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零读书网>穿越>超脑战争> 十八、延迟与加快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十八、延迟与加快(2 / 2)

苏格觉得要必要了解更多战场信息,他恳请摩根为他指派勤务兵弄个收音机,勤务兵同意了,苏格收听广播才知道大量与历史不同的消息。

比如北方集团军攻克波罗的海诸国的进程明显加快,历史上本该在八月才打到列宁格勒,但这才七月中旬,集团军已接近南方市郊,而且历史上这个时候因为苏联的顽强抵抗不得不停止直接攻城,改用围堵的方式,但电台中说集团军已经在市郊外排兵布阵,准备随时发动攻城战。

“为什么历史进程加快了?”

苏格百思不得其解,他从大屠杀延后想当然认为自己是拖缓了历史进程,但其他方面却不一样。类似的消息还有不少,像自战争开始后立陶宛等国发动了反苏联暴动,叛变苏联,随着德军北方攻势进展,爱莎尼亚也叛变了,虽然苏格记不清历史上爱莎尼亚叛变的具体时间,但电台所说的这个时候显然没有发生,说明北方集团军攻势比历史要快了许多。不过其他集团军的攻势与历史时间倒是一致,只有北方集团军一支进展格外快。

除了加快的,也有延后的,比如电台称斯大林于七月六日发表全国声明,表示德军入侵,而历史上是七月三日。这个时间苏格记得比较准,这一直是斯大林的笑柄,声称他被德国人“吓傻了”,六月二十二日的进攻居然拖了两个礼拜才发声明,现在更离谱,居然还迟了三天。

“这又是什么原因?”

苏格虽不明白中间细节,但隐约感觉捕捉到什么,他打开一本书中的世界地图,细细地查看起来。

他很清楚,自己对时间守护者这个对手并不了解,以往对它作的结论更多是主观臆测,弄不好所谓“九天循环”、“维护时间线”等等根本不存在,历史只是在耍弄自己,到如今,他完全只是本着一种不服输的劲头继续抗争。

其实用不着多精深的分析,单从表面也看得出来,北方集团军这支被希特勒寄予厚望的精兵如果进展顺利,会大大膨胀希特勒的信心,这样的后果就是他会将隆生前的提醒抛之脑后,而且从希特勒的一贯作风来看,他的命令经常与手下将军们的建议相反,比如进攻苏联时大多数将军就不同意,认为该把英国收拾完了再说。

但希特勒倒不是要故意显得另类,且不说他最开始一连串的独断专行的确为德国带来极大战果,很多原本以为不可能的胜利都是因为希特勒的大胆决策才产生。从实际情况来看,不论当时和后世的军事家都认为,希特勒有必要在某个特定的时间段入侵苏联。

因为战争必须为政治服务。

早在德、意、日三国签下轴心国协议时,斯大林就单方面请求德国,希望让苏联也加入轴心国,德国虽没拒绝,但也没对苏联做出答复,算是变相的拒绝,不管是因为这一举动让斯大林失了面子还是因为两国在东欧的利益冲突日益加剧,苏联都做了——至少表面上看来——入侵德国的打算。

同样的理由,德国的战争机器也到了资源短缺日益严重的地步,希特勒认为如果能在预想的几个月内打垮苏联,一是解除动员的大量士兵能补充德国产业界短缺的劳力、二是得到乌克兰的食物、掠夺苏联大量奴隶改善德国地缘战略中的处境、孤立英国,最重要的,是得到苏联的巴库产油区。

基于以上种种,加上其他德军部队行程不变的话,德北方集团军的行动将成为牵动希特勒神经的主因,假设对列宁格勒的攻城战一开打,不管结果如何,在8月5日前,希特勒极有可能放弃进攻莫斯科而转向乌克兰——历史至此回归原貌。

虽然感情上不能接受,但从技术上讲,苏格不禁为时间守护者杀死隆将军这一行动拍案叫绝!

想明白以上事情他才知道隆的死造成了多么不可思议的蝴蝶效应,细小的事情不说,单从大方向上讲,隆的死肯定让北方集团军意识到,失去这名向上级讨要后勤补给的高手,他们得自己照顾自己,这促使了军队行动进一步加快;而且这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苏格本人已经造成了屠杀延后的影响,波罗的海诸国反苏联叛变已成燎原之势,别小看这延后的九天,没有了从前苏联仆从国的拦阻,德军各方进程都要方便得多。

总之方方面面的因素交织在一起,不管是本来历史存在的还是因为苏格影响造成的,守护者都找到了最关键的人物,隆一死,如果九天内苏格没有新的作为,历史会很快回归原样。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