿到桥边去看,但女丐和巨汉尸体已不见了。
——这奇怪的事件至今仍是吉田家相传的武藏传说之一。
但是,吉田司家从京都受聘至熊本,是在其后的纲利侯时期,所以时代不合。也许是别家所传的这个故事不知怎的转移到了吉田家,由是而流传下来。所以未必是吉田家所独有的故事。
不过,从这个故事也无法断定这女丐就是由利公主。但作者也不能不感伤地想把这女丐视为由利公主的下场。
武藏死了。享年六十二岁。
依遗嘱,武藏穿着甲胄入棺,葬在大津街道旁的饱托郡五丁手永弓削村。
葬礼在府邸举行,有主君光尚的代理人及重臣门人等参加,由泰胜寺的大渊和尚当导引,气氛极为严肃。
送葬的队伍经过市中心,走进大津街道,到泰胜寺门前马场时,灵柩暂放在路旁的巨石上。在此等待的春山,庄重地接替大渊当导引。
这时,天色突然灰暗,雷声轰然而鸣,却只有一响。人们惊讶得面面相觑。——《二天记》载称。
中途由春山接替导引,也是异例。这可能是春山与武藏关系密切,所以特别采取了这种措施。
于是,武藏的灵柩又抬了起来,沿着大津街道前进,葬在原定的场所。
武藏死了。但是目送武藏灵柩的人,包括武家和町人在内,都觉得与普通人的死完全不同。
武藏即使死了,也不会到地狱和极乐世界去,他只是身穿铠兜,踏步走进墓穴藏身而已。
全书完
(1)力头:警察署长。
(2)家督:家长权,有家长权即表示家的存在。
(3)铭刀:刻有名字的刀。
(4)高村光云:日本诗人高村光太郎的父亲,木雕圣手。——译者注
(5)彼岸日:即春分前后各三天的一周期间。
(6)乡长:乡长原文为大庄屋,乃合数村组成的地方行政单位首长,故译为乡长。——译者注
(7)七草:即初七,这天日人用七种草做成粥食用。
(8)道元禅师:一二二七年从中国传入曹洞宗的禅师。
(9)三韩:即朝鲜半岛上的任那、新罗、百济。
(10)八正道:正见、正思、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11)佛师:制作佛像的人。
(12)亲鸾:日本中世纪最伟大的僧侣之一。——译者注
(13)战斗的哲学:非世人所谓的战争哲学,而是将人生看成战斗的原理。
(14)回向:将自己所修之功德赐予众生,与之共得佛果。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