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零读书网>网游>且隋> 第286章 假情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86章 假情(1 / 2)

大兴城,这座曾经的天下第一雄城,如今已彻底沦为巨大的囚笼。

秋日的阳光透过厚重的云层,吝啬地洒在斑驳的城墙上,却驱不散弥漫在空气中那股混合着恐惧、焦虑和绝望的气息。

杨子灿的“铁壁合围”战略,并非疾风骤雨般的猛攻,而是如同一位经验丰富的渔夫,沉稳地撒下一张弥天大网,然后耐心地、一寸寸地收紧。

东面的潼关,贺娄蛟麾下的精锐如同磐石,牢牢扼守着关中门户;东南的武关,江南大营的数万健儿如同出鞘的利剑,寒光直指秦岭东南麓。

北面的黄河渡口,蒲津、龙门之外,山东剿匪大营的铁骑卷起的烟尘遮天蔽日,凛冽的杀气隔着滔滔河水都能让对岸的守军两股战战。

西面、南面,张掖剿匪大营鱼俱罗部与天水屈突通部,如同两把巨大的铁钳,正稳健地合拢于陇山、大散关一线,意图彻底断绝关中与陇西、巴蜀的联络。

……

反王联盟号称的百十万大军,连同裹挟的民夫、家眷,以及原本长安城内的数十万居民,此刻如同被围困在逐渐干涸的池塘里的鱼,活动的空间被无情地压缩到以大兴城为核心的京畿狭小区域。

昔日纵横驰骋、割据一方的豪雄们——李渊、李密、窦建德、王世充、罗艺、刘武周、薛举……此刻只能困守在这座孤城之内,望着城外日渐密集、灯火彻夜不息的隋军营垒,感受着那无形的、却重若山岳的压力。

那种感觉,不是刀剑临身的剧痛,而是缓慢窒息的恐惧。

突围,成了所有人心照不宣的念头,却也成了最难实现的奢望。

每一次试探性的出击,都如同撞在铜墙铁壁上。

十日前,李密麾下大将左武厚大将军李君羡,自恃勇武,率五千精骑试图从东南方向蓝田关一带寻找破绽。

结果尚未靠近关隘,便在狭窄的谷道中遭遇江南大营预设的伏击。据逃回的残兵描述,那根本不是传统的两军对垒,而是单方面的屠戮。

无数从未见过的弩机从两侧山崖射出密集如蝗的箭矢,箭头淬毒,见血封喉。

随后滚木礌石如山崩而下,最后才是沉默如山的重甲步兵如同移动的城墙般推进,将侥幸冲过箭雨和滚石的瓦岗骑兵碾碎。

李君羡本人身中三箭,仗着马快才侥幸捡回一条命,五千骑兵回来的不足三百。

五日前,李渊次子李世民,带着重新整编、补充了部分尉迟敬德残部的玄甲军,试图向北冲击龙门渡口。

然而对岸的隋军根本不与之接战,只是用射程惊人的床弩和排筏搭载的弓手进行远程覆盖。

玄甲军尚未靠近河岸,便已损失惨重。

更令人绝望的是,当他们试图后撤时,侧翼突然杀出似乎是突厥人率领的狼军轻骑,如同剔骨尖刀,狠狠撕下了一块血肉。

李世民损兵折将,狼狈退回城中,那张年轻而骄傲的脸上,更是阴云密布。

日了狗了,突厥人怎么专盯着自己不放,难道自己暗中定计谋杀亲妹的举动暴露了?

向西、向南的尝试,众反王派出的精锐遭遇同样如此。

张掖大营鱼俱罗部和屈突通部的隋军,并不急于攻城略地,而是稳扎藩篱,一步步清除外围据点,将延兴王朝的活动的空间压缩、压缩再压缩。

他们像是一群最有耐心的猎人,不疾不徐,核心职责就是牢牢守着关隘,切断一切补给线,等待着笼中的野兽在饥饿、恐慌和内斗中耗尽最后一丝力气。

于是,坚守那些尚在手中的、位于包围圈内层的少数关城(如靠近子午谷南口、傥骆道南口等),并竭力维持大兴城本身的防务,便成了反王们眼下唯一能做的、也是不得不做的选择。

然而,军心已开始如同沙堡般松动。来自不同势力的士兵在城头相遇,眼神中不再是同仇敌忾,而是深深的警惕与猜忌。

粮食配给开始减少,怨言在军营的各个角落滋生、蔓延。

将领们则忙于互相指责,推诿突围失利的责任,或者暗中计算着自己麾下还有多少可战之兵,多少存粮。

就在这压抑得令人发疯的氛围中,另一场风暴,因李秀宁的“死”,率先在城内引爆,其猛烈程度,甚至超过了城外步步紧逼的隋军。

镇国平阳公主、突厥侧可敦李秀宁“伤重不治”的讣告,以及随后那场极尽哀荣的盛大葬礼,并未能平息所有的质疑,反而像在滚沸的油锅里泼进了一瓢冷水,引来了更激烈的炸响。

最激烈、最不容忽视的反应,来自突厥。

驻跸大兴城的突厥王庭代表,名义上的最高长官是驻扎在李渊军中的“南面大将军”古思汉,一个身材魁梧、面庞粗犷、性情暴躁的突厥贵族。

但真正掌握核心权力、直接向远在漠北的“三大罗失钵屈阿策”(即杨子灿伪装的突厥顶级贵族)负责的,是身份更为隐秘、心思也更为缜密的阿史那辛明。

当李秀宁母子“一死一失踪”的消息如同惊雷般传来时,阿史那辛明心中先是猛地一沉,随即涌起巨大的疑虑。

他深知李秀宁在神使(杨子灿)心中的特殊地位,也清楚那个孩子的重要性。

尽管他内心深处隐约感觉此事蹊跷,可能与神使更深层的布局有关,但表面功夫必须做足,甚至要做得比真的更真,才能不引起李渊父子乃至其他势力的怀疑。

他立刻点齐了一队百人的精锐突厥狼骑,这些骑士个个膀大腰圆,眼神凶悍,骑着来自草原的高头大马,人马皆披着轻便的皮甲,弯刀在秋日下闪烁着寒光。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