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结束后,丰厚的贡献度和奖励,如同潮水般涌入古一凡的账户。
他在“开阳”、“摇光”、“玉衡”三个部门的声望,都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墨工毫不吝惜赞美之词,在部门会议上公开表彰他,称他为“‘开阳’未来的技术旗帜”。
星算发来贺电,感谢他在预警模型上的卓越贡献,并邀请他有空去“玉衡”的“观星台”,共同探讨几个宇宙法则模型的难题。
就连烈风那个莽汉,也别扭地发来一条消息:“以后有这种活儿,还找你。你的数据,靠谱。”
所有人都认为,古一凡在经历了这场大战之后,理应好好休整一番,享受胜利的果实。
然而,古一凡的意志,却没有丝毫的放松。
他的逻辑模型告诉他,事情,还没有真正结束。
“逻辑蠕虫”虽然被清除了,但那个产生它的“混沌纪元逻辑奇点实验”,却像一根毒刺,深深地扎在他的思维里。
一个实验的“遗留产物”,就能造成如此巨大的灾难。
那么,那个实验本身,究竟隐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风险?
【天枢】的档案库里,是否还沉睡着类似的“定时炸弹”?
这种对潜在风险的极致aranoid,已经融入了他的本能。
他没有去休假,也没有去接受众人的祝贺。
在任务结束的下一秒,他就一头扎进了“开阳”部门的深层日志库,调取了所有与“混沌纪元逻辑奇点实验”相关的,他当前权限能够访问到的一切资料。
这些资料,比“庚四四四”世界的日志,更加古老,更加晦涩。
大部分都是残缺不全的实验记录,和一些意义不明的法则参数。
但在古一凡的【逻辑奇点】面前,这些碎片化的信息,却能拼凑出惊人的真相。
他将所有实验中提到的“法则节点坐标”,与“玉衡”部门提供的【天枢】全境星图,进行逐一比对。
他将实验中产生的“异常能量波动”,与自己清理“逻辑碎片”时分析出的“污染模型”,进行关联性分析。
他的意志,如同最高精度的扫描仪,不放过任何一个可疑的细节。
三天后。
当整个【天枢】还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时,古一凡已经完成了一份全新的报告。
《关于“混沌纪元逻辑奇点实验”潜在遗留风险的分析报告》。
他在这份报告中,石破天惊地指出了一个被所有人忽略的巨大隐患。
“……根据我对实验日志的逆向推演,‘逻辑奇点实验’除了产生‘逻辑蠕虫’这种动态污染源外,还在【天枢】管辖的至少十七个世界中,留下了总计三十四处‘法则不稳定节点’。”
“这些节点,是当年实验能量冲击下,法则结构发生‘半衰变’的区域。它们目前虽然处于‘休眠’状态,但其内部的‘逻辑熵’,远高于正常水平。”
“一旦受到特定的能量频率刺激,或者所在世界的法则环境发生剧烈变化,这些‘休眠火山’,就有可能被瞬间激活,引发类似‘庚四四四’世界,甚至更严重的‘逻辑污染’事件!”
报告的最后,附上了一份详细的列表。
列表中,清晰地标注出了那三十四处“法则不稳定节点”的精确宇宙坐标、各自的法则特征、以及预估的“激活阈值”和“潜在风险等级”。
零零读书网