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卫所的校场上,军旗在狂风中猎猎作响,戚继光身披重甲,如山岳般矗立。他怒目圆睁,声如洪钟:“倭寇犯境,随我杀敌!保家卫国,就在今日!”士兵们齐声呐喊,刀枪如林,气势如虹。陈兴穿着粗布兵卒服,混在队伍中,短刀藏于袖内,目光锐利地扫视四周。李星瑶扮作民女,悄然靠近他,低声耳语:“戚帅腰牌……有修正局能量!小心,他可能被控制了。”陈兴点头,手指轻触腰间龙脉玉碎片,碎片微颤,印证了她的担忧。“戚继光是忠臣,修正局定是做了手脚。”他低声回应。
校场上,数千名士兵整齐列队,肃杀之气弥漫。海风带着咸腥味,吹拂着他们脸上坚毅的线条,也吹动着戚继光身后那面“戚”字大旗,猎猎作响,仿佛在为即将到来的战斗擂鼓助威。戚继光,这位大明名将,此刻身披玄铁重甲,头戴凤翅盔,手按腰间佩刀,如同定海神针般矗立在点将台上。他那双饱经风霜的眼睛里,燃烧着对倭寇的滔天怒火和保卫国土的坚定决心。
“倭寇犯境,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我大明子民,饱受荼毒!今日,我等将士,当以血肉之躯,筑我大明长城!”戚继光的声音洪亮如雷,穿透了海风的呼啸,清晰地传入每一个士兵的耳中,激荡着他们的热血。“保家卫国,就在今日!”
“杀!杀!杀!”数千将士齐声怒吼,声震云霄,刀枪如林般高举,反射着清晨的阳光,气势如虹,仿佛要将眼前的倭寇生吞活剥。
陈兴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粗布兵卒服,头戴斗笠,混在队伍的末尾。他刻意压低了身形,目光却如鹰隼般锐利地扫视着四周。戚继光将军的威名他早有耳闻,这位民族英雄是抗倭的希望,修正局绝不会放过他。他能感觉到,这卫所之中,虽然军纪严明,但隐约间却有一丝不和谐的气息,如同潜伏在暗处的毒蛇。
李星瑶扮作一名普通的台州渔家女,身着素色布衣,头戴草帽,提着一个竹篮,悄然靠近陈兴。她将竹篮轻轻放在陈兴脚边,假装整理,同时压低了声音,几乎是耳语般说道:“陈兴,戚帅腰牌……有修正局能量!我刚才靠近时,女娲石有感应。小心,他可能被控制了。”她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焦急,女娲石虽然在上次地宫之战中消耗巨大,但其对修正局能量的感应能力并未完全丧失。
陈兴的眉头微不可察地皱了一下。他不动声色地将手伸入袖内,手指轻触腰间那枚刚从地宫带出的龙脉玉碎片。碎片虽然已失去光泽,但此刻却微微颤抖,印证了李星瑶的担忧。“戚继光是忠臣,修正局定是做了手脚。”他低声回应,心中警铃大作。修正局的手段无孔不入,连戚继光这样的民族脊梁也不放过。这让他们接下来的行动变得更加困难和危险。
“我们得想办法弄清楚,他们对戚帅做了什么。”李星瑶轻声说,目光担忧地望向点将台上的戚继光。
“嗯,先观察。不能打草惊蛇。”陈兴沉声回应,他知道,戚继光是抗倭的关键,绝不能让他被修正局彻底控制。他们的任务,不仅仅是抗倭,更是要清除修正局在背后搞的鬼。
校场演练结束,将士们解散,戚继光大步走向粮仓,准备检视军粮储备。这批军粮是朝廷拨付的,关系到数万将士的温饱与士气,他必须亲自确认无虞。推开沉重的大门,一股陈旧的木头味扑面而来,然而,他却愣住了----原本堆积如山的粮袋,此刻竟空空如也,只剩下几只饿鼠在角落里蹿动,发出“吱吱”的叫声,显得格外刺耳。
“这……这是怎么回事?!”戚继光的声音猛地拔高,带着难以置信的怒火。他快步走进粮仓,踢开几个空空的麻袋,脸色铁青。
一名负责看守粮仓的老兵,须发皆白,此刻正跪倒在地,浑身筛糠般抖动,老泪纵横。“戚帅,冤枉啊!粮食昨夜还在!小人亲自清点过,足足十万石!可今早一开仓,就……就不翼而飞了啊!”他哭诉着,声音充满了绝望与恐惧。
戚继光怒火中烧,他猛地一掌拍在身旁的案几上,伴随着“咔嚓”一声脆响,坚硬的木制案几瞬间四分五裂,木屑纷飞。“查!给本帅彻查!一粒米都不能少!若是查不出来,提头来见!”他的声音如同惊雷,震得整个粮仓都在颤抖。军粮乃军之根本,如此大规模的失窃,绝非寻常盗窃,背后必然有更大的阴谋。
就在粮仓不远处的阴影里,两名身着黑衣、面容冷峻的修正局特工,正低声交谈。他们的声音细微,却带着一股阴冷的得意。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